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基接二连三要求尚炯跑来闯王府,也有点不好意思,顺口回道:“行,那尚老先生先回吧。”
尚炯如蒙大赫,退出邢秀娘的房中,稳步如飞而去,李鸿基在尚炯退出去后,才想起还没有赏他,忙追出房门,想把他叫回,见尚炯飞奔而去,一转眼,身影已经看不见,李鸿基目瞪口呆,这老头跑起来,简直比军中的健卒还要快,却不知尚炯跑那么快干什么,见追不回,也就算了,返回了邢秀娘的房中。
闯军众人今天刚收到李过退回给他们的礼物,闯王二夫人已怀孕的消息又传来,众人都暗暗翘起了大母指,闯王不亏是闯王,连夫人怀孕也要两人一同来,这次礼是不能送了,但道贺却必不可少,对闯王子嗣有所担心的人也都放下心来。
邢秀娘这下也趾高气扬起来,见了田玉珠,两人嘴里虽然都客客气气,却巴不得对方的是女孩,自己怀的是男孩,为防万一,两人都不让李鸿基进她们的房间睡觉,她们手头的工作也都停了下来,田玉珠的母亲天天陪在她身边,邢秀娘也不干示弱,请了几个老妈子,天天支使的团团转。
高桂英虽然自己没有怀上,但她身知自己六七年了都没有孩子,大概以后也不会有,对闯王有了自己的子嗣,倒也毫不忌妒,吩咐众人悉心照料两人,务必要让她们都母子平安,对她们的各种要求也有求必应。
不过,田玉珠和邢秀娘两人只顾孩子,李鸿基只得每晚睡在高桂英房里,高桂英每天受丈夫的宠爱,脸色倒是滋润的多。
第五章劝进
这些天,闯王府都是一片喜气洋洋,李鸿基见谁都张开嘴就笑,主人高兴,王府的仆役们也跟着沾光,时不时有赏赐下来,仆人偶有小错,田玉珠和邢秀娘两人都会替他们求情,免于处罚,王府上下都轻松一片。
正月十五过去后,年味渐渐谈了下来,这天,李鸿基正在批阅文书,突然发现一个劝进的奏章,上书的是以前朝庭的一个降官,名叫傅天鹤,本是商洛的一名县令,闯军兵出商洛后及时投靠,现在已升为渭南府的知州了,傅天鹤奏章大意是说,现在闯军带甲数十万,治下民众已近千万,闯王这个名号已不适用,必须有新的王号,国号,如此才能鼓舞士气,将士用命,早日一统中原。
李鸿基看过后就谈谈一笑,将之扔到了一边,没有理他,当初李鸿基在商洛称闯王时只是一时兴起,用了原先李自成的名号,当时他们是流民,只有闯出去才有一条出路,所以称闯王能显示出一往无前的气魄,引起了众多饥民的跟随,而今闯军加上内蒙古草原的大片领土,已有二省多地,也安定了下来,称为闯军却也不合适,宋献策和洪承畴也提过几次,要李鸿基正式称王,定国号,才能名正言顺的与大明分庭抗礼,但都被李鸿基否决。
现在朝庭的注意力全在高迎祥的义军身上,曹文诏率大军与高迎祥接战,大小几十余仗,连战连胜,义军也受到了较大的损失,但义军的核心力量,曹文诏一直抓不到,高迎祥剩下三万余人的精锐武装一直在河南,湖广和安徽与曹文诏打转。
三万人是义军中精锐的精锐,不但全部是青壮,而且使用的都是制式兵器,还有一千多杆火枪尤其厉害,曹文诏几次将他们包围,都凭借精良的武器硬生生杀开了一条道,曹文诏虽有数十万大军,无奈义军从不在一个地方多待,官军需要层层设防,其实就等于层层无防,根本档不住数万人全力一冲,而且最近义军的情报也越来越利害,几次都在曹文诏以为对方就要进入自己的包围圈时突然从边缘溜走,这自然是闯军的情报网在帮忙。
李鸿基怕正式称王,建立国号,刺激到崇祯,让曹文诏舍下高迎祥,又转向闯军,而今闯军境内通过与江南的贸易,实力正在节节上升,各种短缺的物质也正在屯积,李鸿基暂时不想与朝庭翻脸,自然对正式称王,建立国号没多大兴趣,将奏章看过后批了一句:“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就丢在一边。
田玉珠自从怀孕后,很少来到李鸿基的书房,所以文书无人整理,朱玉凤只是端端茶,递递水,李鸿基不敢把文书奏章交给她整理,朱玉凤毕竟是大明的郡主,虽然现在看起来老老实实,但还是心怀大明,若让她来整理文书,万一哪天与朝庭冲突时,她把一些重要的奏章藏起来,或者改动怎么办?
李过倒是信得过,但做事粗手粗脚,虽然自己数次逼他读书,但到现在还有许多字认不全,要让他整理文书,自然不可能,李鸿基已习惯了田玉珠整理的各种文案,还有让她代写的各种命令,一时李鸿基无可用人选,工作的效率大减。
李鸿基大为苦恼,看来得建立一个自己的秘书处,而这类事情又以女子担任为好,但除非是他身边的人,若选用其她女子,恐怕部下都会以为自己是为美色而选,而选进来的女子以后出去也会无人敢娶,谁敢和闯王争女人,李鸿基只有将此事暂且搁下。
没想到,仅过了数天,劝李鸿基正式进王位的奏章突然多了起来,先是西安的大小官员,接着是附近各州,后来连正在祁县前线的李万成也用快马送来了劝进书,一下子收到了上百封,李鸿基马上觉得不对劲,这些人有的近在此尺,有的远在数百上千公里,怎么会把劝进的奏章差不多的时间都送来,李鸿基马上把周凤梧,宋献策,洪承畴他们来询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