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还没完,结果一旁的太史令又在起居注上加了一句:“秦元1340年十一月戌卯日,王欲以政事言于.;|去,(王)遂罢。幸乎!后纳谏如善从言如流,且自持端重,颇有独孤之风,实乃
幸也!”
这算什么?即使是后世的狗仔队也没这么狠吧,一点屁事都要庄而重之地写下来,据说以后还要写入史书。老天,莫非后世的狗仔记者都是现在的太史令演变来的?
林靖文原本就郁闷的心情现在更郁闷了,得了,呆在宫里闷地可以,还是出去转转吧,说不定能找到灵感来解决问题。
大王出巡当云集锦从,仪驾车马不可稍有或缺,林靖文懒得等内官将那些烦琐的仪仗摆出来,直接带了一队侍卫出宫。
集市依然热闹非凡,现在正是举国大庆地时候,街道上拥挤的人群各个都是兴高采烈的样子,大庆之下农不耕商不市工不作,除了一些关键性的行业,绝大多数的人都放了大假,都不工作,或者休息,但更多的却是呼朋唤友热闹一番。
顺着喧嚣的街道逛了一阵子,林靖文的心情好了许多。
因为大唐已经正式立国,所以边境关卡完全开放,周边各国的商贾纷纷跑来辽东做生意。有皮衣瓜帽的辽人,有兽衣厚冠地女直人,还有跟汉人差别并不大的高丽人,不时就能碰到,这些人或者留连于各商栈店铺,或者干脆就是来辽东观光旅游的。
林靖文不时就能碰到奇装异服的异族人或操着一口生硬地汉语或着干脆就是手笔脚画地在大街上店铺里穿梭,有时候还能看到一两个异族人象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一样四处好奇地张望,倒也颇为有趣。
—
“老爷,我们是去找家客栈先住下,还是直接去找四公子?”
一个声音引起了林靖文的注意,顺着声音望过去,却见到一个身穿典型的宋国员外服地老年人正在家丁的掺扶从驿车上下来。
所谓驿车就是公共马车,由各驿站之间定时发车,专门用来运客的,但不是官营,而是由民间商家自己运营,而且这些驿站往往都是民间客运商自己设置的,跟官方驿站不同。
这个老人年纪倒是不太大,头发花白,但其行动之间还算敏捷,不算老得都动不了的那一类人,而且这个老人保养的很好,面色红润皮肤白晢,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那一类人。
这样的人多了,这一点引不起林靖文的注意,但他正待走开继续四处看看的时候,这个老人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小吃了一惊。
“我们还是先去找家客栈吧,之原听说是在唐国为官,但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的,也不知道他的官做的有多大。还有,我的身份毕竟有些敏感,就这么去找之原恐怕影响到他,我们还是先安定下来再去打探一下消息吧!”
之原?是人名还是字?跟李之原有没有关系?
林靖文心中一动,却是上前作了一揖,道:“老丈有礼了,在下林汉,见过老丈。”
那老人见林靖文衣衫华贵而且气度自不寻常,身边更是有诸多护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当下不敢怠慢,连忙还了一礼,“不敢,官人有礼了。老朽郑绅,却不知官人找老朽有何事指教?”
“指教不敢当,”林靖文已经确定这个老人宋国郑皇后的爹了,宋国的国丈,李之原的名字可能有重名,但加上郑绅就不一样了,总不可能凑巧到两个人的名字都相同吧。“适才林某于一旁闻知老丈欲寻一个叫之原的人,可是我大唐户部尚书郑公?”
“户部尚书?”郑绅先是一愣,随即大喜,反问道:“敢问官人,官人所说的郑之原可是从大宋来的?其家本为大宋国丈?那郑之原真的是户部尚书?”
没错,可以确定了。
林靖文一笑,道:“正是。郑公正是从宋国来的,其祖便是宋国国丈,其姑母便是大宋国母,日前大唐立国,郑公因功勋和才能被封为户部尚书。”
“天大之喜啊!”那郑绅大叫一声,狂喜不由,大叫道:“想不到我郑家失意于大宋却得意于大唐,我郑家也出了一个尚书,真是大喜啊!”
林靖文瞠目结舌,看着这么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这么大声喊叫,就差跳起来了,他却是看傻了眼,不就是一个尚书吗,至于这样吗?
第五卷 三百年故唐旧地 第四五章 中原来客(下)
顾大叫了一番,郑绅渐渐冷静下来,却见到一旁的林极其吃惊的样子,不由得老脸一红,连忙停了下来,整整衣冠,讪笑道:“老朽失礼了。老朽乃是大唐户部尚书郑之原之祖,听闻我郑家大幸出了一位尚书,一时高兴之下有失礼仪,还望官人海涵一二。”
“无妨,换作是林某做了高官,只怕林某之祖亦是如此这般,老丈实不必介怀。只是,”林靖文明知故问地道:“既然老丈是郑公之祖,那岂不是宋国国丈、郑皇后之父?”
郑绅点点头,道:“正是,老朽正是大宋国丈。”言语间颇有些自傲。
林靖文却连眼皮都懒得翻一下,只是微一拱手,道:“原来是大宋国丈驾到,林某有眼不识泰山,失礼了。”
郑绅却直摆手,“这里是大唐,不是大宋,老朽在大宋是国丈,到了大唐却连大唐一介平民都有不如,当不得官人之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