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回答司马懿说:“人倘若不知足,便要吃苦。我已经得了陇,难道还希望有蜀吗?”
曹操的另一位主簿刘晔,也劝曹操立刻进兵取蜀。曹操仍旧不听(主簿的职位,相当于秘书处处长,而并非完全相同于秘书处处长。主簿可以有两个或更多,而今日的秘书处处长只能有一个,其余的只能称为副处长)。
曹操把刘备的能力估计得不高(虽然当年曾经在许县为了拉拢刘备,说刘备是英雄,除他本人以外的唯一的英雄)。因此,曹操觉得留下了夏侯渊,加上张郃与杜袭,便足够对付刘备。
杜袭是一个文人,出生在豫州颖川郡定陵县,这时候在曹操下面当丞相府长史(秘书长)。曹操给他以“驸马都尉”的官衔,叫他主持汉中三郡的政务。他待老百姓很宽厚,有八万多逃到了山里去的人听他的话,从山里面出来,搬家到洛阳与邺县去。
张郃是冀州河间郡鄚县人,在冀州牧韩馥下面当“军司马”,打黄巾有功;其后在袁绍下面升到了“中郎将”一级,投降曹操,被曹操拜为“偏将军”,打了不少的仗,升为“平狄将军”。夏侯渊打马超与宋建,他是夏侯渊的得力帮手。
曹操叫他也留在汉中,和夏侯渊在一起。他带兵越过大巴山,深入巴东、巴西二郡,用说服或胁迫的方法,搬出了几万人口,向汉中郡的方向移动,走到(今日四川渠县之东的)宕渠山,被张飞挡住。两军相持了五十多天,张飞获胜。张郃率领残部,回去了汉中郡的郡治南郑县。
张飞在宕渠山的崖石上,留下了一块碑,字写得十分雄壮,文句也极其有力:“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宕渠,立马勒铭。”有人以为这是他的秘书写的。我认为,当秘书的先生们另有所长,写不出这样的碑。这样的碑,只有像张飞那样的大英雄,才写得出。
曹操接到张郃吃败仗的报告,不仅不处罚他,反而升他为“荡寇将军”,使张郃感激得五体投地。
此后,直至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大举向汉中进攻,曹、刘两军的接触不多。
建安二十二年十一月,刘备先对曹军作试探性的攻击,派张飞屯驻在(甘肃成县之北的)固山,另派吴兰率兵屯驻在(成县之西的)下办等处。曹操也派了曹洪与曹休来对敌。曹洪这时候是“都护将军”,曹休是“骑都尉”、“参洪军事”。
曹操吩咐曹休,“你虽然在名义上不过是曹洪的参军,实际上却是统帅。”曹洪知道了曹操有过如此吩咐,就索性让曹休主持一切。
刘军扬言,张飞屯在固山的兵,是作为切断曹军后路之用的。曹休告诉曹洪,倘若刘军真想叫张飞切断曹军的后路,便不会大肆宣传。“我们只要先打败了吴兰,张飞就会放弃固山而走。”次年(建安二十三年)三月,曹洪、曹休击败了吴兰,张飞果然撤了固山之兵而去。吴兰逃到氐人的部落里,被杀。
二二、刘备攻取汉中
刘备并不因为吴兰被杀、张飞退军,而放弃他的攻取汉中的计划。他自己也已经率领了十万左右的兵,到达前方,向着阳平关进军(当时的阳平关,在今日陕西沔县的西北,不在宁羌县的西北)。
在他左右当智囊的是法正。诸葛亮必须留在成都,坐镇后方。
刘备一举而占领了阳平关,在阳平关停顿了一些时候。于建安二十四年的春天,带军队向南,渡过汉水的一个支流沔水,依着当地的山势,逐步向南移动,选定了定军山的山坡之下扎营。
夏侯渊不知是计,用了全力来冲刘备在这山坡之下新扎的营,没想到刘备已经在事先命令黄忠率兵埋伏在定军山山头之后。黄忠于曹军冲击刘军正冲得激烈之时,突然“乘高鼓噪”而下,给曹军以侧击与俯击。不仅把曹军杀得溃不成军,而且当场杀掉了作为曹军主帅的夏侯渊,连带也杀了曹操所任命的“益州刺史”赵颙。
曹操接到报告,亲自带了大军由长安经斜谷前来,准备与刘备拚个你死我活;很快,就到达了“遮要”。
刘备却不肯、也不敢与曹操拚,守住了阵地,说什么也不把自己的将士放出来与曹军交锋。
就这样,曹军天天喊打,刘军理也不理。两军相持了一个多月,刘备收获到心理作战的成果:曹军的兵士,纷纷逃亡,逃亡得一天比一天多。原因不是没有粮食,曹军的粮食多得很,而且后方也不曾被切断。原因是什么呢?是刘军的这一边懂得揭发曹操的真面目:“名为汉臣,而实为汉贼”。每逢曹、刘对垒,常常在曹的后方有人作刘的内应。以前,有昌豨与雷绪;以后,在诸葛亮第一次出兵祁山之时,又有南安、天水、安定,三个郡的官吏与人民,一齐起而响应诸葛亮的号召。
曹操决定下令搬军,走前,他说了一句“阿Q式”的聊以解嘲的话,“我本来就不相信刘备有如此的能力。他身边现在有了人才(所指的,是法正)。”
以前,他在赤壁乌林被孙刘两军烧去他的兵船,杀得他的军队狼狈而逃之时,他也说两句“阿Q式”的话:一句是:“船是我自己烧的。”另一句是:“孤不羞走(我并不认为退走是难为情的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