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艇艏发射管注水完毕,长官。"
"5000米!长官。"
"好,瞄准。泡个咸水澡吧,老毛子。预备--发射!"
6枚九五式潜射"长矛"鱼雷,以平均5秒的发射间隔,不留痕迹地向着尚不知危险降临的敌舰扑去。
僚艇"凌波号"也从另一角度射出6枚同型鱼雷。
(589)
塞瓦斯托波尔号(原名"巴黎公社号")战列舰。
尽管天还不亮,到达拦截中国船队水域还有数小时距离,旗舰上的海军中将,此时却毫无睡意。
在自家门口让中国那么个小舰队击沉3艘驱逐舰,无论如何都难辞其咎。如果不赶快用这12门305毫米主炮将那些黄皮猴子轰沉,他清楚后果是什么。
罗嗦的参谋长却频频怀疑。在他看来,中国偷袭舰队此刻一定已全速开往博斯普鲁斯海峡,继续追击只能是浪费燃油。如果昨晚出发的话……
舰队司令粗暴地打断他:"我就不信那些破船会有多高的航速!告诉驱逐舰分队,脱离舰队,以最高速向海峡方向追击!务必把这些黄脸猴子缠住!我要连他的货船一起俘虏!"
塞瓦斯托波尔号战列舰
"轰!!"--整个编队上下,没人预料到突然到来的打击。
一声爆炸从"伏罗希洛夫号"吃水线下传来,没等震倒的水兵爬起,再次爆炸击中船尾,船身随即在水面打转。
"莫洛托夫号"运气比她的姊妹舰好些,就像其名字拥有者在政坛上的境遇。一枚"长矛"击中舰舷但没有爆炸,令"外交人民委员"逃过一劫。
可是"塞瓦斯托波尔号"注定无法回到与它同名的港口了。3枚大威力"长矛"击穿了服役多年的铠甲。涌入的海水令她开始长达4小时的沉没过程。
平时声色俱厉的政工人员不知去向。水兵们正采取各种损管措施拯救旗舰,直到舰体倾斜得让人无法站立。
(590)
潜望镜中,驱逐舰迎头驶来。
黄廷枢奇怪,氧气动力的长矛航迹十分隐蔽,对方司令官不简单啊,对我艇位置判断这么准?看来对手训练有素。
他下令迅速下潜、撤离!"伏波"隐入波涛之下。
僚艇"凌波"位置较好,于是欲罢不能地进行了再装填。不失时机、也不顾危险地打出第二轮齐射。
命中两雷的驱逐领舰"古比雪夫号"燃起大火,迅速蔓延。舰长尚未来得及发出"弃舰"命令,主燃油柜就响起一阵惊天动地的狂啸。巨大火球从舯部裂开,舰体撕为两半。艏艉垂直地将分队司令、舰长和250名水兵一起带往黑海深处……
倾斜严重的旗舰上,弗拉基米尔斯基司令员目睹这一场景,面色铁青。他明白:追击中国舰队已不可能实现。也明白回到岸上是什么下场。
"天亮了。命令航空兵马上出动,追击敌人!"他指示道。"此外,组织反潜。通知未受损舰只,营救落水者。"
发布命令之后中将顿了顿,平静地告诉舰长:"你可以宣布弃舰了。"
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向司令舱,从保险柜里取出那支作为战利品收藏了两年的"鲁格"手枪。
(591)
博斯普鲁斯海峡北口。
趁夜高速行驶的林遵舰队黎明抵达这里,正在整顿队列。
因早起而不耐烦的土耳其海务局官员,尚不知道昨夜发生海战,默认了中国舰队以不合规定的混乱队形匆匆进入海峡。在他们看来,这支来自远东的舰队越早离开黑海越好。这一点上,土耳其人和桂永清不谋而合。
追踪而来的苏联海军航空兵不敢进入土耳其领空。本想转头西北,去袭击那些赔偿中国的货船,但发现船队上空竟有一中队"野马"战斗机护航!带弹的攻击机显然不是对手,只得悻悻作罢。
中国方面的唯一损失是"凌波号"。为扩大战果和掩护主艇,未能摆脱驱逐舰的围剿,在深水炸弹的轰鸣中消失了。
黄廷枢深感痛心。那位艇长,沈铎中校,是他的同乡学弟,又是姻亲,而且是中国第一代船政大臣沈葆祯的后人。还有那些辛苦训练的水手……
他此时不知道,随"古比雪夫"沉没了一位前途极其远大的海军元帅--谢尔盖·格奥尔吉耶维奇·戈尔什科夫少将。
"凌波号",断送了一位海洋的来日主宰。
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
(592)
黑海大捷,果然激起了国际反响。
忙于清理自身战争废墟的欧洲,对此,还局限于新闻传播、热衷于故事曲折性等层面。人们感兴趣的是,猜测中国潜艇怎样实现的海峡偷渡?
土耳其人怀疑,是从德国用火车运到保加利亚装配的,或者是从多瑙河进入黑海--有位情报军官站出来证明,德军以前这么干过!
而遍布亚太地区的华侨聚居地却是人声鼎沸。鞭炮和锣鼓声响成一片,吵闹得那些当地原住民不停皱眉头。
黄廷枢、沈铎和林遵的照片,刊登在各地华文报纸的头版。甚至催发了一轮滨海城市里的海军报名热。
后来,日本也生出一轮有趣的鼓噪--当媒体披露执行攻击的是"伊-201、203"艇和"长矛鱼雷"时,日本退伍海军老兵协会激动地把这两种日本产品作为举办年会和发行会刊、广告的主题,大加宣扬!并收入了不少会费、稿费、模型制作费和报刊费等,发了一笔小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