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的将军在腰间佩带着一把单刀,手中别无其它武器,称为“单刀会”,这都是昨天的书信中所约定的。鲁肃也率领带单刀的将军们走上前来,军队也停留在百步之外。
鲁肃拱拱手说:“关侯与诸位将军一向可好!鲁肃这里有礼了!”
关羽和诸将都站了起来,关羽拱手说:“鲁将军和诸将好!关某戎装在身,未能远迎,望乞恕罪!”
二人寒喧完毕,关羽及其手下的将军都坐下,鲁肃与诸将也都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坐了下来。
会谈开始了,首先发言的是鲁肃,他对关羽说:“孙刘两家结盟,共拒曹操,多年来都是相安无事的,如今君侯为何兴兵来犯益阳?”
关羽说:“子敬将军之言差矣,只因东吴侵夺我荆州三郡,我才带兵来救。首先挑起战端的是你们东吴,怎么反而问起我来了?”
鲁肃说:“荆州本是属于东吴所有,当年是借与你家主公左将军的。如今左将军已经得了益州,理应归还荆州。我东吴去收复荆州三郡,乃是物归原主,怎么反而说是侵犯?”
关羽说:“子敬将军之言又差矣!当年乌林之役①,左将军身在军中,寝不脱甲,力破曹,岂能徒劳而没有一块土壤?荆州南三郡本是左将军率领将士浴血奋战、从曹孟德手中夺过来的,而东吴却前来收回,这算是公道吗?”
鲁肃说:“不然,我最初和左将军在长阪相见,那时左将军的士卒不足一校②,计穷智竭,意志消沉,想要远窜他乡,并没有占据荆州之心。我家主公怜悯他没有立足之地,才毫无吝惜地把荆州借与了他,使你们君臣有了荫庇之所而渡过了难关。如今左将军却心怀诡诈,背信弃义,窃据荆州的土地而不归还,破坏了联盟之好,这是凡夫俗子都不忍心做出的事情,何况是统领众人之主呢!我听人说过,贪婪而抛弃信义,必然会成为致祸的根由。足下身负重任,却不能崇尚道义和明察时势,枉图倚恃疲弱之师而争强斗胜。兵法有云,‘师直为壮,曲为老’ 你们正是应了‘师曲为老’,怎么会成功呢!”
正在鲁肃侃侃而谈的时候,关羽方面的将军赵累突然站了起来,大声地喊道:“土地这东西,谁有德就归谁所有,有什么常主呢!”
鲁肃马上声色俱厉地喝叱赵累无礼,关羽觉得不好意思,站起来向赵累瞪了几眼说:“这都是国家大事,你知道什么!”
赵累只好乖乖地坐下了。
鲁肃稍稍镇定了一下,对关羽说:“如今我们两军对阵,剑拔弩张,大战有一触即发之势。但两家的要务在于协力抗曹,我们还是应该平心静气,引而不发为好。至于荆州之事,可以通过谈判来解决。”
鲁肃这么一说,全场的气氛立刻缓和下来。鲁肃建议:双方都把营寨后移三十里,先不要轻易言战,双方争取用和平方式解决荆州的争端。关羽争强好胜,又自恃兵力甚众,本不想响应鲁肃的建议,但在场的廖化、赵累等将领都劝关羽做正面的响应,尽量避免大战的爆发,关羽犹豫了良久,最后还是不太甘心地和鲁肃达成了口头的协议。
“单刀会”以后,双方的军队都按照约定后撤了三十里,益阳上空密布的战云逐渐消散了。鲁肃和关羽都派出信使把这次会谈的情况向各自的主公做了报告,等待着指示。
过了端午节,天气一天比一天热起来了。在一个骄阳如火的日子,关羽坐在军营前的一棵大榕树下面乘凉,手里拿着一把芭蕉扇扇着风。忽听有人叫了一声“君侯!”关羽抬头一看,站在自己面前的是从事马良。
关羽惊喜地说:“季常,你回来了?”
“回来了!”
“怎么去得这么久?快有一个月了吧!”
“整整35天。我到了公安,向主公报告了‘单刀会’之事,主公很满意,因为主公这时也正在考虑要与东吴和平解决荆州问题。”
“主公为什么这样考虑?”
“时势使然啊。主公听说曹操进兵汉中,唯恐他有假虞灭虢之心,如果益州有失,则大事去矣。所以主公才想与东吴言和,以便回去保全益州,就派出使者去陆口见孙仲谋。”
“孙仲谋有所响应吗?”
“他也听说曹操乘孙、刘两家争夺荆州的时机,在合肥、濡须等地都增了兵。唯恐合肥和濡须有失,也愿意与我方言和,所以就派诸葛子瑜到公安回访,与主公谈判荆州之事。”
“双方谈得怎么样?”
“诸葛子瑜在公安呆了五、六天,双方唇枪舌剑,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达成了平分荆州的协议。这不,我也随主公参加了谈判,协议签订之后才返回来向君侯报告的。”
关羽急切的问:“荆州是怎样平分的?”
“以湘水为界,湘水以东的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归东吴管辖;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三郡归我方管辖。”
关羽听了,气愤地说:“岂有此理!这样一来,东吴侵占我的长沙、桂阳二郡不就合法化了吗?”
“当然,那两个郡是归属于东吴了,但他要把零陵郡还给我们。”
“不过是吞三吐一而已,他们占了大便宜,是可忍,孰不可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