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踏实稳重、行重于言的李聚奎少将;
空军——思路开阔、积极、讲效率的曹里怀准将;
一兵团——条理分明、能力出色、带病工作的邱会作准将;
二兵团——“独臂撑起塞外半边天”的余秋里准将;
两栖纵队——刻苦钻研现代后勤技术的张汉丞上校;
伞兵纵队——克服困难、保障“长臂猿”千里奔袭作战补给的段苏权准将。
总后卫生局——长期献身医疗事业、救死扶伤、赴美学成归来,作出医学科研成果的钱信忠上校……等等。
(937)
日本。奈良。
选择这座未遭受战火破坏的千年文化古都作为“和会”召开地址,表现了日本人的精心和诚意,那里未经战火、相对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使各国与会代表感到愉悦。
对日和平会议按照程序,于一月中旬召开。
美国方面,派来了身兼参院司法委员会主席和拨款委员会主席两职的、资深的麦卡兰参议员※;而以驻日“总督”麦克阿瑟五星上将作为签字全权代表。这两位都是杜鲁门总统所不喜欢、甚至忌惮的人物,因此他借故推辞了与会。
※同期史实职务。
苏联,派出负责东方事务的米高扬人民委员等一干人;副外交人民委员伊万·迈斯基作为谈判负责人已经提前介入。
英国代表团规模不大,中规中距,外交大臣贝文出场。
日本,吉田茂首相率领一个庞大代表团,就方方面面的细节同战胜国代表磋商、恳求、泡蘑菇、抠字眼。
其他签字国主要是东亚和太平洋国家,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朝鲜诸国;各自派出人数不等的代表。最后签约时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总统赶来出席。
相比之下,中国代表团规格最高,显示出中国是战胜日本的主力之一,并且重视与一衣带水的邻国之间的战后关系。蒋介石是与会的唯一大国元首。
作为参战力量的重要一方,毛泽东的出席也引人注目。
两轮程序性会议之后,和约于1947年1月19日签字。
(938)
奈良的平城京,类似中国故宫,曾先后作为7代天皇国都。有过鼎盛时期,创造了日本史上的“天平时代文化”阶段。
市容显得古雅自然,拥有众多古寺神社和历史文物,享有“社寺之都”和“东方罗马城”的称号,被日本国民视为精神故乡,是闻名的旅游胜地。
平城京,仿唐朝古都长安城建造,四围长度各为4公里。以“朱雀大道”为中线,街道如棋盘状分布。呈正方形,皇宫座落在北部,由太极殿、朝集殿和明堂构成。古城遗迹尚待发掘之中。
休会期间,代表们安排了外出参观。
某次在奈良古都的一条日本式回廊中,苏联代表米高扬与毛泽东走了一个碰头。两人原来都回避彼此对话,这一下,场面有点尴尬。
交臂错过之后,米高扬心有不甘,转身道:
“达瓦历士毛泽东!我有些问题想和你交流一下。”
随行苏联翻译把米高扬的问话翻成日语,再由中国翻译转告毛泽东。
毛泽东驻步:“好啊,米高扬同志,请说。”
“我的问题是,你们,为什么要侵占堪察加?要知道那里历来是无可争议的俄国领土哪。”
“是这样啊。堪察加问题么,类似中国的新疆,或者别的领土。我们打算在那里重建唐努乌梁海州呢……”
“这个比喻不恰当!新疆人民早有独立自由的意愿。东突厥斯坦人民共和国是自愿加入苏维埃共和国联盟的。”
“那么,堪察加人民也会自愿加入华夏联邦。我们同样很会理解和引导人民的意愿。至于争议,原本是可以制造的。”
“这,这是强盗逻辑嘛。你们怎么可以这样不讲道理?”
“中国有些古训:来而不往非礼也。寇能往,我亦能往。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这一串古文、成语把两边翻译和听众都整得翻了白眼。好一阵,米高扬才弄明白毛泽东的意思。
“就是说,你,和你的党,决心与苏联抗衡到底了?”
“那倒不是。”毛泽东大笑。“我只希望世上有起码的公平。”
“如果苏联决心以武力收回堪察加,你打算怎么办,达瓦历士毛泽东?”
毛泽东摇摇头:
“从军事角度看,难度很大。不比我们收复唐努乌梁海更容易。我想达瓦历士米高扬同志,你们也是清醒的。此外我想,中苏两国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和平友好的轨道上来。”
米高扬耸耸肩膀:“好吧,交流告一段落。以后我们再谈。”
(939)
海参崴。一个严酷而晴朗的冬日。
粟裕中将接手这个战场后,准备了10天,终于等到这么个好天气,于是发动了筹划已久的海陆空联合作战。这是华北民主联军自己组织实施的三军联合作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
海军航空兵起飞了全部270架“海盗”战斗轰炸机,对残余筑垒地带进行大规模火力准备。而苏军的对空反击,此时已经微不足道。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