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走下圣坛的诸葛亮_朱子彦【完结】(40)

  总体来看,吕布为人性格直爽,不拘小节,颇得人心,有容人之量,又无割地称王之野心。其一生行事并无大恶,从未有过类似于曹操的屠城坑卒残暴之事。所以我认为陈寿作出的吕布“轻狡反复,唯利是视”的评价并不十分公允。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割据混战,他们之间只有利益,没有诚信。见利忘义、反复无常者多矣,岂独吕布哉!刘备、张绣、马超、公孙渊等哪一个不是朝三暮四、反复无常。与他们相比,吕布缺乏的仅是权术和战略眼光,所以才最后落得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

  曹操用人政策再评价(1)

  三国时期曹操以善于用人而著称,他提出的“唯才是举”政策,在历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并得到大多数治史者的首肯。然考察曹操一生,其刚愎自用、嫉贤妒能、杀害贤士之事,于史也屡见不鲜,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做到“唯才是举”。故要客观地评价曹操的用人政策,必须同时对其用人的另一侧面进行探讨。

  1.拒谏饰非,轻慢谋士曹操在提出“唯才是举”政策的同时,常有拒谏饰非、轻慢贤士、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之举。特别在他平定河北、消灭袁绍后,更是骄横狂妄,自封为“天下英雄”《三国志》卷三十二《先主传》。,颇有“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之概。以致在和孙权、刘备等人的政治军事斗争中遭到一连串的失败。

  赤壁之战前,曹操错误估计了战争形势,他把孙权、刘备看做袁绍、袁术、刘表、吕布之徒,把诸葛亮、周瑜、鲁肃当做审配、逢纪之辈,又不正视南方的自然条件、生活习惯,企图以新收的刘表狐疑之众和疲惫不堪的北方之卒一举荡平江南,统一中国。谋士贾诩根据客观情况,向操劝谏道:“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三国志》卷十《贾诩传》。他认为当时统一全国的条件尚未成熟,要曹操暂且按兵不动,休养生息,积蓄力量,待机破敌。然而这一远见卓识,却被胜利冲昏头脑的曹操置之不理。

  曹操倚仗自己兵多将广,欲施当年借公孙康之刀杀袁尚、袁熙之故伎,迫使孙权杀刘备投降。程昱分析形势,认为“孙权新在位,未为海内所惮。曹公无敌于天下,初举荆州,威震江表,权虽有谋,不能独当也。刘备有英名,关羽、张飞皆万人敌也,权必资之以御我。难解势分,备资以成,又不可得而杀也”《三国志》卷十四《程昱传》。。对程昱的判断,曹操不以为然,作书恫吓孙权:“近者奉辞伐罪,旄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注引《江表传》。不出程昱所料,曹操此举反而促成孙权与刘备的联盟抗曹。“权果多与备兵,以御太祖”,由于曹操不听谋臣劝谏,在军事战略上造成一系列的失误。结果火烧赤壁,“困于周郎”苏东坡:《前赤壁赋》。,遭到惨败。然而操并不引咎自责,他反而旁敲侧击地谴责众谋士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三国志》卷十四《郭嘉传》注引《魏书》。其实郭嘉即使在世,其奇计良谋能否为操所纳,亦很难说,因操此时位尊权重,已不像初期那样礼贤下士、虚怀若谷了。

  公元211年,曹操统率人马攻马超于潼关。谋士们都认为“关西兵强,习长矛,非精选前锋,则不可当也”。但操却不以为然,以为“战在我,非在贼也”《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魏书》。,似乎这次战争的主动权全由他掌握了。结果全军溃败,自己也险些丧命长矛之下。事后他不但不承认其战术之错误,反而在众将面前自我解嘲道:“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三国志》卷一《武帝纪》注引《曹瞒传》。

  一些贤士本准备归附曹操,亦因操骄矜自伐,轻视人才,结果反把他们推向敌方。如益州牧刘璋的使者张松原打算把西蜀献给曹操,但由于曹操对张松简慢无礼,“松还,疵毁曹公,劝(刘)璋自绝,因说璋曰:‘刘豫州,使君之肺腑,可与交通。’璋皆然之,遣法正连好先主。”《三国志》卷三十一《刘璋传》。结果刘璋转与刘备相结,使得曹操丧失了唾手可得的益州。无怪习凿齿在评论曹操拒纳贤士张松时指出:“君子是以知曹操之不能遂兼天下者也。”《三国志》卷三十一《刘璋传》注引《汉晋春秋》。

  东汉末,汉中“户出十万,财富土沃”《三国志》卷八《张鲁传》。。是魏、蜀必争之地。公元215年,曹操率大军平张鲁,定汉中,因而使“蜀人望风,破胆失守”。当时刘备得蜀日浅,蜀人尚未归附,而又惧曹兵来临,一日发生几十次骚动,刘备斩之,亦不能安定。刘晔献策道:“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三国志》卷十四《刘晔传》。司马懿亦力劝曹操:“此机不可失也,今若曜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因此之势,易为功力。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失时矣。”《晋书》卷一《宣帝纪》。然而曹操既不接受这一建议,又不慎选良将固守汉中,作日后图蜀之准备,竟用“但知任勇”、不能“行之以智计”的夏侯渊为征西将军《三国志》卷九《夏侯渊传》。,委以镇守汉中之重任,结果为刘备所乘,拱手将汉中送予刘备。故裴松之言:“(曹操)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卷之会,斤石既差,悔无所及。”《三国志》卷十《贾诩传》。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