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儒这一提醒,让董卓恍然大悟,不过,要是牛辅去守函谷关的话,汉中又派谁去呢?
汉中郡地理位置非常重要,难免是刘焉的地盘,东面则是荆州。所以南郑和上庸两城担任着牵制益州刘焉和荆州刘表的重任,而且汉中富庶,是产粮大地,董卓自从得到汉中以后,就再也没有为军粮担心过。
李儒见董卓踌躇,立刻看穿了董卓的心思。立刻说道:“父亲,您是不是担心汉中没人把守,其实小婿心中早就有了合适人选!”
“哦!快说来听听!”董卓立刻问道。
“汉中一郡,无非就是南郑、西城、上庸三城,上庸城临近荆州,但是荆州刘表虽然为一方诸侯,却不足为虑。荆州世家众多,刘表实际上还是要听从那些世家的,所以上庸只要派李蒙将军前往足矣!”
“西城在南郑和上庸之间,依照小婿看来,不如派王方将军前去,如有意外,可随时增援两地!”
“至于南郑么,则是汉中最至关重要的一环。益州刘焉可不是善于之辈!虽然现在刘焉忙着和蜀中世家争权夺利,但是,一旦刘焉腾出手来,恐怕南郑就危险了,若是南郑不保,汉中休矣!况且蜀中能人众多,不可小视。所以,需派大将镇守,小婿向父亲大人举荐一人!”
“何人?”董卓问道。
“姐夫手下有三员大将,乃是结义兄弟,乃是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此三人是姐夫前几年途径咸阳时招揽的。想必父亲大人应该知道!”李儒不急不慢的说道。
董卓立刻回忆起在冀州讨伐黄巾军的时候,那个俊俏的白脸汉子,后面总是跟着一名红脸和一名黑脸,于是点头道:“恩,为父记起来了,那个张飞甚是厉害,有万夫不当之勇!只是这三人,能行么?”
————————————————————————
讨伐董卓到这里算是结束了,本书也算是完成了基本的铺垫,真的好戏将要开始。下面的内容中,女主角将要闪亮登场,而诸侯们也将要开始火并,我们的主角终于要牛起来了!废话不多说了,求下推荐!
第一三一章 李儒之计
李儒也知道董卓担心什么,毕竟蜀中智谋之士众多,刘关张三人都是武将,虽然勇猛,但是从来没有独当一面的时候,南郑地理位置重要,让董卓不敢轻易将南郑交给这三人。
于是李儒说道:“父亲,单凭这三人当然不行,不过父亲难道忘了贾诩贾文和现在也在姐夫手下。我看不如将贾诩留在南郑,帮助刘备一起守城,一定没有问题!”
说句实话,李儒并不了解刘备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儒和刘备三兄弟也只是数面之缘,只是平时牛辅唠叨多了。而且现在董卓手下还真没几个合适的人选。
而董卓天天听李儒说贾诩之才不在李儒之下,想必贾诩是个很有智谋的人物,于是点头称善。函谷关和汉中这档子事算是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个武关需要人把守啊!
武关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合称为“秦之四塞”,而武关另外一个名称便是“三秦要塞”,武关从春秋时期就开始修建。武关东面便是荆州的南阳郡,所以武关距离宛城很近。武关南面有一河,名为武关河,而北面则依靠着少习山,可谓是依山傍河,所以地势也算是十分险要。但是相比函谷关,武关的位置显得并不那么重要,原因是毕竟武关距离长安比函谷关要远的许多。
但是,武关东面的南阳郡确实袁术的地盘,所以不派大将把守武关,董卓心里面还是十分不安的,于是董卓问李儒道:“贤婿,这武关守将可有合适人选?”
李儒想了想道:“张济有一侄子,名叫张绣,乃是枪神童渊的徒弟,武艺非凡,在凉州人称‘北地神枪’,有万夫不当之勇,听说就连马腾也不及他,父亲大人可派张绣前往把守武关,足矣抵挡袁术!”
“恩,好!就让张绣去守武关!哎……”董卓突然叹了口气。
李儒见董卓叹气,急忙问道:“父亲大人,为何唉声叹气?”
“那些关东诸侯,真是可恶,我给他们官职,到头来他们却来反我,一群白眼狼!”董卓突然气愤的大叫道。
李儒踌躇了一下,说道:“父亲大人,关东诸侯看起来齐心合力,实则是各怀鬼胎,其实只要稍加分化利用,这个诸侯的联盟,不攻自破!”
“贤婿有何计策?”董卓问道。
“十八路诸侯当中,徐州刺史陶谦,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都已经是暮年之士,垂垂老矣,相信没多少年头了,可以不用考虑。河内太守王匡,东郡太守乔瑁,济北相鲍信,三人乃是平庸之辈,不足为虑。西凉太守马腾,远在西凉,可以暂时不用管他。广陵太守张超,一向以哥哥张邈马首是瞻,陈留太守张邈,颇有能力,手下又有重兵,需要防备。冀州刺史韩馥乃是袁家故吏,若是袁绍登高一呼,想必韩馥会将整个冀州交给袁绍。因此袁绍此人不得不妨!南阳太守袁术,有孙坚这样的人做爪牙,也是很难对付啊……”
李儒还没说完,董卓就不耐烦了,直接问道:“贤婿,你直接将妙计说出来吧,别兜圈子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