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没料到那些"怪兽"比苏联的以越野性能著称的T-34 跑得更快!薄弱的T-34后脑部分在撤退中全部暴露,成了敌火高命中率的有效统计数字的分子。
在惊魂中脱险、仍未失去冷静判断的柯萨科夫上校,说出了自己的怀疑:
在这样没有月光的夜晚,能获得这样高的命中率,只能证明一点:敌人很可能拥有某种夜视瞄准装备。
至于敌人那种能够实现高速追击的车型,夜色中他能分辨出,外观和火力强度,非常类似德国著名的"黑豹"。只是更低、更小,体形紧凑,行动敏捷。
并且噪音远远小于任何已知型号。这是出厂新车负重轮挂胶良好的特征。
(640)
另一边。精心组织、苦苦守候的夜间狩猎圆满结束,耗时约3个钟头。凌晨3:30分,"猫头鹰"夜视指挥车上,林彪告诉作战部长江拥辉:
"让梁大牙尽快收拢部队,把前边钟伟那个旅也撤下来。同时命令聂凤智防空纵队:天亮前务必全部进入阵地!启动'勾连枪'作战。"
"是!"江拥辉转身去布置。
林彪跳下座车。
--这些"猫头鹰"是古德里安奉送的最后礼物。他担任德国装甲兵总监期间,曾命令在新型坦克上安装此类装置。
当时德军发现面对盟国空中打击毫无办法,战斗在夜间才有效。基于这一战场环境,夜视装置成为急需品。
盖特纳博士领导武器局试验8科,制成车长夜视装置,驾驶员依靠它,以40~50公里的时速夜间行驶,通过荧光屏和1.2倍望远镜观察路面状况。而炮手夜视装置安装在潜望镜防盾上。
唯一缺点是这种红外探测距离过短。为弥补缺陷,武器局又使用半履带运输车,改造了辅助红外投光车"猫头鹰"(UHU)。它装有红外线过滤器的60厘米直径弧光探照灯和相应的高压电装置,等于一个强力红外投光器。车内观察员可操作投光器进行360度探测。
投光器为10倍倍率,探照距离达1500米。德军通常为每5辆夜战型黑豹配一辆"猫头鹰",通过远距离探照和夜战黑豹的红外转换器组合使用,使坦克夜战距离增进到700米。
1944年春天,约600套设备交付军方,但陆军拒绝将其用于实战!某些将军说:"我们不需要这类东西。战士们将以公平的骑士精神赢得战争。"
于是所有已交付设备被存放在哈茨山中一个矿井里。 ※史实。
(641)
这份礼物被送给华北联军。
远在欧洲的陈毅留守机构,根据古德里安提供的线索,在矿井里准确地找到了它们。并为此启动了紧急空运--刘亚楼派C82远程快速运输机中队全部16架飞机,都投入这次运输。
330套夜视驾驶仪、和48套"猫头鹰"红外探照灯被迅速运到沈阳。
他们在两周内使用美式M2半履带卡车底盘安装、调试成功。由HS5F型高压变压器提供电力,1台变压器可为5台图像接收装置保障能源。
几周后,红外夜视设备投入使用。一些夜间行动的卡车也装载了30厘米红外探照灯和夜间红外驾驶装置。
7月下旬进入实际操练。
这也正是林彪前一段节节退守的原因。他把这批秘密武器隐蔽在铁岭、开原以东的丘陵中,咬牙听着前线一次次的失利报告,忍受着各方面压力,安静等待反击时机到来。
这场坦克战,以"猫头鹰"引导的"麒麟"坦克在夜战中对T34的摧毁,宣告了装甲兵大规模夜战时代的来临。
由于战场单向透明,那些无法有效反击的苏军坦克完全陷于被动,白天一个势头良好的攻势,一夜之间被瓦解。400余辆坦克/自行火炮,逃回己方阵地的只够两位数。
(642)
战斗尾声已是黎明时分。
天刚亮,激愤了半夜的列柳申科上将和日加列夫空军上将,命令空军立即紧急出动!几个飞行团上百架的伊尔-2"黑死神"随即,扑向开原战场上空。
带队长机远远发现,敌方履带车辆痕迹消失在开原东南丘陵--那些疏密不等的丛林间。寻踪而去,林地里确实出现了装甲车辆。原来敌人真的还没跑远!
他向全队发出攻击命令。然后一压机头,便对着小树林俯冲过去。
但他失算了。小树林里等待他的,是由"火蜥蜴"(博福斯防空炮)和"刺猬" (4管12.7高射机枪)组成的聂凤智防空纵队。他们根据林彪的计算,拂晓进入阵地,专程等候天亮时肯定会前来反扑的这些"黑死神"。
博福斯防空炮(火蜥蜴)
报复心切、把对手的防空战车当成坦克部队而发动攻击的伊尔机群,即便骨架结实,也禁不住有备而来的密集对空炮火,多数在未及投弹前就被击落。
随后而来的第二攻击波又遇上闻警而动、从容前来拦截的"野马"联队,使战役尾声成为空中交响曲。
大群的、缠斗性能良好的"野马"对付带弹的"黑死神",无疑大大占了上风。精锐的苏联第10空军集团军,当天,损失战机即达193架之多。
开原战役,以8月17日"坦四集"的突击式主攻为序幕;以黄昏时"霞飞"骚扰为过场;以午夜"猫头鹰"引领"麒麟、貔貅"对坦克集群的围歼为高潮;以黎明时的地空、空空大战为尾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