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卫还在对着地图指点江山,李恢却很是郁闷地告诉他:“大将军,若是要对江宁发起水攻——恐怕要让大将军失望了。江宁四面环山。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栖霞山、汤山、青龙山、黄龙山、方山、祖堂山、云台山、老山、灵岩山、茅山……数之不清的大山,水攻很难奏效不说,即使江宁城内也有山,光一个狮子山和紫金山恐怕就能让数十万宋军避开大水。水攻的话。恐怕淹掉的只能是江宁城的平民百姓而已。”
“真的?”
是不是真的看地图是看不出来的,目前西厂东厂的探子收集江宁地军事情报就有些吃力,绘制周遍地图的活儿还干不来。韩卫面前地地图上并没有显示出多少有用的东西。
李恢连连点头,肯定加确定,“是真的,大将军,末将就是两浙路出身,对大名鼎鼎的江宁府还是知道的,江宁府四面环水不假,但更加是四面环山,对江宁发起水攻……自有史以来也就春秋时期的越相范蠡成功过,但那时候的地势跟现在不同,那时候的江宁连一座坚固的城池都没有。自汉以来江宁承受的水攻不计其数,但是成功地一次都没有。大将军,对江宁用水攻是不行的。”
韩卫有些头疼了,李恢自然不会骗他,那么江宁的确不适合用水攻,“那待如何?难道硬攻?”
“只能用火炮。”
韩卫正待说火炮数量不足,孔大庸这时候却提出了一个建议:“大将军,李将军所言倒是让末将想出了一个办法。攻打江宁只能用火炮,陆战火炮不足,但海军的火炮很多,足有几千门之多。适才末将想着用海军战舰上地火炮逼近江宁城墙的话恐怕战舰损伤太大,但既然江宁四面环山那就好办了……”
韩卫一皱眉,道:“李将军都说四面环山了,隔着山火炮怎么轰炸,看都看不到。”
孔大庸笑了笑,解释道:“大将军您是知道的,末将本来不过是登州厢军地一名佐领而已,地位卑微,本事也不多,但自入大王麾下之后末将勤加学习并无一日懈怠——末将曾去美岸军事大学堂学习,那里教授了一种火炮战术现在刚好用得上。”
“其实用火炮轰炸并不需要看得见目标,火炮靠的是计算,只要将目标的坐标计算好,即使炮兵看不见目标照样可以轰炸,这在大学堂里叫‘视距外轰炸战术’,末将曾经学习过,大学堂还专门演练过,真的不需要看见就能轰炸的。”
众人目瞪口呆,就跟听天书似的,这也行?
“口说无凭,待末将演示一番。”
孔大庸派人寻了座山。当着众将的面演示了一番视距外轰炸。
在山地这一边架上火炮,另一边则修
土墙。
孔大庸一声令下,首先忙起来的是测量员,测量员根据火炮和土墙之间的距离、山体高度、风向风速等计算出射击诸元。
“距离一千三百七十,仰角四十,偏东二度。”
火炮兵再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药量和适合的弹丸,“五十斤(古制)弹,栗色火药一百六,密实程度九。”
“准备完毕,请求射击。”
“射击。”
在韩卫等人的眼皮下。五门火炮面对着面前的大山就开火。众将不怎么懂火炮,大家都认为炮弹肯定会炸到山上,但出乎他们意料的是,炮弹出膛后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直接越过山头飞到山的另一边。
片刻之后,众人只听见另一边传来五声爆炸声。
士兵来报:“禀将军,五发炮弹全部命中目标,误差三。”古代度量衡不可能精确,所以这个“命中”也只是命中目标周边一定范围就算,“误差三”表示五发炮弹都打到了离土墙三步距离之内。
震撼!
韩卫等人自然不信。连忙跑过去查看。
事实证明,虽然这种“视距外轰炸”实在象天方夜谈。但却是真实有效的,五发炮弹真地命中了目标,而那些炮手也是真的看不到土墙就开炮。
孔大庸这下有底气了,虽然他学过也亲眼看过这种战术,但自己没用过,刚才他可是手心里捏着一把冷汗的,现在终于放下心来。“如何,大将军,末将所言非虚吧!”
众人无语中,这也太颠覆他们以往的常识了。
孔大庸在一旁补充道:“这种战术是根据墨家学问推算来的。由大王亲自推算,经验证后写入军事大学堂的书里面。”
他不说这话还好,一说这是林靖文弄出来的众人反而信了,那是他们的大王啊。大王既然能够空手打下一片江山,弄出个“视距外轰炸”来又算得什么,既为天选之子当然有天授的本领。
古人的封建思想让众将顿时对这种刚才看起来还是天方夜谈地战术变得无比信任。
“既然出自大王。那当然错不了。”韩卫当即下令:“众将听令,全军即日开拔,首赴镇江府。”
现在的镇江还没有后世那么牛,还没成为军事重镇,宋时地镇江不过是占了大运河的便利得以经济高度发达而已,因富庶而建府,军事上不值一提。
取了镇江之后,大运河江南段算是被完全截断了,只要镇江不失,江北的宋军就别想下江南平叛,再取了江宁,那么整个江南都不会有宋军立足之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