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行_六军【完结】(651)

  “我管他怎么看大人!”杨再兴柱着拐杖大叫:“他娘的,大人现在连个宰相都不是,他赵明诚和吴敏他们有什么功劳,居然做了相公。我天承朝还不是靠大人一刀一枪打出来,太原的官家有什么功劳。莫说一个王,就算是官家,大人也做得。”

  杨华大怒:“杨再兴你胡说什么,来人,把他给我轰出去。”

  杨再兴一把推开卫兵:“我自己走。大哥,我最后再喊你一声大哥,弟兄们拼死拼活跟你出生入死,图的究竟是什么,你还不清楚吗?”

  杨华拍案而起:“轰走,轰走!”

  等杨再兴瘸着腿离开,杨华这才叹息一声:“名利于我如浮云,诸君的心意我领了,都起来吧。”

  “大人若不答应,我等就不起来。”众人同时大哭。

  杨华被他们哭得心烦,良久,才点点头:“罢了,依你们的意思办吧。”

  “万岁,万岁!”

  杨再兴突然从外面冲进来,欢喜地大叫出声。

  杨华苦笑:“你怎么还没走?”

  杨再兴:“大哥不当这个王,我就不走。”

  很快,赵行德拟了一份奏折,通报李乾顺投降、夏地尽归大宋一事。让众人联名,请天承帝封杨华为夏王。

  看着众人这一番骚乱,冷眼旁观的关群捏了捏鼠须,不为人知地点点头:“终于要走到那一步了,封王之后应该赐九锡了,有意思,真有意思。赵行德这个家伙还真会找机会,果然是个心机深沉之辈。杨华也成熟了,河东……河东终于羽翼丰满了。”

  奏折以快脚递送回太原,接下来,杨华就该接受李乾顺的投降了。

  这个家伙被围在皇宫这么多天,只怕已经饿坏了吧。

  杨华站起身来:“安排一个盛大的受降仪式,时间就定在后天。行德,你全权负责。”

  “遵命!”

  第四卷 西望太行

  第三百三十章 乞降大诏

  朕鉴于国家之现状,欲以非常之错措,收拾时局,兹告大夏国忠良之臣民。朕已通告大宋朝许国公征西大将军河东节度使杨华,接受其所请。

  盖谋求大夏臣民之安宁,共享万世之乐,乃先皇之遗范。者国家割据夏地百年,与宋征战不休,血流千里,生灵涂炭,实乃谋求国家之安宁,不得已而为之,非朕极列祖列宗所愿也!然自朕登基,兵戈不息,纵有将士之奋勇,百官之勤勉,战局并为见好转。以至国土沦丧,惨祸无辜。如仍继续交战,国之亡也,我族亦将灭亡。

  如斯,朕何以保百万之生灵,谢先皇之神灵乎!

  念及亡于战场之士,五内为之俱裂。

  国可以灭,朕可以蒙羞于河东悍将。然党项之族,则可长立于世间,享百世之太平。

  特此诏告:一应军民见诏即解甲请降,勿要妄滋事端,失信于大宋。

  汉、党项本为一体,同为大宋之臣民,无分远近差别。望尔等体察朕意,顷全力于将来之共荣共存,克己忍让。如此,我党项将永存矣!望尔等臣民善体朕意。

  ……

  下面是西夏国君李乾顺的御笔玉玺。

  ……

  河东西征军参谋部。天承二年一月十一日。

  鼓吹队指挥赵守真一大早就被赵行德紧急招进参谋部签押房。

  屋子里坐了很多书办。一个个都绷着脸。可眼睛却有着一丝掩饰不住地亢奋。有人地身体甚至开始轻微地颤抖。只赵行德依旧正襟危坐。面如沉水地保持着起码地威仪。

  赵守真一看到里面地情形。心脏就不可遏制地乱跳起来。一张脸也因为大过凶猛地冲击而变得近乎苍白了。

  “到时候了吗?”

  赵行德从桌子上拿起一张公文,轻轻地瞟了一眼,然后将深邃地目光投射到窗外。

  外面是一片雪白的背景,只一段红墙从白雪中灿烂地鲜艳着。

  赵行德不说话,赵守真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失礼,忙拱手作揖:“见过赵大人。”

  赵行德看了片刻雪景,这才平稳地将那份公文放在几上,用毫无感**彩的腔调说:“你猜得没错,是个好消息。”说到这里,他突然微微一笑:“其实,一切都在预料之中:李乾顺下诏宣布退位,无条件投降我天承朝了。”

  “终于到这一天了。”赵守真长长地吸了一口气,他试图平静下来:“大人紧急找末将来,究竟有何吩咐?”

  赵行德:“不是我招你,是杨大人的意思。明天我河东军要举行一个盛大的受降仪式,你的鼓吹队也要出席,下去准备一下吧!”

  “是。”赵守真应了一声,恭敬地转身,大步朝门外走去。

  也知怎么地,他的右脚在迈出门槛时突然踏空,一交跌倒在雪地里。

  屋子里的书办们都轻轻地笑了起来。

  “终于到这一天了!”雪地上的赵守真突然怪啸一声,满面都是热泪:“想我大宋开国百年,西征北伐,站无不败,多少忠贞敢战之士血染疆场。澶渊之盟、三路伐夏、五路援晋、开封之围、靖康之耻……林林总总,丧师失地,国家蒙羞。

  今日总算取得如此大捷。自宁夏于唐末割据,我以为,我这辈子都不会看到夏地光复那天。老天爷啊,赵守真此生不虚。苍天保佑大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