大军出征之前,李彦搞了个出征的仪式,邀请议事会的成员参加,军队暂时还不受议事会控制,具体的作战计划也不会透露,不过这样的仪式,却能够让大家感受到认同。
虽然不知道辽南军将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辽西、东江也会同时发起,商人们都很看好辽南军的前景,认为辽南军这一次将展示军威,而这对辽海的政权,无疑是可靠的保障。
有一些商人甚至愿意为此捐赠,不过被李彦拒绝了,李彦当然不会无视商人们的热情,但捐赠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李彦鼓励他们去购买长期的战争债券,与捐赠一样,可以支持军事上的行动。
而在民间,已经习惯全面的动员,并不会因此感到紧张,守备军和民兵都是经过系统的军事训练,在过去的两三加了多次城堡防守战,已经驾轻就熟,他们很快有秩序地组成军队,进入防守位置,在建奴没有出现的时候,进行军事训练,如果建奴真的绕开了主力,先来攻打,那么他们将单独承担起城池守御的重任。
虽然没有人知道军队的作战计划,不过大家很快就知道,辽南军这次是主动发起进攻,而且不再是从前那种游击,而是出动了主力营。
辽海的百姓大多是在战争中流连失所的辽民,虽然辽南稳定的生活已经让他们很满意,不过他们还是想着什么时候回到故土,在得知这次主动进攻的军事行动以后,这种期盼就变得更加热切。
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在出征仪式之后,华夏钱庄就开始代售辽海巡抚衙门发出的最新一期战争债券,而认购的情况,也大大超出了李彦的所料。
不仅是各地的商人,就连这两年有了些余钱的老百姓,也积极认购,有人在购买债券的时候,还不忘问上一句: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够回辽东。
即便是不计算远洋贸易的船队,近海舰队以及内海船队的规模也足以承担一次数千人的军队及其辎重的运输。
辽南军仍然采用老办法,三个营分两次在羊倌堡登陆,然后迅速包围了复州城。
这两年的初期,建奴在辽兵,在没有能够占到便宜,反而不断遭到骚扰以后,驻军的数量也不如从前多了,现在驻扎在复州的,也只有建奴正蓝旗不到十个牛录,也就是两千多三千的兵力,加上汉军也就是四千左右的兵力。
辽南军的编制通常还是一个营两哨长枪兵,两哨火铳手,以及中军的骑炮哨,在战时,每个营差不多还要动员一个营的辅兵配合,由于辅兵主要就是运输物资,使用牛马以及大车,所以又叫车营,车营是小型编制,也就是一个营只有三个哨,而不是主力营的五个哨编制。
通过船只的运输,辽南军一次就在羊倌堡登陆了两营战兵共七千人,虽然复州的建奴大军很快得到消息,想要出击的时候,面对的已经是一字排开的千人方阵。
第三卷 巧木匠
第一九四回 三剑齐发
过去的两三年间。复辽军一直处于守势。哪怕是出击也多数是牵制性的。因而建奴虽然顾忌明军的防守。特别是守城的能力。但是在野战。以及明军攻城方面。并没有太多认识。在这几年间。甚至没有出现天启元年的复州之战那样的战例。
然而这一次。复辽军出手就是重拳。三营主力陆续在羊官堡登陆。然后迅速堵住了复州城的西门、北门和东门。反倒是南门没有理会。这里面向南方。是明军占领的的盘。城里的建奴即便能够向南。恐怕也不敢轻举妄动。
凭借建奴骑兵的机动能力。他们本来是有机会抢在前面离开的。不过在没有弄清明军虚实之前。领军的甲喇额真当然不会轻易弃城逃跑。他甚至派出一个牛录的骑兵。试图攻击登陆的明军。在明军密集的火铳攒射之下。自然是死伤惨重。
等到复州城的甲喇额真现情况不对。明军已经将三个城门给堵上了。一面一个营。扎下大营。就开始拼命挖掘壕沟。
对于这种战场上的壕沟。建奴在过去的两三年中。已经多次见到。壕沟可以阻挡建奴步兵和骑兵的推进。特别是车之类。在这种的面会非常麻烦。
而明军则会躲藏在壕沟之中。用火铳。以及一种抛掷的爆炸物。不断骚扰杀伤建奴的中。始终困扰着建奴大军的一个问题。面对这种壕沟体系与城池结合形成的防御体系。建奴骑兵的机动性。以及作战勇猛的特点。都是被大幅度的削弱。
对于明军的行动。城内的建奴也非常吃惊。虽然说这两年建奴拿明军的防守工事没有办法。/./无法复制以前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战场神话。不过建奴还是一直处于攻势。相应的还是比较轻视明军的战力。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明军居然摆出了一副进攻的样子。
“这些明狗都是疯了。”虽然明军的兵力看上去很多。甚至无论哪个方向上。明军的兵力都要比城内的建奴主力更多。就算是加上汉军。双方也差不多。不过建奴兵还是信心十足。要给明军一个狠狠的教训。
后金的将领也知道不能够让明军在城外构建起壕沟防御体系。那样会非常麻烦。何况龟缩守城也并不是后金骑兵擅长的作战方式。城内的甲喇额真也就是参领大人。立刻是派出了两个牛录的骑兵。加上一个千人队的汉军。选择北门作为突击的方向。试图打散这一面的明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