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0)
远东第一堡垒符拉迪沃斯托克连续三天遭到海空突袭、红旗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的惊人消息,使休假中的斯大林元帅立即赶回岗位。
一系列对策和处罚决定迅速作出。
斯大林叫通海军副人民委员的电话:
"伊万·伊萨科夫同志,现在我考虑任命你为海军参谋长。"
伊萨科夫迟疑一下回答:"斯大林同志,我得向您报告:我有严重缺陷。我的一条腿在战争中负重伤,被截掉了。我是个残废人。"
"这是您必须报告的唯一缺陷吗?"
"是的。"
"跟您相比,原来那位参谋长连头脑都没有,还照样工作。您不过缺了一条腿。算不了什么。"斯大林作出决定。 ※
※这一通话见于伊萨科夫回忆录。
另一项决定:原海军司令尼古拉·格拉西莫维奇·库兹涅佐夫上将降职为红旗太平洋舰队司令。 ※
※史实上该决定次年作出。
最惊人的是,斯大林决定:派出由红旗波罗地海舰队主力组成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绕过北冰洋和白令海峡,增援远东堡垒符拉迪沃斯托克。
波罗的海舰队旗舰"甘古特号"(曾用名"十月革命号")
大元帅有一个坚定的理由:没有舰队的东方堡垒,将遭到来自海上的攻击,从而失去价值;而没有基地的东方舰队,也将无以立足。那将成为苏联远东的噩梦。
斯大林不会容忍那一切成为事实。
有人把这次远征同40年前沙皇尼古拉二世派出波罗地海舰队绕过好望角的壮举相比。但最大不同是,北冰洋航线的路程要缩短三倍以上。而四十年代的舰船航速要比世纪初沙皇时代提高一倍。
同样是从彼得堡-列宁格勒到达符拉迪沃斯托克,1905年好望角航线需要一年时间,1946年北冰洋航线只需要不到三个月!为了赶上夏季北冰洋通航的时间,这支新舰队刻不容缓地组成了。
世界各个老牌海军帝国,对各自情报来源提供的这一消息,瞠目结舌。
甘古特号改装前后。
(621)
丹麦。哥本哈根,嘉士伯海员俱乐部酒店。会议堂。
1946年8月,"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全体成员会议在此召开。
会议的两项中心议程是:
第一, 讨论和研究是否筹备成立"第五国际"的问题。
第二,将原中国共产党开除出各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组织。其原有席位,由中华苏维埃满洲社会主义共和国的执政党--中共(马列)取代。
这项动议由蒙古人民革命党、斯洛伐克工人党和罗马尼亚共产党联合提出,经过两天的激烈辩论,以三分之二的压倒多数票获得通过。
日丹诺夫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会后发表了《新闻公报》。
中共正式代表缺席。
在欧洲留守部队任职的陈毅中将,作为中共唯一的观察员,列席了会议,不享有表决权。
会议间歇时,在哥本哈根海员广场露天酒吧,一位塔斯社记者对陈毅进行了采访,请他谈谈此行的目的和感想。
陈毅用法语表达:没有特定目的,我得到的授权只是观察。至于个人目的倒是有--这里是童话之都、啤酒之乡嘛。我来吃吃啤酒、听听童话。
记者坚持要他谈谈感想,并希望,最好用俄语表达。
陈毅表示不会讲俄语。随即取出一个活页本,在上面写下一首五言四句诗,撕下来送给记者: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塔斯社记者摇头表示不懂,也不愿细听陈毅解释。坚持要他用俄语口头表达感想。在他看来,一个前中共派驻国际的高级领导人,不会几句俄语是不可理解的。
而陈毅认为这是俄国式的强制习惯。俩人越来越话不投机。
陈毅终于不耐烦了,顺嘴用对方更加听不懂的四川方言喝道:
"感想?锤子!你喊老子开会为的啥子?为的喊起一班喽啰开除老子!你搞少数服从多数那一套,老子吃啤酒,不同你争!还要爪子么?感想!"
陈毅当下起身就走。账也不结,行李也不拿,交给警卫员。自己去找安徒生故居。没找到,跑到港口和美人鱼雕像合了一张影,便坐船离开了哥本哈根。
恼火的记者写了两篇花絮式报导:
一篇是《中国党的列席代表--喜欢童话、啤酒和女人》;
另一篇是《从诗人到兵痞--四川人陈毅'变脸'很快》。
(622)
四川。广安。
战争阴霾密布的时日里,邓小平显得悠哉游哉,收获不小。一个月前,他带领20名战士,开着一辆大卡车和两辆吉普,翻越秦岭和巴山蜀水,回了一趟家乡。这是25年来他第一次回家看看。
时隔四分之一世纪,家乡已物是人非。童年伙伴还喊他少年时的学名"邓先圣",他谦逊回答:"小平!喊我小平就好了。"
乡亲们问起回乡意向,小平答:"就是两件事--看看家,打打猎。"
在家里住了三天,几辆车向川北进发。由于事先有所布置,精干的小队伍一个月内就把事情办妥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