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另一种历史_铁血熊猫【完结】(24)

  ※以上两则引文,载于《中国的双星》1940年版。略有精简。

  (55)

  一路上,孔庆德不时地为上校和少尉牵马拉缰,清理路障。

  "介回俺们又能听口琴了。你老人家那口琴吹得是真好哇!"

  "我带着呢,"卡尔迅不无得意地转头道:"亨利,他们有一首《游击队之歌》,我常演奏,现在我那些陆战队员都会唱。哦……很特别、很生动的一支曲子,适合口琴。"※

  ※80年代一本介绍卡尔迅生涯的中文书籍,书名即为《口琴与匕首》。

  "俺的战士,都挺想念你老人家的。"又走了一阵,孔庆德由衷地说。

  "呵呵?孔庆德老弟!"卡尔迅夸张地提高了声调,"我要抗议。为什么我这次成了老人家?我46岁,那么显老么?"

  "啊?……介个,介个,"孔庆德一脸诚挚的困惑和淳朴的尴尬,并且口吃起来:"介,是俺家乡,对人尊敬才这么叫哇……你你当然不老,可总是贵客啊!叫个啥好呢?先生?可你是个军人;长官?俺队伍不兴那套;同志?那是党内称呼;叫哥哥吧不合适,俺比你小16岁。叔叔?这不是那年了,说不出口呢……"

  "上校,可以叫他上校。"惠特赛有点听懂了,加入史迪威司令部后他开始学习中文。

  "对呀,上校!"孔庆德拍手认可,转身与惠特赛聊起来。"那年呢,他是上尉。我说他赶明儿准当将军。这回比那年嘛,皱纹多了点,可一点不老!看那身体,钢筋似的,打仗错不了!"

  "叫我'老卡'就很好。"

  "以前你们叫他什么?"惠特赛问,他很乐于同这位年轻的团长对话。

  "那时,俺们叫'参赞'。可他现在不是外交官了。"

  "上校现在是--特种突击队指挥官。"

  孔羡慕地攥攥拳头:"嘿!给劲!"

  这时卡尔迅说:"我差点忘了,孔!应该祝贺你--你在那个什么,大杨庄?缴获了日本天皇御赐的大炮!用手榴弹和大刀片夺来的?了不起。※"

  ※真实战绩,现在中国军事博物馆陈列。

  (最高处为孔庆德团长)

  "啊。是呢。介个你老人家……上校怎么知道的?"

  "1940年我又一次来到中国。八路军战绩我很注意搜集。我还听说,日本人要花高价把它赎回去呢。"

  孔庆德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美得他们。那一仗打得过瘾。俺们光脚摸上去,无声无息。砍翻几个,大炮拽起就跑!可惜呀,就三发炮弹呗。打光啦,炮没用,俺把它埋了,别让鬼子找了去。"

  "孔,你们还是很缺少弹药吧?"

  "可不是咋的。要不,哪能牺牲那么些战士。"孔庆德脸上掠过一丝伤感,沉默许久。

  (56)

  卡尔迅决心让他这位昔日和今日的护卫队长高兴起来。他勒住缰绳,回身向牵着木箱驮骡的战士招手。

  "孔,我给你们带了礼物。"

  木箱开裂的缝隙中露出两支卡宾枪,和一个带手柄和肩托的、粗长的金属身管。

  "啥家伙?手炮啊?"孔庆德借着晨光仔细观察,面露喜色。

  "火箭筒。刚研制成功的新武器。"

  "干么使的?打多远?"

  "专门射击坦克和碉堡。有效射程150码。可以穿透100毫米装甲。"

  "我的奶奶呀,钢棒了!沉不沉?"

  "13磅。你们的十来斤吧,只需要单兵操作。非常适合游击作战。"

  "奶奶哟,这玩意对付小鬼子,得劲!不说坦克,他奶奶的那些炮楼,咣一家伙一个!过去攻炮楼,死多少人哪?烟熏,火攻,土坦克,有时候两天还拿不下来。有这个,他奶奶的小鬼子!……唉!就一个呗,少了点……"

  "如果你们很快学会使用,如果,朱德总司令很快同我达成协议,在秋天对鬼子发动攻势,那么我会送来一千个。"

  孔庆德彻底兴奋了。"真啊?他奶奶的,这下小鬼子吃不了兜着走了。封锁线,一宿收拾掉!你老人家…上校哥哥哎,军中无戏言啊!有它,我要打不败小鬼子,你剁我脑袋!"

  孔庆德※情溢言表,兴犹未尽,勒马回身,招呼队伍:

  "同志们,打日本有宝贝了!奶奶的,以后再不怵鬼子炮楼了!现在全体列队,立正!向卡尔迅上校,敬礼!"

  卡尔迅也满怀激动,跳下坐骑,并拢脚跟还礼。看着每一双纯朴闪亮的眼睛,他发誓,要实践自己的承诺。

  "要提醒的是,大家必须注意保密!至少4个月里,不让敌人提前发现。同时要抓紧学习和训练!"

  "是,上校!"战士们齐声回答。

  ※本书截稿时,孔庆德中将仍在世,95岁,离休前为武汉军区副司令。

  孔老给后辈回忆斗争史。

  重新前进时,惠特赛少尉悄悄问:

  "长官,你们不是讨论火箭筒么?为什么孔军官不停地提到--祖母或者外祖母?她们和这件事有什么关联吗?当然我知道中国人发明过火药……"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