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庆德弄明白他的意思后,笑得岔了气:"我的外祖母啊,亨利老弟!你看到的那是毛驴!"
"猫…狸?毛卢?它是骡子的甚么--父亲还是母亲?"
"两种可能都有,亨利。"我说。
"为什么它很小,骡子却很高大?"
孔简单地说是因为骡子能吃。这显然不正确;但我也对复杂的遗传学缺少研究,只好打比方说,人类的孩子往往也比父母高大。
"那么它的孩子一定更高大--我是说,骡子?"亨利由此推理。
"老弟啊,它不会有孩子。"
"为什么?"
"不能把好处全占了呗。老天爷把那么些长处给了它,总得给它留个短处啊。"
"可惜。这是哲学。"亨利若有所思。
孔说,不要小看毛驴,它是西北农家的宝贝。相比之下,一匹好马的价钱十倍于毛驴,但使用价值就达不到。对农家来说,马很娇贵,容易死亡,喂养要精细。而毛驴则吃苦耐劳,驮力惊人,饲养粗放,成本很低,并且生命力顽强。
某种意义上,这是孔的价值观。它涉及了成本、效率、务实等多方面。
其实这也是我制订计划的原则--这次武器供应,就该遵循这个原则。
这就是毛驴的启示。
(79)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七:
5.7.1942.星期四,阴雨,大雾。
糟糕的天气。又浪费整整一天。
两条船在雾中离港。这儿离千岛群岛不远,不知他们通过时是否会遇到检查?据说日本人对苏联船还够客气,迄今没有发生拦截。这很重要。
勤快的约翰趁机给飞机保养。他担心"吃粗粮的蓓姬"不合时宜地发出抗议。如果她罢工,我们会沦落在天涯海角。
这架飞机是泰勒少校帮助挑选的。他那么严格、细致,我想不会出问题。
今天唯一收获是在收音机中听苏联广播。没有人懂俄语,我们只好选择音乐节目。学会一支《伏尔加船夫曲》。很早以前就喜欢,今天终于熟练掌握。
那种苍凉、雄浑和坚韧,似乎是这个民族的写照。可惜不适合口琴……
(80)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八:
5.8.1942.星期五,仍是恶劣天气!
我真怀疑是否因为我们"非法闯入"而未受到应有惩罚,苏联人换了一种花招,把我们困在这里?
但那位苏联少校--场站负责人,脸上的诚恳和无奈,又使我没有怀疑的理由。再说伊凡·耶顿少校办理的手续是无可挑剔的。
这个拗口的名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我算记住你了……机组已因为过度的睡眠而失眠。
好吧,整理思路,准备将来的汇报。
《关于延安之行--以及"后羿射日·香格里拉三期工程"》:
1,日伪军、八路军、新四军在华北地区的作战序列等情报(附表)。
2,基本协议和承诺:延安愿意在得到援助后,发动第二次"百团大战"。他们提出的装备数量,经我核计只有25-30千吨,5条船的装载量。附注:我认为如果增加一倍,战果会更好。
3,可以接受一名美国将军的指挥。条件是不干预他们的政治理念。
4,可成立一支主力游击纵队,作为直接受命于美国军官的敌后机动作战部队,规模为旅级以上。
(81)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九:
5.9.1942.星期六,阴,雾。
今天体会到在北平学过的中国成语--什么是"归心似箭"。尽管仍不适合飞行,机组和我一致决定,不再等了。
十点钟,我们冲向迷朦的天空。可也真是冒险。我们在大雾中整整盲飞1600英里。飞机在无穷无尽的云海中,象穿过黑夜一样穿过白天。
什么也看不见。除了罗盘的指向,没有任何参照物。
没有日月、星辰,没有海洋、岛屿。除了降落伞和救生衣,没有在海上谋生的工具。每个人脸色都开始发白。
我用口琴演奏给他们缓解压力,约翰有了笑容。但还是有人眼里含着忧虑和凄惶。我呢,老实说也不想死--特别是这个时候。亨利如果在场,问几个令人发笑的问题,会使他们松弛……
燃油表开始告警。约翰上尉是出色的,判断距离和位置后,他果断下降高度--虽然这很危险。
但终于,云缝里看到一串珍珠般的岛屿……阿留申!
"蓓姬号"上响起欢呼。16:52分,幸运地降落在阿留申群岛荷兰港。探险小队回到美国。尽管还不是本土!
小伙子们推举我为"今天的上帝"。可我知道,上午的起飞决定和整个这次任务,使他们承担了多少风险。"今天的上帝"与魔鬼之间只有一步之遥。
(82)
卡尔迅返美航程日记之十:
5.10.1942.星期日,多云。
上午,荷兰港机场地勤人员帮助机组彻底保养了飞机。"蓓姬号"一路累坏了,直喘粗气。
环游世界啊,该给她发一枚勋章。
下午加油后一气飞到西海岸。其实这是本次旅行中第二个长距离--第一距离是横跨大西洋,2100英里,从累西腓到弗里敦,接近油耗极限。但有惊无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