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靖文听得暗暗点头,这郑绅还不错,至少识时务,不至于把在宋国的谱摆到大唐来,不象赵桓、郑居中那些人到了异国都摆出太子重臣的谱,切,谁鸟他们,林靖文理都懒得理那帮家伙,赵桓递交国书都有几天了,可林靖文愣是不带一理,等什么时候他们认识到自己在大唐只是个渣的时候再说吧。
“官人可否告知郑府所在?”郑绅稍一谦逊就迫不及待地想去见郑之原。
“此等小事林某自是愿意帮忙。”林靖文叫过一个侍卫,让他带郑绅去郑府。
看着郑绅离去的方向,林靖文注意到一个现象,郑绅身边跟随的都是家丁护卫模样的人,连护卫都不多——当然。家丁在很多时候就是护卫,但看郑绅这样低调来辽东的情况也说明了一个事实:郑绅是偷偷来辽东地,至少是他不想惊动太多人。
偷偷的吗?林靖文心中冷笑连连,这些士大夫都是一个德性,可真是打的一手好算盘,只怕这次郑绅不能如愿了。
国宾馆,实际上就是驿馆,只不过因为辽阳是大唐国都所以才被冠以“国宾馆”这样听起来顺耳一点的称呼,本质上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只是更为奢华一些而已。
来到一间园子。侍卫递过腰牌,守卫园子的卫兵大惊,连忙行礼,不过他们却没有行跪礼,大唐并没有废除跪礼,但有规定卫兵在行使守卫职责的时候是不用跪下的,这些卫兵也只是以右手敲击胸甲而已。
“参见大王!”
林靖文点点头,“免礼。九州大名在吗?”
“在,九州大名一行人今天并未出去,还在里面。”
“嗯。”林靖文点点头。迈步而入。
卫兵先行前往通报,在林靖文刚过了前院没多久岛律义家就带着他的一干手下迎了出来。一见林靖文连忙跪了下去,大呼:“参见唐王!”
“起来吧,我们进去说话。”
到得大厅,林靖文寻了正中的位置坐下,却见岛律义家一行仍是站着,一点要坐下地意思都没有,林靖文不禁摇摇头,残酷的杀戮带来了赫赫威严,却不能让人甘心臣服。不过还好,岛律家在九州之地不遗余力地推行汉化。所有九州扶桑人说汉话写汉字着汉服,甚至连传统和习俗都向汉人看齐,按照这样模式继续个数十年乃至一两代人,扶桑这个民族还存不存在都两说——只有文化上的认同才能带来臣服。其它的都是虚的,嘴里再怎么喊誓死效忠大唐心里谁知道他们怎么想。
比如说,眼前的岛律义家一行就是个例子。这些个子矮小的扶桑人个个穿着宽大的对襟袍服。峨冠博带,脚踩软底锦靴,一看就是活生生的汉人嘛,不知道内情的人根本就区分不开。
见岛律义家等人实在局促不安,林靖文苦笑着摇摇头,“坐吧,别那么拘谨。”
“多谢大王!”岛律义家哪里敢坐啊,战战兢兢地在椅子上沾了半边屁股就算坐了,其他扶桑人纷纷有样学样。
天知道扶桑人为什么这么怕林靖文,那可是用本州岛东部地累累尸骨和数十万奴隶凄惨的命运带来地教训,不由得他们不害怕。
这是一个杀戮的时代,人命贱如草芥,汉人的性命林靖文自会保护,但异族人就不好说了,即使林靖文将扶桑种族灭绝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不会有什么人权组织跑来唧唧歪歪,更不会有国际法庭来宣判于他,顶多就是有儒家的人大放厥词一番
“听说爱卿这次带来了四十万斤白银和一万斤的黄金?”
听到林靖文发问,岛律义家刚坐下半个屁股马上又站了起来,答道:“是的,大王称王立国,下臣理应有所进贡。石见银矿这九个月以来共出银七十万斤,去杂提炼之后得四十万斤,下臣这次尽数带来进献给大王。另外尚有九州本地的金矿共出金一万斤,不过九州之地尚无法冶炼金矿,下臣惭愧,却将未经去杂提纯的矿石给带了来,望大王恕罪。”说罢竟是深深地跪了下去,连头都不敢抬。
“无妨,爱卿的金银带来地正是时候——爱卿且起身,寡人有话相询。”
岛律义家硬是三拜才敢起身,道:“未知大王有何事相询?”
“那石见银矿一年可出银多少?”
岛律义家算了算,小心地答道:“依目前的规模,一年可出银矿石八十万斤左右,去杂提纯之后可得白银约四十六万斤。”说罢,怕林靖文嫌少,又补充道:“不过大王尽管放心,目前开采银矿的人手不多,待下臣回去之后多派丁壮去开采因矿,定能提高产量。”
四十六万斤。林靖文算了下,四十六万斤白银大致上可以铸造出银币将近八百万枚,相当于近百万金币,如果加上金矿——金矿太少了,有跟没有一个样。
还不够啊!
“九州治下有多少户口?丁壮多少?本州岛东部又有多少户口?”
—
岛律义家想都没想,张口报来:“九州治下拥有户十四万,丁壮近十七万,本州岛东部的情况目前还不知道,大致上拥有户九十余万,丁壮……”说到这儿,岛律义家抬头看了林靖文一眼,又飞快地低下头去,道:“丁壮约百万左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