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加班费的卡车司机们个个面带喜色,一辆接一辆地拉着货箱直奔码头。
同一时刻的新西兰奥克兰港,是当地时间正午12点。
港口库房里一度积压的大捆羊毛几天里变得空空如也。
本地的羊毛商人,欣喜中带着惆怅。如果他们知道突然间会有这么大的销路,一定不会急于签定那么多廉价的合同。
令人惊奇的是,这次的买主,竟然是很少介入国际羊毛市场的中国人。
中国人贪婪的购买力使人瞠目结舌。他们商团的成员中包括好几名精明的犹太人,担负着谈判、计价和律师工作。他们自备的船舶上统一挂着"民生海运公司"的标志。
关于这个古老遥远的国家"忽然发财了"的传说,一夜间成为南半球风靡一时的话题。
(842)
同一时刻的堪察加,是上午11点。
雾气散尽,海面上能见度良好。但是戈洛夫科海军上将仍在大发雷霆。
眼见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海湾遥遥在望,舰队终于来到途中最后一个补给港。偏偏乐极生悲,一艘驱逐舰在海湾入口外触发了水雷,炸成两段!
什么人布的雷?是敌人还是自己?什么目的?还有多少没有发现?为什么航行如此大意?为什么港口方面没有提醒?什么人在这里负责?
恼怒的海军上将把一连串问题甩给舰队参谋长。
(843)
同一时刻的江苏连云港,是上午8点。
几艘自由轮离港,空出的泊位立即被新到港的货船填补。
扩大了几倍的码头货场仍然拥挤。每个码头都直接连通铁轨,船上卸下的机车车头,当天就拉起装满的车皮上路。
国军74师军务官顾传泗中校,刚刚和美国人吵了一架,现在回到站台,得意地指挥坦克装运。
一周前他被师部军需少将指派,来此督运重建王牌74师所需的重型武装。几天里,他发现那位负责分配的美军上校,把调拨单都交给了52军的代表,而这两天新到一批M18坦克歼击车,又都交给了那个土头土脑的小个子共军上校。
他向小个子上校打听规矩。
结果这个共军,嘿嘿笑着,抽了他两支"骆驼",也没说出个所以然来。人家军衔比他高,他也不便深问。
今天他忍不住了,缠住胖胖的蓝眼睛美国上校,一定要问清楚--为什么74师要受冷落。
语言不通、加上他急切的态度使美军上校大为光火,摆出资格训了他一顿。他也老实不客气,拍出一沓74师各次血战、师长阵亡的照片,给美国人宣讲了一番74师的光荣战史。
"上校,你认识、或者知道卡尔迅将军么?"顾中校大声质问:"……工合,工合!你的明白?"
胖上校满不在乎地摇头。……忽然想起什么,又惊异地点点头:
"卡尔迅?……嗯哼?卡尔迅!"
"对啦。跟你说吧,我就和他一块打过仗,在朝鲜。他是为我们这个师牺牲的!"
结果是,这一船的M4坦克都由他的车皮装运。
顾中校乐得合不拢嘴,把缴获的几枚苏联军功章,一股脑送给胖上校作为答谢礼物。
(844)
同一时刻的印度。加尔各答,当地时间是早上6点。
街头遍布尸体,空气中弥漫着血腥气。
昨天,这里刚刚发生印度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教派之间的流血冲突。2亿5千万的印度教民和9200万的伊斯兰教民,曾一起为争取民族独立而联合斗争,而一旦英国工党政府答应了印度的独立地位,两大教派的潜在矛盾便公开化了。
这次流血冲突共有8万余人伤亡。震惊世界。 ※同期史实。
这对即将上任的蒙巴顿勋爵是个令人棘手的考验。
(845)
同一时刻的乌克兰。基辅当地时间是凌晨3点。
紧急搜捕正在城市各街区连夜进行。
乌克兰地方党委书记尼基塔·赫鲁晓夫同志,在今天下午城市郊区的"征兵和恢复集体农庄建设总动员"露天大会上,遇刺负伤。
同时遇刺的还有多名党政军领导,包括国家安全部的负责人维克托·谢苗诺维奇·阿巴库莫夫上将。
现场勘查,找到的7.92毫米弹头和爆炸物都指明,杀手的武器来自德国。
根据事件发生前记者们拍到的大会现场照片分析,至少有6名以上的可疑分子在会场周边活动。他们在会后领导人登车离去的瞬间动手,开枪投弹,20秒钟之内撤离。干法,明显是受过训练的专业分子。
照片上,一个戴着墨镜、似乎患有眼疾的犹太中年男子,格外引人注目。
拉甫连季·贝利亚安全人民委员亲自飞抵基辅,指挥这次围捕针对苏维埃高级领导人的暗杀分子的紧急行动。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赫鲁晓夫同志本人也受到监视居住。
--因为他的伤势轻微得十分可疑:对比六人死亡、七人重伤的恶果来说,他居然只是在胖胖的肚皮上,被弹道擦出两条不深的沟痕。这奇迹般的效果,让经验丰富的侦察员立即联想到伤者与杀手之间的默契。
而贝利亚同志知道,赫鲁晓夫本人曾几次散布反对继续征兵的错误言论。
(846)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