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人是要吃饭的。没有填饱一家人肚子之前,说什么都是泡影。此时苏翎即便再能编织出一幅美好画卷,也不可能将这数万人口都收归自己地辖下。
粮食的来源,屈指可数。一是千山堡辖内自己所囤积的粮食;二是往朝鲜境内寻去;这第三,也是最有希望的,便是大明朝给予的全力支持。真要算下来,从杨镐兵败开始,再到袁应泰。大明朝发往辽东的兵马总计也有二、三十万。既然能够供应这些人马的粮草,眼下苏翎不过是要一些补充,想必难度还是最小的。
但镇江堡离山海关一千多里,且陆路已经不敢保证畅通,而海路还得等朝廷调集到山东,才能接济到旅顺。这一来一往,没有数月也是办不到地。归根结底,还得自己想法子解决这头几个月地粮食问题。
苏翎一时没有回答冯伯灵的反问。只顾在自己脑子里盘算着,往日的一些想法模糊地浮现,可如何将这些结合在一起,解决这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呢?
这副模样让胡显成等几人看来,却像是苏翎已经胸有成竹,尽管面上神色琢磨不定,但想来定然是由法子解决的。这些年的变化,无一不证明他们这位大哥,一向具有先见之明。
这时。久等不至的胡德昌、严寿、傅升三人忙不迭地奔进参将府,直接进到前厅,见在座的众人都一幅久等地样子,那胡德昌连忙说道:“将军,朝鲜那边刚到了三艘粮船。赶着卸货。便耽搁了片刻,将军勿怪。”
苏翎瞧了一眼胡德昌。见其居然穿的是一件丝绸做的衣衫,腰上还晃动着几件饰物。严寿、傅升也是一副光鲜华丽的打扮。
“胡德昌,你们这一身,倒是风光的紧啊。”苏翎话里却是听不出喜怒来,不过这没来由的一句,让胡德昌等三人均是诚惶诚恐,不知到底何事,却也不敢随便回话。
这身家愈是大了,心里的念头便也特别多。眼见着苏翎一日一日的实力猛增,这回攻打赫图阿拉一事,也是知道结果的,这回肯定会被朝廷大大地奖赏,尽管以往是逃军,可当真不可同日而语。这胡德昌等三人依靠苏翎发的家,心上此时贴的越发的紧,这越是看重,便越是小
不过,苏翎却并未继续说下去,而是转而问道:“从朝鲜来的船?”
“是。”胡德昌答道。
苏翎想了想,见胡德昌等人还站着,便指了指椅子,示意坐下说话。胡德昌、严寿、傅升这才悄悄出了口气,规规矩矩地坐下。
苏翎不断地在三人身上扫来扫去,好一会儿才说道:“如今这生意是越做越大了,你们三人,忙得过来么?”
这话可更不知如何理解了,胡德昌忙说:“还可以对付。*****”
“你们地儿子、女婿、亲戚什么地,是不是都用上了?”苏翎笑着问道。
“是。家里的人手差不多都派出去了。屋里只有女人打点。”胡德昌老老实实地答道。
苏翎停了一下,却又换了个话题。
“朝鲜有粮食?你那船粮食怎么来地?”
胡德昌答道:“是我派人去朝鲜四处买的。”
“怎么买?”苏翎问。
胡德昌望着苏翎,往日苏翎可从不问细节,便答道:“就是派几个伙计,到朝鲜各地,一个村子一个村子地去问,就是运回来有点麻烦,其余的倒没什么难处。”
苏翎不解,回忆着袁应泰曾跟他提过,朝鲜始终提供不了多少粮食,是故对其迁居百姓指望朝鲜不报希望。便又问道:“朝鲜不是也缺粮么?”
胡德昌眨巴眨巴眼睛,说道:“将军,朝鲜缺粮,是指朝鲜国王征税收的粮食。我这是拿银子去买,不管富人、穷人,只要有余粮,都会卖的。”
这句话似乎让苏翎开了窍,仔细想了想,张嘴欲说什么,却又止住,再次思索起来。
是啊,都说这辽东缺粮。可整个辽东上百万左右的人口,除了荒年之外,也没听说饿死多少人。这与胡德昌说的可不是一样?辽东都司征集不到粮草,不等于说辽东没有粮食。这可是两个思路。换句话说,只要百姓们肯卖,哪儿还发愁买不到粮食?单说辽东南卫那些村子里稍微算是大户的人家,哪家没有几十上百石地粮食?陶安峰那队人马洗劫的大户人家,可都是数千石以上的存粮。按道理说。这朝鲜也是一样。
想到这里。苏翎又问胡德昌,“若是多派商队到朝鲜去,你说是否能买到更多的粮食?”
胡德昌却没明白,回答到:“将军,人手实在是抽不出来了。”
“不是说你的人。”苏翎说道,“我问你能不能买到?”
“能,不仅粮食,那些农具。耕牛等等都可以买到。”胡德昌肯定地说道。
“你能确定?”苏翎追着问道。
胡德昌脑子飞快地转着,大致明白了苏翎想要做什么,便说道:“将军,朝鲜其实与辽东差不多。一般百姓家里确实余粮不多,但与辽东一样的是,每个村子里都有一些大户人家,囤积的粮食不少,就算是遇到再不好的年景,也饿不到这些人家里。”
苏翎微微点头。胡显成等几人也是如此,这些人可都是贫民出身,只知道大户人家富有,却还真从未从这个角度看问题。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