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汉生指南_白竹猪【完结】(420)

  “那孙氏怎么生活,怎么养育二子……”

  “纺纱织布,去作坊做工,帮人家洗衣服……总会有办法的!”

  “……”张涵很是无语,“凭什么呀?”

  “孙氏如此,败坏了孙家的名声……”

  从出门被人看不起,到儿子娶妻困难,从危及族人感情,到破坏社会和谐,审配举事实摆道理,列举了无数危害,来证明孙氏的不智。

  “……”

  张涵晕头转向之余,终于哑口无言了。呆滞了半晌,张涵才反应过来,插话打断了审配的话:“等等,正南!我怎么听着这话这么别扭!”

  “怎么会?”三人异口同声,审配开始讲起了诉讼的种种害处。上古如何如何,后来礼崩乐坏,又如何如何。说的极为认真。钟繇和岑澜听的连连点头——诉讼是指民事诉讼,属于民法范畴内的;而钟繇家传的刑律,则是刑事犯罪,属于刑法范畴的。

  “哈哈哈~~”

  听着大法官说诉讼的坏话,张涵神色古怪,深深吸了几口气,忍了又忍。终忍耐不住,纵声大笑起来。审配停了下来,脸色很是难看。张涵连忙停下笑声,匆忙之下,他不由得大声咳嗽起来。

  过了片刻,张涵喘息已定,才起身向审配道歉:“正南,我不是笑你……难道决辞曹在审理诉讼的时候,也是以息讼为主吗?”

  张涵一看三人脸色,就知道自己问了句傻话。果然不出所料,钟繇回答道:“那是当然!”

  张涵拍拍脑门,回忆起对官吏评语,“以德为治”,“民有争讼者,必先闭合自责……”、“郡内二十四县莫复以辞讼自言者”。

  这才恍然,还真是如此。决辞曹主要审理刑事犯罪,遇到民事诉讼,都会劝人息讼。

  “等一会儿,我脑袋都混乱了,让我想想,好好想想……”

  这还真是个大疏忽,张涵改革司法,使其独立,促进法官专业化,加快案件审理,减少冤假错案。人人都说好,没有一个人与他说还有这样的事。骤然听闻此事,张涵不禁惊诧莫名。

  “我问你们:如果这个案子,孙氏不诉至公堂,那么,谁会得到财物?”

  “这……”自然都便宜了那贪心的族人。

  “我问你们:如果孙氏息讼,那又是谁得了财物?”

  “这个……”孙氏十有八九得拿出一部分田地来满足那族人。

  “我再问你们,那样的话,其他人是会学孙氏,还是会学那族人?”张涵冷笑一声:“这就是所谓的‘德化’了?真是不知所谓!”

  “……”

  三人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回答是,肯定不对;回答不是,似乎也不对。身教胜于言教,这是不言而喻的。三人都心知肚明。一时间,孙氏提起诉讼好像也有点道理,息讼很有问题了。回过头来,三人又觉不对……

  趁着三人思绪混乱之际,张涵长身而起,厉声说:“元长,我说你写!第一,我听说,官员审理诉讼的时候,专门以息讼止讼为能事,号称‘以德为治’,此诚乃不知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世间自从有了利益,自然便有了纷争。这是自然而然的道理,不是教化能够解决的。一味的姑息养奸,白白使奸人得利。那么,天下人会怎样向谁学习,这还用说明吗?”

  ……

  官员审理诉讼,判断的,是其中的是非曲直。有理者胜,无理者败,奸人没有办法从中谋利。凡人皆以为,判案是公平合理的,也就不会学习奸人。

  这自然就是教化了!

  ……

  现在,我宣布:官员的治绩不是看他治下有没有诉讼,而是看他如何审理诉讼,是否能迅速的作出判决?判决是否公平合理?

  第二,我还听说,讼师乃是卑鄙可恶小人,钻律令的空子,专门教唆他人诉讼,从中谋取私利……

  由此看来,我有些不解。

  如果我不识字,那受了他人欺负侮辱,我不能去找讼师写状子,就只能忍气吞声,令恶人逍遥了嘛?如果……想来,这不是圣人的本意。

  大禹治水,堵不如疏。律令有隙可乘,那是制订律令的人考虑不周,加以更改就是。自家的篱笆坏了,从而让羊跑丢了。不去责怪自己,却去责怪捡到羊的人,世上那里有这样的道理?

  在耕种的时候,就去请教宋理,孙温(著名的农夫);在铸造宝剑的时候,就去请教李胜忠、王冠全(著名的铁匠);在征战的时候,就去请教张焕、伍子方(著名将军);在治理国家的时候,就去请教郑玄、卢植(著名的大儒);在制订法律的时候,就去请教钟繇,审配和岑澜……

  做一件事时,去请教精通他的人,这是自然而然的事。

  那么,在遇到诉讼的时候,我难道不应该去请教精通律令的人嘛?

  ……

  不过,就像河流两岸要修建堤坝一样,对讼师也不能放任自流。讼师的成分极为复杂,其中的大多数人并不熟悉律令,而是勾结不法官吏,操纵诉讼,从中渔利。往往吃完了原告吃被告,行为极为恶劣,大大的扰乱了正常诉讼。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