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另一种历史_铁血熊猫【完结】(354)

  所以该报告在6月初完成,正好赶上政府换届。

  周恩来的目光在《国力报告·人口部分》停住了。尽管篇幅很长,他还是逐字逐句阅读。字里行间,他感觉,这段文字是由马寅初署长亲自撰写:

  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到1952年底,全国共有人口5万万1千万。这是个静态纪录。如果以后每年都有人口统计数字,就成为动态的人口纪录。可惜这些数字,没有。

  今后必须建立生命统计。值得注意的是,前段人口增殖率急剧上升,全国达到千分之二十。

  这么快的增长是有原因的。乡村中,产婆接生已被正规接生诊所代替,婴儿死亡率大为下降;而寿命呢——以往是人生七十古来稀,现在是人生七十多来兮!

  对孤寡老人政府有照顾,退休有养老金,真是鳏寡孤独皆有所养;国内秩序空前安定,盗匪绝迹,人民死于非命减少;尼姑和尚大半还俗结婚……

  经济愈发展,机械化、自动化必然随之扩大。从前1000人做的事,现在50人就可做,其余950人怎么办?今日农民生活正向城市居民看齐,但生产率短期内却不能提高。

  长此以往,如何了得?人口问题若不早为之图,难免民众把国家一切恩德,变为失望与不满,亦给政府带来困难。

  人口增殖,就等于积累减少,也就等于工业化推迟,故人口不能不加以控制!

  建议每5年进行一次普查。了解人口增长情况,认真举办人口动态统计,确定人口政策。

  要节制生育。男子25岁、女子23岁结婚比较适当。※

  ※摘编自马寅初《新人口论》。

  马寅初还尖锐指出,中国人口增长数字已达每年1000多万,这样下去,到世纪末就会超过10亿,这无疑孕育着危机。

  (974)

  周恩来掩卷沉思一阵,让秘书把这段文字打印若干,发给内阁每个成员,作为新政府首次行政会议的重要议题。

  早在1948年,一位著名的学者、中国问题研究专家——费正清教授就提出过这个质疑:※

  “你们打算如何防止人口爆炸呢?”

  而当时某个无知官员竟回答:“人口爆炸?这是马尔萨斯的观点。对于我们来说,人口越多越好。”※

  ※ 同期史实。

  马署长曾自认——与进步党的人口理念不合。他注意到祖国进步党一些党魁的认识,都还停留在强调“人多是我国一大优越性”、“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的角度,因而在政府交接时,他向新总理提出了辞呈。

  周恩来看罢,对这位耶鲁大学硕士、1916年的哥伦比亚大学博士、著名经济学家赛利格曼教授的弟子笑道:

  “马老啊,你老年事已高,不当这劳心费神的统计署长,可以。但国家议会成立了专门的人口委员会,请你去任职吧!也好把你的正确主张向社会各界广泛宣传!”

  “那么说……总理阁下是,赞成我的人口观点了?”

  率直的马寅初感到鼓舞。

  周恩来点头:

  “我们这一任,就是要把人口增长率控制到一位数以内。今后要确定一个衡量各级政绩的基本目标:中国,到本世纪末,也不应该超过8亿人口。”

  (975)

  五十年代,中国发展小事记之一:

  1955年夏,黑龙江畔。

  合众国交通部路桥局局长孔庆德,正在陪同国家桥梁建设总工程师茅以升,在这里巡回检查。离不开车辆的他,今天亲自驾驶一辆全新的高配置“54型灵猫”高级越野车,一路上穿越林海,穿越沼泽,在丘陵与河谷中纵横驰骋。

  44岁的孔庆德,正式转业到交通部路桥局。离开军队时他有些不甘心——即将开始的全军评职定衔要错过了。前半生的仗可就白打了,自己可是给他们腾出了一个将军的位置啊……

  但老政委邓小平的一席谈,使他坚定了“下地方”的念头。想到只念过几年私塾的自己如今被作为军队和国家的“技术干部”,委以重任,他至今感念当年,纳兰山窑洞里的一声呼喊:

  “孔!今天我‘老人家’教你开车……”

  茅以升总工最开心的是,这条卧龙般的大江上,一下子开工了五座大桥。且都由他的“第一桥梁建筑设计事务所”承担设计,他感到有了一座空前的施展舞台。

  黑龙江的大桥们,风格各异。

  悬索式的、桁架式的、拱形的、单立柱的……从西到东:漠河公路大桥;海兰泡-瑷珲铁路桥;江城伯力公铁两用悬索大桥;虎林珍宝岛单立柱两用大桥;以及下游跨距最大、超过长江武汉段的青年城拱形大桥……

  更令他充满向往的是,还有更大、更宏伟的工程等待着他。

  ——南方,扬子江口的崇明岛大桥,珠江三角洲的虎门跨海大桥……这一切,都让茅以升确信无疑:

  生在这个时代、这个国家,此生不会虚度。

  (976)

  五十年代,中国小事记之二:

  1956年秋。海口,博爱路,“老盖茨律师事务所”。

  10月28日,著名律师威廉·盖茨先生和全家人,正在欣喜地给儿子做周岁。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