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李青筠也颇感诧异,眼前这位张若兮便是自己在藏书楼中得遇的少女不假,只是她此时端雅敛容、仪态万方,气质变化如许之大,竟与当日迥然两人。
“蔡夫子谬赞了,小女子只是心好水墨画的意韵天然,尝自临摩李公子的墨菊图而已,断说不上深有研究的!”张若兮微欠了欠身道,语声清脆柔婉,如珠落玉盘,闻者无不怡然。
……
“云青兄,你运气真是太好了,等下画作能得张姑娘亲口点评,说不定还有机会与之攀谈一二,便上不了藏书楼三层也不枉此行了!”方纬兰从旁小声说道。
“正是此说,云青兄你真是好福气!”黄名秀闻言也是低声附和道。
见他两人均是一脸羡慕地看向自己,李青筠却觉心里有些发苦,他的“运气”真是太好了!!
说话间,蔡老先生已经安排几位丹青高手依次于庭前作画了。李青筠既身负“家传”画技,自排在了最后一位出场。
`
水墨画法从李青筠在重阳菊会上的《墨菊图》始,方广为中原所知,于今流传时日尚短,如庭前作画的几位丹青妙手,其实只是听闻水墨画法的点滴,并不曾亲眼得见究竟。不过几位丹青高手俱是常年浸淫于书画,触类旁通,研习了一些时日后可算小有心得。
鉴于水墨画法目前所知技法,由《墨菊图》始,几位画者也均取材于菊,以作深研交流。
画作每成,即由张若兮一一比较品评。
那日重阳菊会因后来发生了变故,故而李青筠也不知道自己的画作流于何处,更不清楚如何跑到了洛阳张家,不过听张若兮对画作的评述之辞,即可以判断,张若兮自己的画作造诣一定不低,且果真对他的《墨菊图》所知颇深,她给这几幅画作的评述十分中肯,每每直指要义、鞭辟入里。
寥寥数语,便将一幅画作的优劣展现出来,其中夹杂着自己对水墨画作的理解,探求透彻、深入精微,加之又出自如此佳人口中,娓娓道来,场中诸人无不如沐春风,而于丹青之道用心之人更是从中若有所悟……
几位丹青高手画过之后,终于轮到李青筠上场了。
“云青兄,你定能行的!”方玮兰用力握了握李青筠的手,出言鼓励道。
少年毫无机心的目光真诚清亮,李青筠不由也回握了一下他的手,微笑道:“放心吧!”缓步走向画案。
“稍待一下!”
出声地正是那位洛阳牡丹张若兮了,她唇边笑容若隐若现,使得娇容更添光艳,百般难描。
“不知张姑娘有何见教?”李青筠轻施一礼,硬着头皮道。
“听闻楚公子家传渊源,水墨画技与亦筠公子一脉同出,想来自必是造诣深厚了!今日见得了几位方家大作,俱是仿效于亦筠公子,取材于菊。楚公子既长于水墨,何必拘囿于《墨菊图》所限,何不于此地取材、即兴题作,以飨观者?”
既是佳人倡议,场上学子们自然附和,一片叫好之声!
而亭中几位夫子对视一眼,皆有些无语。蔡老先生张了张口,终没有说出话来。
盖因此时节临近入冬,一应景物实已摧败,亭前栽种的树木凋零秃颓,唯一可入画的便是疏丛间的离离残菊。
不画墨菊却从何处取景?
至于山水景物,此地原在山脚之下,依山而建,太室山的巍峨连绵,在这里也无法窥其神韵。
李青筠心知她自必会有心刁难,微微一笑道:“多承张姑娘提醒,便依姑娘所言,就地取景吧!”
铺纸于案,凝思于前。
李青筠在人前当场作画这是第三次了。
第一次终南画《岁寒三友》,即兴发挥;第二次翠华写《拨墨菊图》,则早有准备;此次他的本意是换一种技法画菊,以免日后有人将他这两幅画作相较,看出其中端倪。然此时张若兮此议,先前的打算不得不有所调整了。
~~~~~~~~~~~~~~~~~~~~~~~~~~~~~~~~~~~~~~~~~~~~~~~~~~~~~~
一众目光的注视中,且见李青筠自身后取下一个不大的背囊,解开来呈现出几支粗细不同的毛笔。
众人看着他将毛笔一字排开,均有些不明所以。
先时李青筠在重阳菊会现场做画,也只用了两支墨笔,众皆不解水墨作画要这许多画笔作甚?
张若兮浅浅一笑,“楚公子用这许多毛笔画水墨,也是家传之学吗?先前亦筠公子却是不曾用过呢!”
“呵呵,能否请楚公子为大家解说一二。”蔡老先生听得张若兮的语气中似有不屑,赶忙出言缓和一下。
李青筠点了点头,笑道:“水墨画法的用笔与别不同,不如这样,学生边画边为诸位师长同学解说一二!”
说着他便挑出最粗的一杆毛笔,开始蘸墨作画,画的竟是君子亭前那片池塘中的枯败荷叶。
重笔点下,团团的墨色深浅间,可见丝丝细脉。
李青筠边画边说道:
“荷叶之画法,可用侧锋、大笔来涂叶。用笔当整而满,重墨不可死,淡墨不能薄,且忌不可过于刻意!”
他竟是细细讲解起水墨画作的技法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