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刘伯承觉得好笑,想回电表明观点时,第二封电报来了。
只有简单的一个字:"干!"
附言:博客升级后,版式不一的现象显得严重了。前数段密集、后数段稀疏,阅读效果糟糕。如果读者点击下方"阅读"字样,页面效果会好些。
(747)
得悉"刘伯承游击军出现在包头附近"的紧急报告,雷巴尔科大将明白,这场为期两周的战役打僵了。
远程奔袭作战的特点就是这样,如果不能一蹴而就,就要马上脱离。手中这点苏联红军精华,决不能拼光耗尽。
他适时地发出了"收拢部队,向北转移"的命令。并派遣留守包头的重型坦克团--全部为新式"斯大林2型"--向刘伯承那个唯一的坦克旅发动了一次打击,以扫清后撤之路。
"鄂尔多斯风暴"的尾声,就是"敕勒川,阴山下"的坦克战。
二兵团的坦克旅是刘伯承从欧洲带回来的。其中两个营,是分别用缴获的德国"豹式"和4型坦克装备的,甚至还有两辆"虎1"和三辆"虎2"式拼凑的一个重型坦克排。他一直当成宝贝,把他们留在八达岭内的南口训练场,并从贺老总那里"匀"出来一些供应一兵团的红外夜视装备--"猫头鹰";好不容易把这个坦克旅练成了一支精兵。
战斗当日,可说是"天似穹庐,笼罩四野",雷雨前的大草原乌云滚滚。
两支坦克劲旅对头开进。刚刚翻过小山冈就遭遇了。
"斯大林3"和"虎2"从2000米距离开始对射,双方一直打到200米的近距离,谁也不肯相让。
中国坦克旅的颓势直到暴雨之前乌云密布时分才略见扭转。能见度的急遽下降,使"斯大林"的瞄准率出现偏差,而躲在一边不敢靠近的"猫头鹰"这回派上了用场,夜视装备帮助"虎豹们"找到了目标,最后几轮射击的便宜使得遭遇战的天平又恢复到平衡状态。
坦克旅长韦杰上校痛心疾首地在大雨中把部队撤了下来。
百来辆的坦克旅,活着的坦克兵,勉强还能拼凑编出一个营,但"活着的"坦克,已经不够一个连了。
老虎全死了。4型坦克也一辆不剩。幸存的10来只豹子遍体鳞伤,谢尔曼更是七零八落……韦杰旅长心想,这下没脸回去见刘总了。
天苍苍,野茫茫。
风吹草低,只见大片金属残骸。
(748)
绥远。大青山下。
战场是苏军打扫的。士兵们整理出一些破碎的装甲,揭掉双星涂装的外表漆皮,纳粹铁十字赫然在目。政治部干事们主张把它们拉走,作为再次找到中国人勾结法西斯的又一铁证。
但雷巴尔科大将对此不屑一顾:
"这些破烂,到乌克兰和白俄罗斯随便去拣。你就说是从蒙古带回来的,谁和你争论呢?中国人即使勾结了法西斯,又怎么样?现在世界上除了我们,有谁来谴责他们?扔掉吧,有那点地方,不如多拉几个伤兵!"
大青山区。
增援的苏蒙混合骑兵集团军,包围了华北二兵团的两个山地纵队。
但发现,那些穿草鞋的中国兵,在山地间灵活攀援进退,炮火只能给他们造成轻微损失。而山下展开的部队每到夜间就受到袭扰,给养被夺走,目前甚至还不如被围困的对手充裕。领兵的扎赫瓦塔耶夫中将感到进退两难。
(749)
卫立煌上将乘坐一架"蜂鸟"救护直升机来到前线,视察几支刚刚经过惨烈作战的英雄部队。
神木以西,大片戈壁滩上,触目惊心地分布着上百公里的钢铁垃圾。
缕缕黑烟在大漠上空盘桓不散。此时吹起一曲羌笛,庶几可以催人泪下。
在52军野战医院,他见到关麟征军长。昔日这位"铁甲大将"如今已是片甲不存,浑身缠满纱布。只能微微睁开浮肿的眼皮,听不完他的慰问和嘉勉,就支撑不住昏迷过去。
卫立煌上将(前中)
在整编74师,榆林前线指挥部里,残留的老兵们围着师长张灵甫将军的棺椁,正在低声唱着那首由田汉作词,任光谱曲的《国民革命军74军军歌》:
我们是人民的武力,抗日的先锋!
我们在战斗中成长,在炮火里相从。
我们死守过罗店,保卫过首都,
驰援过徐州,大战过兰封!
南浔线,显精忠,张古山,血染红。
我们是国家的武力,民族的先锋!
起来!弟兄们,是时候了!
踏着先烈的血迹,瞄准敌人的心胸,
我们愈战愈勇!
抗战必定胜利!杀!建国必定成功!
祭奠之后,张将军的副官顾中校,决定追随师长而去。
举枪时,卫司令长官阻止了他。交给他的任务是,写出一份留给后人的74师光荣战史。
(750)
满目苍凉的战场使卫立煌上将心情沉郁。敌人狼狈溃退,但他毫不感到轻松。
随从副官看到卫长官闷闷不乐,拿来一些从西安空运来的报纸,指给他看。
大小标题渲染着:
《鄂尔多斯虎牢关:刘关张三英战吕布》、《新桃园结义-刘关张联手,雷巴尔科逃走》……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