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向高这时惊讶的说道:
“还有这样的要地,以前我们怎么都没有听说过呢。”
孙承宗接着说道:
“我们都知道这个辽西走廊是东起锦州,西至山海关,我们以前都只是注意了两头的防御,把中间的位置给忽略了。如何我们能在宁远地区建个城池,不但能保护到山海关,而且和锦州城。北宁城在辽西地区形成一个犄角之势,就能更好的守护我们大明的东大门了。”
我坐在上面点了点头,看了看下面的群臣问道:
“各位爱卿都有什么建议吗?”
金銮殿上现在非常的寂静,群臣们也都在想这事的可行性。
还是叶向高先开口说道:
“孙大人,哪建这样的一座城池需要多少银两呢?”
孙承宗沉默了下说道:
“我们最保守的估计也需要五百万两。”
“呀,这么多?还是保守估计。”群臣们听了都是一惊。
孙承宗又接着说道:
“但是建成后,这座城池带来的影响就不是五百万两银子所能比拟的。”
左光斗接着说道:
“我赞成建城,这是我们大明的东大们,如果没有好的城防,对我们大明的威胁太大了。”
我看了看大臣们。我知道凭他们现在的目光还不能理解这个宁远城的意义。我又拿起了袁崇焕的奏折看了看,上面写的比孙承宗说的还要详细。把城池的规模,军备,城防都写的非常清楚。
我点了点头说道:
“好,好,孙爱卿,这个建议不错,来人呀,传旨。拨款辽东给孙大人。建宁远城,务必在年内建成。”
“是,遵旨。”孙承宗没想道我会这样顺利就定下如此的大事。
我突然的对着下面的大臣们说道:
“今日不议朝政。年关就要有年关的欢乐。”
下面的大臣们也都是恢复了举杯欢庆的场面。歌舞女子也都来到殿内开始表演了。
当皇上想不腐败的都不行。这是环境逼迫的。我坐在上面想道,但是谁不喜欢腐败呢。
第六十四章 三大公子
皇宫、御书房
我一个人静静的坐在御书案后面看着各地呈上来的奏折,年关刚过,各地的奏折都是报喜不报忧,到处都是喜事,都是恭维的词句。我摇了摇头把奏折都放在了哪里。
看了看站在后面的魏忠贤道:
“这些天京城内有什么变化吗?”
魏忠贤马上接着道:
“皇上,今天是正月十五,京城内非常的热闹,而且还有庙会。”
我一听就来精神了,道:
“好。在宫里也呆了好多天了,今天就出去透透气,顺便也去看看这个庙会。”
半个时辰后,我就出现在了宫外面。
肖逸、史可法、王顺志和王纤儿、沈慧娘也都跟在了我的后面。
我笑着对他们说道:
“走,今天出来,就是玩来的,还是叫我三爷,和在河南一样。”
众人一听都是答道:
“知道了,三爷。”
我笑了笑想,恐怕是回不道河南时的无拘束的感觉了。知道了我这个身份他们恐怕都不会能一点拘束都没有。但是我也没有理他们,一松缰绳,马就直奔前面跑去,他们几个人也都是跟了上来。
当我们到达庙会的时候,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云集此地,高声叫卖,热闹非凡,,百货云集,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鱼虫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
真是京城大的庙会呀。
看到这不由的叹了口气。下马来,对着他们说道:
“走,进去看看去。”
到了里面果真是令郎满目,各种物品应有尽有,尤其是各种小吃,把王纤儿和沈慧娘两个小姑娘吃的,都没了淑女的样了,还不时的喊道:
“这个好吃,这个也不错,这个味道真好。”
我和肖逸几个人在前面笑着看两个人的吃相,她两看道我们在在他们都不好意思了。
就在这时,我们就听到有人喊:
“京城第一才女——叶婉蓉,把灯谜出来了,就在翡翠楼,大家看看去呀。”
我抬头一看,果真前面就有个大的楼阁,上面书着翡翠楼三个字,对着他们几个人说道:
“走,看看去,不知道这个京城第一才女,是个什么模样?”
走到楼里一看,里面都是一些书生打扮的公子哥们,大冬天的还都像模像样的拿把折扇,都在看着去往二楼的楼梯口,原来上面挂着很多的卷着的转轴。
我看了看旁边的一个书生问道:
“这位公子,不知道这个灯谜是个怎样的猜法?”
这个公子还是很有礼貌的对我一施礼道:
“这翡翠楼有四层,每层的楼梯口都有各种的灯谜很多,只要公子猜出来一个就可登楼,越到后面越难,最后在四楼楼梯口就留有三个灯谜,是叶姑娘亲自出的,只要猜中就能蹬上四楼见到叶姑娘。”说到这停了下来,想了下又说道:
“这个您恐怕不知道吧,今天是大试之年,而且叶姑娘是首辅叶大人的亲孙女,说不定上得四楼后能透露些,今天大试的题目,嘿嘿。”说完就笑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