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笼里装好了两只大熊猫,和足量的竹子、山笋;小平亲自押运。--这是两名"大使级外交官"哩,万出不得差错。到西安复命时,给熊猫取了名字。委员长命名的一只叫做"华美",小平取的一只叫做"工合"。
何应钦部长派了飞机,是委员长访美时伴随飞行的同型C-54。并且赠送了邓小平一套上等西装。
降落山海关机场。朱老总交他一封带给卡尔迅遗孀的亲笔信,还有著名画家徐悲鸿亲手雕刻制作的一尊卡尔迅铜像。
然后就是飞越太平洋的万里航程。
"华美"在空中生了病,不吃不喝,让小平好生着急。降落夏威夷时第一件事就是找到兽医,打下几针盘尼西林等对症药物和大剂量维他命,"华美"恢复了活力,小平这才放心上路。
两名"亲善大使"落户美国西海岸,跟纽约的"潘弟、潘达"相映成趣。加利福尼亚于是掀起一股中国热。连带的民间对华贸易和运输也提了速。
邓小平专程来到潮湿多雨的俄勒冈州波特兰市,向住在这里的蓓姬赠送卡尔迅铜像、转交信件。
蓓姬饱含泪水:"你们仍记得他……"
小平惆怅相答:"永志不忘啊。卡尔迅将军是我们两个民族伟大友谊的见证。可惜我没能坐一坐他开的车子哟……"
此时已上任的马歇尔国务卿,动用了自己的一项小小干预权:建议加州动物园,聘任蓓姬,为熊猫馆馆长。
加州议会一致通过了这项动议。
(623)
海参崴。
正在这里视察损失情况的科涅夫元帅,十分破例地与好脾气的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和坏脾气的朱可夫元帅同时发生了一场电报争吵。
他指出,正是因为给他的力量不足以迅速冲垮辽宁东部的机场,才致使敌机趁机空袭了这个远东堡垒。
他要求,必须尽快派出两个集团军,以及相应航空兵力,加强满洲攻势。否则难以在规定日期完成统帅部任务。
朱可夫回电批评他有急躁情绪,但答应给他加强两个航空师,月内还会赶来6个新编补充师和3个高炮旅。
华西列夫斯基则婉转劝告他,不要为海参崴烦恼,统帅部已派出新的远东舰队,并有新的海军航空兵。但没有满足他借用第3坦克集团军的提案。
科涅夫料到就是这个结果。
(624)
8月上旬。长春。斯大林广场。
原来的中央大道现在改为"斯大林大街"。原"满洲国朝政大殿勤民楼"现在改为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司令部。
科涅夫元帅到海参崴视察,什捷缅科参谋长没有陪同前往。他用这个空当把前线的列柳申科上将从四平召回,希望讨论若干紧要问题。
他们之间彼此用"你"相称,而不用显得客气、外道的"您"。这在俄语习惯中意味着信任、平等和无话不谈。
"喂喂,谢廖沙,你发福了!"年长6岁的列柳申科调侃什捷缅科。他脱帽以后,光头闪闪,越发彪悍。
"我也奇怪呢。每天夜以继日的忙碌,怎会胖起来?德米特里·丹尼洛维奇呀,难道这是人到35岁以后的规律?"什捷缅科表示纳闷不解。
"啊哈,胖,或者关于规律的事嘛,以后再说。我问你谢廖沙,你为什么不同意我的方案?"
"认为你过于冒险。骄兵必败。"什捷缅科狠狠地说。
列柳申科用手囫囵一下光头:"但元帅的意见不是这样。"
"我明白。"什捷缅科叹一口气,"元帅的考虑角度是,统帅部给我们的作战期限所剩不多了。应该集中兵力,拿下沈阳。可我认为,恰恰是现在集中不到应有的兵力,我们才需要另一种选择。"
"那么,谢廖沙,你的高见?"
"德米特里,过来看这里,"什捷缅科走到地图前。"我军南下的话,沈阳方向,是敌人坚固设防城市。铁岭一带,是敌人林彪集团,9个纵队,大约残余30万兵力。这边,东翼,牡丹江方向,具体在镜泊湖、长白山一线,徐向前集团7个纵队,残余20万兵力。"
什捷缅科喝一口水,继续说:
"你是想尽快发动对沈阳的进攻。但我认为,应该首先围歼东翼徐向前集团,打通哈尔滨到海参崴的铁路线,争取到那边第一、第五两个集团军的增援和参战,然后再大举南下,粉碎沈阳之敌。"
(625)
列柳申科在地图上睃巡一阵说:
"可我认为,必须趁着林彪败退,立足未稳,一鼓作气直接打垮他,占领沈阳。这样我们几乎可以赢得战争了。至于徐向前那支部队,只能进山当土匪。我不明白为什么舍近求远呢?"
"因为兵力。你现在的进攻兵力和火力密度,不符合我们作战部制订计划时的原则。如果能再有两个集团军,那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你那些原则是过去针对希特勒德国的。眼前这个敌人,虽不能算是不堪一击,但两个多月,没有一次能够阻挡我们。这要看对手,谢廖沙。"
"那么,你的对手叫做林彪。他在苏联养过伤,了解我们;在欧洲打过仗,也有经验。他会是那么简单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