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已经扪心自问了不止一次,我总觉得应该比从前成熟了很多,但是随着更多的疑问涌上了心头,这种信心却为之动摇。
自己本来一直都是在祈求生存,祈求平静的生活。
但在陈国度过的这段日子里,每天自己都烦躁地等待着战场的消息,那种对平凡生活的厌倦,那种重返战场厮杀拼斗的生活,击败强敌的迫切渴望,一次又一次使自己对原先的希望抱有怀疑。
下一步我究竟该做什么,这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就我来说,更重要的是,我真正想要去做些什么呢?
“你是天生的军人,应当在千军万马征战的沙场上获得自我的价值,寻找自我的荣耀……”
他喃喃地重复着当年奉先公对自己说的这句话,目不转睛地看着戟锋,于是戟锋上的倒影笑了起来,那是一种冷笑:古铜色的脸庞,笔直的鼻梁,鹰隼般的眼睛里闪动着讥讽而冰冷之光。
他这么看着,忽然胸口里就有了种异常郁闷的感觉,这杀神般冷酷的笑容究竟是奉先公的,还是自己的呢?
他放下手头的工作,将戟斜放在案几上,站起身来到铜镜面前,仔细地整备着自己的铠甲,直到装束没有丝毫的不整。
“黄帝、汤武咸用干戚以济世,”轻轻背诵起曹操在《孙子》注释的自序,脑子里浮现出兄长郭嘉苦口婆心的劝说:“曹公乃真明主也,定能克平乱世。”
他忽然非常渴望见到曹操。
第二卷 大浪淘沙 第二十五章 夜谈(上)
来到曹营辕门,冬风扑面,真髓骑在马上眯起眼睛向前看去,只见左右的刀山戟海在朝阳照耀下闪动点点金光,仪仗的士兵肃然分列两旁,为他分开一条可供四马并行的驰道。
他不禁有一种错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昔日瓠子河畔。
不安和期待的心情,在胸中反复交织。
真髓跳下战马,令马休率三百卫士在门口等候,自己带着罗珊和鲍出以及数十名卫士步行入营。
驰道并不是笔直的,而是在营盘之中七扭八转,迂回着通向中军大帐。真髓一路走一路看,只见周围的军营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一队队巡营士兵精气十足、整然有序;粮草辎重堆积如山,守备森严。
单看这营盘的布置,真髓已能感觉到主人胸中韬略,果然非同小可。兄长郭嘉所言的“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确是的评。
他心下大为折服的同时,却也领悟了曹操的用意——这是他在向自己炫耀军势之雄。
一行人大约走了足足一盏茶的功夫,才来到硕大无朋的中军大帐前。壮硕无匹的典韦正怀抱双戟,如山一般矗立在帐门口。此时看真髓来到,他以那独特的浓重鼻音含混不清道:“真将军请进。”
真髓颇有感慨地吐出一股白气:瓠子河一别,自己也很久没有见到这位能与奉先公放对的短兵器第一宗师了。
他向典韦点了点头,示意鲍出和罗珊等人在帐外等候,又仔细正了正头盔和铠甲,这才昂首挺胸走了进去。
典韦眯起眼睛看着年轻的对手消失在门里。
几年不见,真髓的变化确实令人刮目相看。姑且不说他竟对自己刻意释放的斗气视若无睹;更可怕的是,这少年的眼神和举止里多了一种难以捉摸的气质和威势,令自己不由自主地想到了曹公。
不,与曹公相比,这小子还差得远呢,但是那种感觉……
这个真髓,还是当初那乳臭未干的黄口小儿吗?
刚迈进宽大的军帐,真髓不由一怔,心中一紧,停下了脚步。
四五十名盔明甲亮的将军分成左右各三列,在切割得方方正正的草席上正襟危坐。
通过他们身上的杀气,真髓能够感受到,但凡能在这里有一席之地的战将,无人不是身经百战、久经沙场的豪杰之士,这些人一个个意志高昂,充满了猛壮之气,却偏偏鸦雀无声,使大帐呈现出一派严整肃杀的气象。
但是这些人造成的震慑力,即便是加在一起也远远比不上那个正对着自己微笑的人。
和一年前那落魄到只剩下三个县城时的消瘦相比,曹操稍微壮实了少许,显得更加结实劲健。
他身穿一件已经洗得发白的葛袍,袖口处还有几个补丁,正坐在宽大的书案后,一手支腮,对真髓亲切而又落寞地笑着。令真髓大为惊异的是,记忆中他的那种怡然自得的霸气竟然完全消失了似的,就连那双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的锐眼也变得平和了许多。但真髓感受的那种强大的压迫感却有增无减:周围这些顶盔贯甲、杀气腾腾的将军,一路走来的那刀山戟海,和这个貌似平凡的黑须矮个中年人一比,就都变成了死物。
只有曹操,只有他才是这庞大营盘惟一的主宰,只有他才是这数万雄壮将士惟一的灵魂。
“真大将军,别来无恙乎?”
大笑声中,曹操站起身来。背负双手绕过书案,一把搂住真髓的臂膀,举头打量了几眼点头道:“英雄出少年,老夫果然没看错人!”
真髓心头急跳,颇有受宠若惊之感,微笑行礼道:“一年多不见,明公身体可好?”
曹操感叹道:“别的都好,就是年纪大了,时有头风发作——记得昔日在瓠子河,老夫便希望与明达共创一番事业。想不到今日终于能够如愿以偿!”他那洪亮浑厚的嗓音震得人耳膜隆隆作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