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傍势的建筑、悦目赏心的绿地、丘陵环抱中,韵味独到、呈辐射状伸向远方的宽阔道路……
下沉式的环形中心广场中央,有一片高地,汉白玉砌成的雕栏里,矗立着高大壮丽的国家纪念碑。
背后衬托一排12棵巨大的银杏树。各式各样的纪念性雕塑,恰到好处地分布在城中十个大小广场。
一座座造型简洁、肃穆而又典雅的公共建筑物——议会大厦、国家博物馆、总统府、总理官邸、最高法院、中央银行……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几条主要的林荫道旁和燕山山麓。
使馆区也在规划中留出适当位置。那些各具特色、风格迥异的世界各国建筑,在一片山光水色中,争奇斗艳……
新都以东,从香山坡地上,可以远眺北平故宫。红墙黄瓦,画栋飞檐的皇家古城,恰与石景山这座青山绿水中的乳白色新都交相辉映。
这一切,向人们无声地讲述着时代、历史、见解和观念的变迁。
(971)
联合政府轮流执政的6年过渡期满,华夏合众国政府,正式定名为国务院。
1953年举行的国家政府选举,祖国进步党获胜。由55岁的周恩来出任国务院总理。
他是全民公认的最具有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精神的政治家。尤其是从不滥用权力、把自己凌驾于组织和国家之上——在这方面的得分,远远超出各党派的任何一位领袖人物。
这次选举真正体现了民众的选择。
这位进步党总理的组阁名单,仍具有“联合政府”时代的特色。国民党以及第三党中一些治国专才,也被延揽入阁,有的还安排到重要岗位。
突出的角色有第二副总理兼外长、51岁的吴国祯。
这位普林斯顿大学公共管理学和哲学博士,曾担任过蒋介石机要秘书、汉口市长、重庆市长、国民党中宣部长、上海市长、台湾省主席。在政坛上独树一帜,政声斐然。而四十年前在天津南开中学,吴国桢却是周恩来的学弟。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的两人,曾一起梦想过中华崛起。
现在,作为周恩来的主要助手来参与新中国的繁杂、富于挑战而又令人兴奋的施政建设,吴国祯有某种获得英雄用武之地般的畅快和满足。
在蒋公手下虽然也获重用,但那种压抑、被监视和不开心的感觉始终如影随形。而在周内阁里,他体会了什么是配合默契、水乳交融。虽然工作繁重,但这个班子的团队精神、沟通状况、坦率程度等等,是他20年从政经历中最舒心的一段。
至于对那位少年相从、始终对自己有一份兄长般关怀的合众国总理,他只用一句话评价:心悦诚服。
而同僚们也喜欢和尊重吴国祯这位才华、学历、经验、年龄都不可多得的、栋梁式的行政、外交人材。大家也用一句话评价他:敬业乐群。
国民党人、与周恩来同龄的陈诚上将,应邀担任了国防部长。
一向擅长营建、严于律己的他,与擅长谋划、眼光长远的同龄人、参谋总长叶剑英上将一起,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军事合作平台。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正规化作出了贡献。军队间固有的怀疑与隔阂,也逐渐在他们任内,得到彻底消弭。
张治中、张群、翁文灏等国民党人,章伯均、梁漱溟、罗隆基等第三党人,也在新内阁中安排了适合的岗位。其中有铁道部、邮电部、交通部、水利电力部、城乡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海关总署等等职务。年仅43岁的蒋经国出任卫生及环境部长,是最年轻的政府官员之一。
此外,囹圄委屈多年的张学良先生复出后,也担任了一届众议院的副议长。
周内阁的主体,当然还是祖国进步党人。
兼任合众国中央银行行长的第一副总理陈云,被称为财政大管家;产业规划部长李富春、文化部长陈毅、教育部长邓小平、公安部长陈赓、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局长李先念等,都已在不少管理岗位上经过历练。
李富春
新一届政府任期6年,从1953年6月开始施政!
(972)
象莫洛托夫总书记的苏联一样,文质彬彬的周恩来内阁,也有一个杀气腾腾的开场。锋芒所向,是盘踞在大大小小岗位上的贪官污吏——这正是上届执政期间所积累的弊政所在。
国家检察院长黄克诚,和最高法院梅贻琦大法官直接操刀,主持了这项大快人心的正义审判。
按照部署,整肃贪官先从祖国进步党内开始。
新首都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刘青山,和进步党天津市委书记张子善,相互勾结,利用职权,盗用机场建筑款、水灾救济款、治河款,以及克扣、剥削民工供应粮并骗取银行建设贷款等,总数相当于170万华元。两人被处以极刑。
随后,反腐败工作在全国展开。
一年里,清理整顿各类贪污腐败分子1000余人,其中300余人处以重刑。
腐败苗头得到有效遏制,给周恩来政府的12年施政打下了良好基础。
(973)
周恩来上任时翻阅的第一份文件,是国家统计署长马寅初送来的《1952统计年度——国力报告》。
为了避开春节等假期的低效率,在马署长任内,统计、会计和财政年度都科学地调整为从每年3月1日开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