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德昌见此,便又说道:“再说。朝鲜那些大户。也跟辽东地情形差不多。不仅税交得少,甚至根本不交。所以。那些交不起税地百姓,往往都愿意卖身到那些大户名下。这样下来,大户们便有越来越多的土地,而那些百姓,甚至比以往过得还要好一些。”
这个问题,不仅辽东有,大明朝各地都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形。所以朝廷收入是越来越少,且大部分的粮税,都压在那些还有属于自己土地的百姓身上,是故穷的越穷,富得越富。尽管朝廷也备有名册,年年按册催缴,但架不住各地官员本身便是大户之一,这附身于己的人户,从不见减少。
苏翎又问:“胡德昌,你是直接拿银子买的么?”
胡德昌嘿嘿笑着说道:“将军,起初是拿银子买地,不过,派去的商队,还带着一些布匹,绸缎之类的......”
胡显成笑着接过去说道:“所以,你又将银子赚回来了。”
胡德昌说道:“也没赚,不过是又买了些粮食。总要将船装满才好。”
这是简单的经商之道,不过苏翎等人算是外行,脑子想的角度不同,自然要显得慢上一拍。
苏翎看了看众人,说道:“这回辽阳迁居至此的人中,有上万的人家是从商的。”
在辽阳城里居住,自然不能种地。除去那些卖力气谋生的人家,剩下地都是做着各式各样的生意的人。不少人家都是在城外买田,城内居住。如此想来,这数万人中,还真难说有多少愿意去种地的。那毕竟是辽阳城,辽东首府,居住的肯定不会以卖力气赚钱地为多。
苏翎又问胡德昌:“你说除了银子,那些朝鲜大户们还要什么?”
“布匹之类地,珠宝也算是。若是有上好的瓷器、绸缎等等,也能卖出大价钱。”胡德昌说地认真。
苏翎看向胡显成,问道:“你有什么主意?”
胡显成迟疑了一下,摇了摇头,说道:“眼下还没想好。”
苏翎又向剩余的人看去,见都是微微摇头。看来,还得自己拿主意。有些想法,这些人还不能一下子全盘联系起来。
苏翎站起身来,在厅内缓缓踱步,这个毛病,似乎有逐渐成习惯地趋势,但纯属下意识的行为,做起来自然没有袁大人等做的洒脱。
“我们还是各自分管一面。”苏翎说道,“胡显成,这民事部分,还是你来掌总。”
“是。”胡显成应到。“农事上,我来办。”这部分,胡显成已经有基础,且那些管事们也都习惯了。
“管事学院,还得加快办。要让更多的人能够出来办事。”苏翎交待着。
胡显成犹豫了一下,说道:“大哥,干脆将管事学院独立出来。这样办事也方便。”
“可以。以后这部分全部都由你来管辖。”苏翎说道。
“是。”胡显成答道。
“军伍之事,我来办。”苏翎说道。这点当然没有任何异议。
“至于商人......”苏翎看了看胡德昌,问道:“胡德昌,你愿不愿意出来做官?”
“做官?”胡德昌一愣,一旁的傅升、严寿也是一惊。大明朝商人做官,可从未听说过。
“对。还有你们。也是。”苏翎示意严寿、傅升二人。说道,“不过,不是朝廷的官。当然,你若是想,以后我可以向朝廷上给你要一个,不过,那没什么意思。”
胡德昌、严寿、傅升都为答话,仔细听苏翎地下文。
“你们这些年也东奔西跑。也赚了不少家产,对吧?”苏翎笑着问道。
三人有些尴尬,这账目上的事情,的确说不清楚。
苏翎收住笑容,说道:“你们好好跟着我干,今后的银子,绝不会少了一文。”
“是。”胡德昌、严寿、傅升一齐站起,不敢再坐着说话。
“坐吧,这是随便说说。咱们还是说正事。”苏翎伸手虚按,示意坐下。
胡德昌三人规规矩矩的坐下。
“以后这商字上面的事情,便由你们三人掌管。”苏翎说完,有意停了一下,看了看三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下去。
“具体的。你们三个下去好生商议一下。我只说我需要你们做地。”苏翎说道。
“是。”胡德昌等三人答道。
“以后,你们不仅要做你们现在手上地生意。还有别的商人,也都归属你们管辖。我们管辖多大的地界。你们便管辖多少商人,明白么?”苏翎盯着三人问道。
胡德昌、严寿、傅升不约而同地望向苏翎,这句话的含义,可当真是官的范围了。
“简而言之,就是不仅你们要赚做生意上的银子,还有商税,懂么?”
“是。”这一点对商人来说提一句便够了。
“所以,以后这商业上所有规矩,都由你们来定。你们可要好生动动脑子。”
“是。”
苏翎说道:“这第一,你们先把这......”想了想,苏翎接着说道:“就叫商贸部。先将人手都备齐了,你们只管去挑人手。怎么分派,你们自己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