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鲁的女儿,曹操聘了作媳妇,给儿子曹彭祖为妻。于是,张鲁又升高一格,成了曹操的亲家。
张鲁的这一个女儿,是否以前被张鲁想嫁给马超的那一个?我们无法查考。我们仅仅晓得,《水经注》这部书里,说到汉水之南,有所谓“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山下有“女郎庙”。在女郎冢与女郎庙之间有“女郎道”。这个“女郎”,所指的便是张鲁之女、曹彭祖之妻。
《太平御览》卷五百一十八,抄录了一块南郑城的碑,碑文对张鲁大捧特捧:“位尊上将,体极人臣,五子十室,荣并爵均,童年婴稚,抱拜王人;命婚帝族,或尚或嫔。”
曹操获得了庞大的汉中郡,下令把它一分为三:除了核心部分仍叫做汉中郡以外,新设一个西城郡与一个上庸郡。西城郡以(城固之东的)安阳县与(兴安西北的)西城县为主,上庸郡以(白河县东的)锡县与(竹山东南的)上庸县为主。汉中郡与西城郡均设太守,上庸郡不设太守,只设都尉。
这三个郡必须有人总管军事。这个总管军事的人,曹操选了夏侯渊。在夏侯渊之下,曹操加派了张郃与杜袭。
夏侯渊是豫州沛国谯具(安徽亳县)的人氏,与曹操是小同乡,从少年时代便在一起,交情极好(有人说他们二人,原是堂房兄弟;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这个说法,站不住,因为,曹家与夏侯家,在曹嵩以后曾经互为婚姻。我个人的看法是:曹嵩虽不是宦官曹腾的亲生子,却极可能是曹腾的同胞兄弟之子)。
曹操年轻时候,在家乡行为不端。犯了法,该坐牢。夏侯渊把罪行供认是自己干的,因此而代替曹操坐了牢。不久,曹操却也出了全力,使得地方官把他从牢里释放出来。这一件事,我在以前叙述“曹袁之争”的时候,已经提到过。
曹操起兵,参加讨伐董卓,以及对袁术、吕布等人作战,夏侯渊一直跟随曹操,先后做了曹操下面的“别部司马”、骑都尉、陈留太守、颍川太守。曹操打平了袁绍,夏侯渊的军阶升到“督军校尉”,专管兖、豫、徐三个州的军粮。此后的几年,他不断地替曹操打仗,打平了不少的各地对曹操“叛变”或“造反”的人;泰山郡的昌豨,济南郡的徐和,庐江郡的雷绪,太原郡的商曜,右扶风(郡)的隃糜县与汧县的氐人,安定郡的杨秋,终南山的刘雄,凉州的马超、韩遂、宋建。
这些被夏侯渊击溃或消灭的人,情形各不相同:昌豨与雷绪,是地方上的领袖,受了刘备的策动而起兵兴汉讨曹的。徐和是黄巾小首领。商曜是什么样子的人,无考。杨秋,很像是马超的朋友。刘雄是地道的土匪,有人说他不叫做刘雄,而叫做“刘鸣雄”。鸣雄的意思,是喊叫起来像雄鸡;这两个字不是真名,而是“绰号”。马超、韩遂,毋庸介绍。宋建,是割据了“袍罕”一带三十几年,自称“河首平汉王”的一位土豪。袍罕,在今天甘肃省导河县。
夏侯渊消灭宋建,是在建安十九年。次年,他带了凉州的将士与诸侯诸王,到一处叫做“休亭”的小地方,与曹操的大军会合,打平了张卫,收降了张鲁。
曹操先后升他为“行都护将军”、“征西将军”,留他在汉中坐镇,总管一切,自己回了邺县。
邺县属于冀州魏郡,本是袁绍大本营的所在地。曹操击溃袁绍,消灭袁尚以后,渐渐把这个邺县作为自己大本营的所在地,对许县不再重视。
建安十八年五月,他以汉献帝的名义,封自己为魏公,划魏郡及冀州的其他九郡,为魏国的领土。
这魏国与汉朝景帝以来。所有的诸侯国都不相同:魏国内部的行政,由魏公自己管,而不归汉朝的朝廷管。
到了这一年(建安十八年)的十一月,曹操索性又在魏国的都城邺县,另设一个“魏国的朝廷”,有尚书令、侍中与六个卿。
他早就目无汉室。汉朝自从汉高帝不许异姓为王以来,为“公”的只有一个王莽,这奸臣曾经逼了他的傀儡皇帝封他为“公”(安汉公)。曹操在“自封”为魏公之时,已经“冒天下之大不韪”,不惜在历史上与王莽并列了(“公”有两种:有封邑的公,是诸侯;没有封邑,而只是在朝廷中官位甚高的三公之公,不是诸侯,没有封邑。三公在周朝是司徒、司马、司空;在汉朝初年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太师、太傅、太保,是“三孤”,比三公高)。
曹操这一次收降了张鲁,并吞了汉中,不肯听司马懿的话,继续向南,越过大巴山,打刘备,而匆匆忙忙留下了夏侯渊,便回到魏郡的邺县去,为的是什么呢?
为的是:把自己再升一格,由魏公升为魏王,他叫华歆等人准备了一番。在建安二十一年五月准备完成,用汉献帝的名义颁了一道诏书给他。说他“勤过(后)稷(大)禹,功侔伊(尹)周(公)”,不把他晋封为王,就不能够“答神袛”、“慰万民”。
司马懿是司隶校尉部,河内郡、温县的人氏。这时候在曹操面前当“主簿”。司马懿认为,刘备用欺骗与武力胜了刘璋。蜀郡等地的人,心中不服。刘备自己又亲自带兵去了荆州,向孙权争夺江陵。曹操倘若在这个时候进攻,刘备的部队一定瓦解。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