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宋之枭雄卢俊义_常欢乐【完结】(397)

  在某种情况下,某些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也会变成反动的阶级。二次大战时,倭国便是如此。这要令那些迷信“人民”的中国人惊骇异常,难以接受,但事实如此。同样,我们应当将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请下神坛,不要盲目地迷信他们的道德与良心。

  谁说人民不会做出罪恶行径呢?倭国是不用再说了。在德国,1933年,纳粹党人数达150,其中工人和农民共50多万,二者占纳粹党人数的33%以上,此外党外支持纳粹党的工人和农民不计其数。|Qī-shū-ωǎng|同年,德国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人,另外还有德国工人和农民便把纳粹党拥上了权力的宝座。从此,德国工人和农民便参与了有组织有目的的疯狂屠杀犹太人的罪恶行径。

  中国人很善于把罪恶归咎于统治阶级,而把光荣归功于人民。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不但把人类近现当代时期,而且把整个人类文明历史时期;不但把中日范围内,而且把整个世界范围内的侵略战争、争霸战争和种族屠杀等等行为的责任完全推卸给各国统治阶级,而丝毫也没有再深入一步地研究,看看有没有人民的责任。中国人以为,凡是人民,都是友好的、善良的、爱好和平的、反对战争的,他们参与了战争和屠杀只不过是被逼的,或被骗的。这样一来,他们便认为,白人屠杀印第安人,美国将印第安人赶进“保护地”,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并大规模屠杀犹太人和斯拉夫人,倭国侵略中国这些罪行都与各国人民无关了。但执这种论调的人其智力实在只处在小儿水平。

  第七十章 绝非朋友

  俊义继续给他的部下讲述着倭国这个禽兽国度的恶行)时,也不无遗憾地讲出了后世某些国人的愚蠢。比原本认为“倭人对华战争罪责在于统治阶级而不在倭国百姓”更为愚蠢的是,倭国给中国造成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和耻辱,可是中国依然把它当做朋友。

  卢俊义啼笑皆非道:“适才讲了许多倭奴恶行,但在八百年后中国电视、报纸、.杂志上等一切宣传工具上,以言论、小说、诗歌、散文等各种形式宣传着‘中倭.是一衣带水的友好邻邦’‘中倭两国友好关系源远流长’‘.中倭两国是自古以来就存在友好交流的’等论调。”

  卢俊义的所有部下包括刚被痛.骂过的文官都齐声惊叹道:“太傻了吧!怎么会这么傻.?”

  卢俊义沉痛地点点头:“.我现在不告诉你们,为什么我们的子孙们会变的这么蠢,你们日后总会明白.的。从我的天眼里看到,过去一千年和未来八百多年,倭国得益于中国最大,可它却忘恩负义地侵略中国,又使得中国受害于倭国最大。满清末年后的七十多年间,倭国屡犯中国,造成了中国数千万人死亡,无数妇女遭到凌辱。中国不但不能把倭国当朋友,而且永远也不要把它当朋友,相反,要把它当敌人,而且应该是头号敌人,这是很容易明白的道理。

  这好比你以前有个朋友,后来他背叛了你,并且杀害了你的父母,抢劫了你的家产,那么即使到死你也不会把他当作朋友,相反会把他当作刻骨铭心的敌人,并且发誓要复仇。

  可是中国不这么做,他依然把倭国当作朋友;而且从后世某个时期宣传的数量之多、形式之丰富、内容之深刻及时间之久来看,倭国还是中国最好的朋友。这实在令人无法理解。谁能相信,这位最好的‘朋友’却是伤害中国最大最深的人。中国像个修行的和尚,像个太监,完全不会记恨别人,只知无限慈悲,无限宽容地对待一切人——无论是善人还是恶人。即使谁卑鄙地骗他,割他,凌辱他,他也会毫不迟疑地原谅他。中国在这点上表现得特别昏聩。他以非为是,以恶为善,以敌为友,抹杀了是非善恶标准。这是个懦夫兼蠢夫的国家。在中国的眼里,他永远也没有敌国;凡是国家,都是他的朋友。她发明了一个绝妙的公式:国家=朋友。公元1840年至1949年间侵略中国,使中国遭受最大灾难的各个帝国中包括倭国,到后来中国都无一例外地把它们当作朋友,其实这些国家与中国又有何友谊可言?

  在弱肉强食的世界,国家与国家之间根本不存在友谊。昨天大家还在谈论友谊,笑眯眯地握手,干杯,致辞,今天就成了敌人,互相痛骂,厮杀。国家比人要自私万倍,无耻万倍。人有时还讲情义,还讲廉耻,会为了友谊而舍弃利益,为了脸面而不敢卑鄙行事。而国家与国家是**裸的利益关系,国家会为了利益而毫不脸红地丢弃友谊。但是,这些话只适合去说其它国家,而不适合于来说中国。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是舍生取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义高于一切,她确实是认真地对待友谊的。中国确实是真心地把倭国当朋友的,其中绝无假意。从后世中国的宣传来看,中国似乎要永远把倭国当作朋友了。有人也许会怀着一线希望,说,那个中国总有一天会把倭国当作敌人的。可是在中国在受了那般蹂躏与侮辱后,还不把它看作敌人,那么,什么时候才会把它看作敌人呢?

  中倭两国从未有过友谊,但中国人却认为中倭两国是有友谊的,并振振有词地拿出证据:因为中倭两国有数千年的交流历史。可要知道,数千年中,中倭两国有交流的人数不到两国的万分之一。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因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而又不大需要交流的情况下,两国交流是十分少的。就中国人来说,绝大部分人连倭国人的影子也没看见过,更不用说与他们交流了;后世也还是如此。交流的人如此之少,即使他们之间产生了友谊,也不能说两国之间就有友谊。实际上两国进行交流的人也不一定就产生了友谊,因为他们的交流是基于物质利益的。不要幼稚地认为,交流就会产生友谊。大地主与佃户之间也进行着交流,但他们之间依然是剥削关系。很难说中倭两国之间因有着交流就产生了友谊。友谊是二者心灵碰撞产生的火花,而在中倭两国之间又何尝见什么火花?作为朋友的两方应当是这方有难,那方帮忙;同舟共济;互相尊重;绝不会有谁欺凌谁;甚至二者之间会谱写一首可歌可泣的友谊之歌:但所有这一切,在中倭两国之间都找不到。说中朝两国或许有,中倭两国一丁点都没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