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实在不够用。”胡德昌叫苦。
“你们自己想办法,要不,也办个商学院,选些机灵的年轻人出来,快学快用。你们自己那一肚子生意经,别藏着,都拿出来。”苏翎说道。
这已经超越胡德昌等人经商的概念了,三人均感稀奇,虽然千山学院地名声是知道的,但没想到会落到自己头上,要知道办学一事,可与商人沾不上边。
“好,以上就说道这里,下面便是我要你们办的。”苏翎说道。
“第一,粮食,不管用什么法子,都尽管弄过来。这回从辽阳来的人里面,有不少商人,你们商量一下如何发动这些人跟着办这事。要去朝鲜,我给你们发文书。要去山东,甚至江浙,我给你们办关防。你们记住,有我在你们身后,谁也不敢拦着你们“是。”胡德昌等三人应到。
“第二,沿海一带那几个盐场,你们要派人去接管了,要兵便对我说。总之要在最快的时间里,开始出盐,不仅要够我们自己用,还要卖到朝鲜去,还有东海一带。这是一笔大生意。没人约束,想来你们该知道如何扩大盐场吧?”
傅升答道:“这个问题不大。这些日子,那些盐场的人都跑光了,我们只需招募人手便可。”
“好。这第三,便是铁。东山那一带,我已经派兵去守着了。你们要派人前去接收,尽快出铁,若是能练出钢来,就更好了。”苏翎说道。
胡德昌迟疑了一下,说道:“将军,我们没人懂的炼铁炼钢。”
苏翎笑着说道:“怎么,忘了我适才说的了?是要你们去管,不是要你们自己去做生意。”
“这个......”显然没转过弯儿来。
苏翎不得不耐着性子解释:“当初我与你们是怎么合伙做生意的?难道我懂经商?”
这个比喻虽然不是十分恰当,可也算是一个提醒,看胡德昌地神情,已经有些开窍了。
“眼下我们不缺银子,缺的就是能干事的人。再说,也不可能事事都自己亲自动手,让你们管的意思,是要掌控在我们手里。不要想着自己将银子都赚了,只有让别人有银子赚,才能为我们做事。”苏翎强调道。
胡德昌、严复、傅升都显得若有所思,苏翎也不催促,给他们时间消化一下。
傅升问道:“将军,那盐引的法子,还用么?”
盐引是大明朝廷控制商路地规矩,仅这一点,便造就了不少盐商巨富。
“这个.....”苏翎想了想,说道:“不必用这个法子。你们可以跟那些商人们说,咱们办事不按朝廷地规矩,规矩由我们定。你们可以打造一批执照文书,任何商人只要有本钱,都可以任意经营。”
“收执照费?”胡德昌当即想出这个主意。
苏翎笑着说:“当然可以。对咱们来说,重要的还是商税,做生意地人越多,这税也就越多。眼下我就说这三点最重要的,你们有什么问题,好生商议再议。”
“是。”胡德昌等人答道。
苏翎又说道:“我们打算建造镇江新城,所有商人均可申请一块土地作为建造房屋之用,你们对这个也可以想象办法。”
“是。”
“我给你们两个月地时间。”苏翎正色说道,“两个月之后,所有的事情都得像个官府的样子,账目、人手,都得一清二楚。”
“是。”此时,已由不得胡德昌三人说什么。这崭新的商贸生意,便要在这三人手中开始。
“胡显成,”苏翎说道:“这一部,还得由你来掌总。”
“大哥。放心。”胡显成特意看了眼胡德昌等三人,回答的声音虽小,却是没有丝毫犹豫。
第一卷 辽东轶事—第四卷 铁骑夺金
第四十六章 心存高远
正当胡德昌、严寿、傅升以为苏翎已经交待完毕,心中已经开始琢磨这新的商贸之路时,苏翎却并未令其离去。
“船场。”苏翎将这两个字说得十分缓慢,但咬得很重,显然对造船一事,颇为重视。
“胡德昌,这些年你们的船队在海上可有漂没?”
“有的。”胡德昌寻思了片刻,接着说道:“遇到海上大风,是常有的事。这几年船队中有七艘遇风沉没,好在都是小船,损失不大。”
“最大的船能装多少粮食?”苏翎还是头一回问得这般仔细。
“四百石。”胡德昌答道。
苏翎皱着眉头,说道:“这几年你们都没找到更大的船?”
胡德昌答道:“朝廷海禁日久,大船很少见到。眼下的船都已是最大的了。”
“不够大。”苏翎说道。“我们以后要装运更多的粮食、军需,若都是这般大小,那得多少艘才够?”
胡显成此时接口说道:“大哥,赵四倒是寻到一些造船的工匠,但只是修造了一些小船,至于大船琢磨得如何了,这些日子一忙,倒是没多问。”
苏翎想了想,说道:“这样恐怕光我们去找,也不好办。”
胡显成又说:“大哥,不如像你以往说的,悬赏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