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校长。我已布置,核查延安外国人近日活动。"
"胡宗南那边,防范也要加强,陆路必须封锁住。"
"是,校长。接待完梅乐斯代表团,卑职到西北走一趟,以配合胡长官。"
蒋委员长沉吟作罢。
3,卡尔迅将军。
2,卡尔迅在五台山地区。
1,卡尔迅(前左二)和董必武/叶剑英等在重庆的合影(1937)
(73)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一:
5.1.1942.星期五,晴好。
深夜,与伍修权一起潜入飞机,睡到凌晨。为了方便这次旅程中必要的交涉,伍被朱德总司令授予临时上校军衔。
拂晓飞离延安。一直向北,6000英尺节油飞行。能见度良好。伍准备了地图,我拿来与拉铁摩尔的地图相对照,以增加保险系数。约一小时飞越黄河、平绥铁路,中间经过几片戈壁沙漠。
两小时到达察哈尔--外蒙上空。地图标记为:达里岗皑草原。
第一次见到真正的草原。空旷、辽阔、连绵,令人心旷神怡。覆盖到天边的绿色让视觉非常舒服。
偶尔见到一点人为痕迹:一些奇怪的、用石块垒成的、规则的堆状物体,上面插着高低错落的木质旗杆。
我怀疑这就是《拉铁摩尔笔记》中提到的"敖包"。
这怀疑被伍上校证实。他讲了敖包的故事--蒙古人风俗的夏日篝火晚会上,小伙子和姑娘们骑着马、唱着情歌,在这里聚会……哈,浪漫!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
我把故事翻译给机组小伙子们听,他们笑得合不拢嘴。有机会他们愿意在这天鹅绒般的绿地毯上举行婚礼--上帝,如果蓓姬能来,我们也重新结婚一次。
飞机在这一带盘旋。敖包东北100英里出现了山岭,估计高度为700英尺。地图的标识是:纳兰山地。
伍认为,这个选址合适。早就听说过共产党人喜欢山,看来名不虚传。
第二次盘旋发现水源地。其实不难,空中看去,阳光反射在两三处碎玻璃似的小湖泊上,分外刺眼。伍介绍它的蒙古名字叫做"淖尔"。
此行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
之后考察外蒙古地形。飞往巴颜图门40分钟,按航速计算是200英里。留心观察后我认为:卡车6-7小时路程。地面无大障碍。
一个小城--巴颜图门出现了,草原上终于看到人烟。伍说,这里去年被改名为"乔巴山市",一个蒙古领导人的名字。
小城只有两条街道,呈十字形。土黄色的低矮房屋类似100年前的美国西部小镇。但确切无误地存在着铁路车站。
向东一条窄轨铁路,大约通往诺门罕战场。1939年朱可夫用它运兵,打败了日本人。向北,则是明显的苏联宽轨,状态良好。一度成了我们的地面导航物。
下午降落在赤塔。苏联城市!约翰机长兴奋得脸都红了。
对于围上来的士兵,伍上校一句俄语:"朵拉斯基,达瓦历士(握手吧同志们)!致以劳动节的问候!"于是得到友善的接待。
原来今天是五一劳动节。他们挺在乎这个日子。说起来这节日还是芝加哥工人罢工争取的,美国人啊…不说也罢。
或许上午太顺利,用光了上帝的恩典,好运气到此终止。
我们被安置到一所兵营。吃的是黑面包和腌蒜。幸好约翰机长带了罐头和咖啡。门口有士兵站岗,不能出去,更不要说进城了。机组小伙子们感到困惑,期待我作出解释。
难道使馆那般家伙没有衔接好?直到天黑,去交涉的伍也没有回来。他俄语没问题,出问题的必定是这架飞机。
困倦。莫非真的成为"老人家"了?明天再记。
(74)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二:
5.2.1942.星期六,多云。
果然是使馆方面出错--他们迟到了。因为苏联不准时的火车和繁忙的西伯利亚单线铁路。伍上校回来说,他对苏联人坚持,会有美国使馆官员前来接洽。结果他被关在另一所房子里过夜。
终于见到使馆武官耶顿少校和莫罗中尉。事实上苏方事先收到电报,但由于军官疏懒--他们强调电报没有使用俄文,这一点耶顿也有错--致使我们尝试了一次"准囚犯"的滋味。
耶顿少校聪明地使用了一个过硬的借口:我们这些人,是从中国派来的、处理"杜利特空袭队"迷航飞往苏联那架轰炸机的善后事宜小组!外交官脑子真的灵活,事先通知我们就好了。
麻烦在继续。加油时苏联人坚持要付钱,而且不要美元。耶顿要求记在使馆账上也不行。最后他掏了腰包里的卢布。
约翰机长抱怨汽油辛烷值太低,会使他的发动机冒黑烟。一位苏联上校提出交换:使用他们的飞机继续飞行。看看那种破飞机啊……这无疑是个不公平交易的阴谋,我们不理睬他。
耶顿少校他们继续火车旅行--因为飞机装不下。
我和伍谈话解闷。伍在1938年是八路军兰州办事处主任,正逢苏联武器运抵兰州。枪炮飞机坦克,足够武装25个师。但没有八路军的份。
"我们得到一批导师和领袖的著作以及少量经费。莫斯科把武器给了蒋介石,把书本给了我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