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好,那就好。”天海抓起一片瓜就塞到自己的嘴里,胡乱的咀嚼着,借此平复着自己混乱的思路。“主公您还是明说吧,别害得和尚心里七上八下的了。”
“哈哈、哈哈,”义继闻言大笑,用扇子指着天海说道,“大师你呀,看来这禅还没有修炼到家呀,不行,不行。”
“和尚是延历寺的出身,又不是禅宗一脉的,修什么禅。”天海不以为意的说着。
“好了,好了,”义继差一点笑弯了腰,“和尚圆法无碍好了吧,”不过天海这一打岔,原来肃杀的气氛立刻化于无形了。“本家的意思是要改,要补,要修。本家是这么想的,若是日后本家开幕了,分封了百计诸侯,那么日后老中、年寄众谁来担纲?该给他们什么样的待遇?本家在时一时无缺了,子孙万代呢?若有无能的高门大姓把持政务?出身贫贱的下级武士甚至普通的中级武士出身的能人却不得与闻大政?这怕是不妥吧,别要说子孙万代,一二百年不出问题就要感谢漫天神佛保佑了。再有出身豪族大姓的与力怎么和下级武士出身的奉行官该怎么区分格制?等等等等,先生和大师可有解答与本家。”
“这?”两个人倒吸一口冷气,义继这一连串的问题放到谁这,都是头疼之极,这林林总总牵涉的方面更是千头万绪,怎么办?“主公既然想到了问题,想必自然也有解答的方案,”还是竹中倚老卖老的回应着,“臣等一并听从主公的调度。”
“方案是没有,但是只有大致的想法。”义继叹了口气,他是穿越一族,所以自然知道有些后果的,他不想也不甘重蹈覆辙,“第一,本家日后的入仕进途当坚持两种。三司代春选取士当永为定制,这也是给浪人和不得志者一个晋身的机会。此外原本出仕本家的,其子孙自然是本家的武士。”这样就会出现冗员的弊病,义继当然心知肚明,“但是无论什么出身,新近之人只能从最低做起,按功、劳、资等考核进转。”
“那其他的呢?”天海急切的说着,在他看来义继的用意很清楚,这就是全面照抄唐人的制度,以达到日后将军独裁的目的,对此他是极力赞成的。
“第二,本家的知行授予和年贡制度要改,”义继拼命的扇了扇,仿佛想驱走心中的焦躁,“本家的意思,足轻大将以下的就不用动了,重新审核标准发给他们扶持,另外再按各自的职务给予寄禄,具体的标准等一下由你们来商议。”按级别给工资,按岗位发津贴这个当然要比现在打统仗要合理的多,所以竹中和天海频频点头,“至于侍大将以上的本家可以不发给他们相应的扶持,但是要给予寄禄。”
这也是合理的,但是这样一来财政的压力就加大了,为此竹中进言道,“侍大将级以上担负的职位更重,这样一来现在虽看不出有什么问题,但日后必定弊端不断,主公可要三思。”
“多谢先生提醒,”义继当然已经注意到了,“因此,本家有个想法,你们看看可不可以。”说着义继压低了声音,“凡本家旗本遗领承继,当缴付主家三一之地。”
“什么?”要交继承税就算了,但是幅度这么大,两个人骇然的看着对方。
“先生和大师不要急,”义继轻笑着,“具体的尺度你们把握,本家只管提个建议,”这句话才让两个人暂时的松弛下来,“至于各地诸侯,这个可以缓缓再说,毕竟本家现在还没有开幕不是。”对于诸侯义继早有一整套可以借鉴的办法,之所以现在不说,是生怕吓着了眼前的两位,当然最关键是为了不让竹中有其他的想法。
“臣明白了。”竹中点点头,“兹事体大,臣还请主公安排老中和年寄众来核定此法度。”
“竹中先生说的对,如此大事主公不应瞒着老中和年寄众,当然和尚这边可以安排可靠的学问僧来做相关的咨询和文字。”天海也认真的说着,毕竟这个世界上除了公卿拥有最多文化的就是和尚了,现在只不过要挑选些可信的。
“现在对老中和年寄众言及此事尚为时过早,”义继想了想,还是部分采纳了两人的建议,“这样吧,让土岐光秀也加入吧,另外让山内一丰负责佑笔,这样老中和年寄众中都有人参与了,日后也好解释。”
“主公,菊亭大纳言已经进入安土了。”正说着,近侍隔着老远向义继通禀着。
“那今天就到这吧,有劳先生和大师了。”义继站了起来,“此事事关本家未来,就拜托两位了。”
“臣等明白。”
余波(3)
提前预告,元旦小c要带团,所以抱歉暂时不能更新了。
“这么说近卫公还是坚持要辞去关白的位子和那些被撸去官位的公卿一起去越后上杉家喽?”义继不动声色的饮着酒,“即便是大纳言以本家的名义也劝不下来?”
“是。”菊亭装出一副苦恼的样子,“关白大人主意已定,大约是觉得和左大将比较投缘吧。”公卿就是这样,多少代的宫廷生活造就了他们说话的功底和方式,挑拨离间根本不用直白的表露。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