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勋知道,这仗有些难打了。
轰、轰,随着革命军阵地前的几声爆炸,张勋的炮队终于开张了,数十发炮弹之后,张勋指挥发动了第二次冲锋,这次清军一改密集站队,虽然改变了战法,却改变不了失败的命运,折了一百多,张勋极其心痛的让他们撤了下来。
这仗虽然打的窝火,但是他总算看出了一点门道,总结起来就两个字“无耻”。
“一帮没卵子的家伙,不配做军人。”看着那些躲在沟里放黑枪的挺进军张勋大骂着。
“大帅小心。”说话羊张勋的身后亲兵猛地将全扑倒在地上。
亲兵的热血滴在张勋的脸上,让他愤怒到了极点,“卑鄙,传我号令,杀光这些革命党”
此时,张勋的愤怒让他失去了理智,但是随着一通密集的火炮,他的理智又回来了。他爬在地上,紧紧紧攥着拳手,“我的宝贝啊!”
是的,他的宝贝现在都成了废铁。对面不但有快炮,而且还有山炮。
此时,满腔怒火的张勋被亲兵强拉了下去。
当兵三十余年,那一次他不是冲锋在前,可这次他却当了逃兵,而且还是一逃到底。他在前面跑,革命军就追,这些革命军铁了心的要吃了他,最后他在定远城收住了脚,但尾随而至的挺进军很快就把定远城给包围了起来。
杨洪森照旧历派人至城下劝张勋投降,张勋死忠清廷自然拒绝了投降。
张勋半生军旅,守起城来自然是滴水不漏,杨洪森一时也拿他没有办法。
可是城内的百姓却被杨洪森那句“鸡犬不留”给吓坏了。入夜,城内的百姓打开城内,将挺进军引进了城中。
杨洪森把张勋的江苏巡防营给一锅全烩了。
其实,恶名也有恶名的好处。
河南巡防营在挺进军的一道道阻击下终于停下了前进脚步,停下脚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后院起火。王庆云作为地方团练,在大军离开后,成为了寿州防御的中坚力量,河南巡防营开走没有几天,他就在寿州发动了武装起义,指挥民团攻下四门,总兵署、州署相继被攻下后,寿州光复。
河南巡防营在数以万计的民兵武装的包围下,被杀的干干净净。
寿州光复第二日,郭明远率部与王庆云、张汇滔的起义部队胜利会师。
张勋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俘虏了,没有在那场大混战中撞上子弹。手下兄弟们很讲义气,没有人站出来指认他出去领赏。在他的指示下,几个亲信站了出来指认“死张勋”,挺进军将那名“死张勋”搬走后,就没有再来了。
对张勋来说这仗打的别提有多窝囊了,就算当年在镇南关也没有今天这样。
“那些该死的定远团练。”张勋只能通过咒骂来发泄心中的不满。没有那些团练协防,说不定还能等到援军。
“大帅,您吃一点吧。”对张勋来说凭生被俘是了最大的耻辱。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亲信们看着张勋不吃不喝,个个都捧着粗粮围在他身边,失声痛哭起来。
“哭什么哭,有得吃还他妈的哭,再哭就把他们全坑了当干粮。”民军小兵端着红缨枪恶狠狠的朝他们吼着。
“真的是虎若平阳,被羊欺。”张勋的牙关紧咬铁拳紧攥,如果不是外围全是持火枪的挺进军,他就上去废了这小子。
“大帅。”几个亲信生怕张勋一个冲动,把自己的身份给暴露了。
“大帅,现在兄弟们都指望你能带着我们杀出去,你就吃一点吧。”
粗粮算什么,张勋在没有发迹之前还不是没有吃过苦的人,啃着粗粮,喝着浑水,脑子里却想着怎么逃出去。
可是想逃离这里可不容易,周围都是武装起来的民众,目前也只好静待良机了。没有过多久,他们这里来了一批河南人,他们是战败的河南巡防营,人数约在600人,能来这里的都是些顽固分子。看着这些新来的战友,张勋灵机一动,想到一个离开这里的好办法。
中午时分,看守人员拿着干粮来到俘虏营,张勋指示亲兵故意找新来的河南人麻烦,很快俘虏营就打成了一片,场面极其混乱,张勋见状心中大喜,连忙招呼手下四散突围,自己则带着几个手下化妆成饥民,最后总算是逃回了江苏,不过由于折了兵马被问罪入狱,后经多方疏通,其得以待罪立功,在江苏招兵买马重开家当。
在皖西北像他这么神通的人却不多。6月至7月间,挺进军四面开花,颖上、阜阳、太和、凤阳、蚌埠、五河、泗县、灵壁、宿县等相继沦陷,经过一个多月的进攻,挺进军将战火烧到了河南、江苏两省边界。
这些辉煌的战果,却不是由杨洪森所领导的挺进军所创造出来的。
王庆云领导淮上军在杨洪森地鼎力支持下,很快就拉起了两万人的部队。
杨洪森为了一些个人的原因,将这支英勇善战的“淮上军”分为左右两个支队,左支队进驻阜阳(颖州),由张汇滔指挥;右支队由袁家声指挥驻扎在宿县。
占了这么一大地盘的杨洪森,此时,他既不急着北伐,也不急着南征,而是坐在那里消化起胜利成果来。
他不急,一点都不急,但是有人却急的直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