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娘感叹地说:“你们真是忠义之人啊,实在难能可贵!听说君侯是被吴国大将潘璋俘获的?”
大胡子士兵说:“是潘璋帐下的司马忠。君侯父子被押回潘璋的帐中以后,潘璋二话没说,立刻下令把他俩斩了。听说孙权早有命令,俘获了君侯,不必押回江陵,要马上就地斩首。”
“为什么这样?”
大个子士兵说:“那还用说吗,孙权对君侯恨之入骨,同时也知道君侯不能为其所用,赶紧斩了,以免夜长梦多,横生枝节啊!”
秀娘问两名士兵:“你们知道赵累和廖化二位将军被俘后的情况吗?”
大个子士兵说:“听说廖化将军在被俘之后装死,乘人不备,逃回汉中王那里去了。赵累将军则下落不明。夫人,听说君侯被斩后,孙权命人把首级送到了洛阳,献给了魏王曹操,不知怎么处置了?”
“我在魏王的后宫中,知道事情的经过。魏王说:‘这是孙权的移祸之计啊,想让西蜀刘备把我看成是杀害关羽的罪魁祸首,我岂能上他的当!’于是便下令,按照王侯之礼,厚葬了君侯的首级。”
大胡子士兵说:“这样一来,君侯不是有了两个陵墓吗?”
“是的,这里葬的是身躯,洛阳葬的是头颅。所以洛阳一带流传着童谣说:‘身困当阳,头枕洛阳,身首异处,好不凄凉。’”
说到这里,秀娘又不禁潸然泪下。天起了大风,刮得树木沙沙作响,秀娘头上的纱巾,也被风吹得飘飘颤动着。
大个子士兵说:“夫人,起风了,走吧!”
秀娘站了起来,满怀激情地说:“这不是风,这是君侯的怒气,怨气,不平之气,不服之气。这气浩浩荡荡,无际天涯,可以惊天地,泣鬼神,在茫茫宇宙,浩浩九州飘荡着。”
天上突然飘起了雪花,大胡子士兵说:“夫人,下雪了!”
秀娘提高了声音:“这不是雪,这是我们的眼泪结成的冰凌,它要把大千世界披上银装,把哀悼的白花布满万家庭院。来,在这风雪交加的时刻,我们为君侯招魂!”
风雪愈来愈大,秀娘等人围着坟墓撒着纸钱,大风卷着雪花和纸钱漫天飞舞。
秀娘凄惨地喊着:“魂啊,归来吧!魂啊,归来吧!”
其他人也跟着喊;“魂啊,归来吧!魂啊,归来吧!”
……
读史札记
□ 关羽的年龄
据史书记载:关羽死于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而生年不详。他死的那一年,刘备59岁。如果按照《三国演义》“桃园三结义”的说法,关羽小于刘备,称刘备为兄,那么他的寿命不会多于59岁。但“桃园三结义”只是小说家之言,在历史上并无其事。从史实的角度来看,刘备和关羽只是主从———君臣关系,既然刘备不是他的“大哥”,他的年龄不一定非得小于刘备不可。
《三国志·张飞传》说:“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这是有史可查的关羽的相对年龄,但也颇具模糊性。说是比张飞年长数岁,这“数岁”是几岁?何况张飞的年龄在史书上也没有明确的记载,关羽的这个相对年龄只能是相对又相对了。
过去有一个传说:关羽的生辰是四个“戊午”———戊午年、戊午月、戊午日、戊午时。但按此推算,关羽应该生于公元178年,如果他生于这一年,那么他在公元184年投靠刘备时只有7岁,可见这个传说是不可靠的。
元代有一位学者叫胡琦,他考证了关羽的年龄,结论是:关羽约生于汉延熹二年(公元159年)左右,比刘备还大。清代的大考据家阎若璩素以治学严谨著称,却接受了这个结论,但我们至今还不知道胡琦的考证有什么依据。
又:上述的解州地方官员朱旦在其《关侯祖墓碑记》中说关羽生于汉延熹三年(公元160),与胡琦的考证相近。小说参照了这些说法,定为:关羽生于公元160年,死于公元219年,活了60岁,比刘备大1岁。如果依齿而序,刘备应该管他叫“大哥”。
□ 关羽与《春秋左传》
《三国演义》很强调关羽读《春秋左传》的情节,以表明关羽的忠义大节,他的情怀与气质,都是与《春秋左传》一书的熏陶分不开的。许多地方的关帝庙都有“春秋楼”或关羽秉烛读《春秋左传》的坐像,这大大地提高了关羽其人的文化品味。但严格说来,关羽读的是《春秋左传》。
《江表传》说:“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是其明证。《春秋左传》为鲁国史书,记述的是春秋时代鲁国以及周王朝和各诸侯国的史事。原书内容极其简略,所叙述的每条史事,字数甚少,仅有大纲而无细节,所以近人钱玄同讥其为“断烂朝报”,本来是没有什么可读性的。
以后出现了三部诠释《春秋》的书:《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被称作”春秋三传”。在三传中,《公羊》和《谷梁》二传着重阐发《春秋》的“微言大义”,即笔法和观点,流于空言说经,也没有什么可读性。只有《左传》(或称《春秋左传》、《左氏春秋》)一书,史料丰富,叙事生动,是一部有血有肉的史学和文学巨著,极富可读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