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嫌过度的商业卷入,终于引起马达加斯加前宗主国——法国的不满。
附近海域的留尼汪岛,是法国的全权海外领地,部署有一旅驻军。他们派出巡逻艇,扣押了几条中国和日本的远洋渔船。
相应的,附近另一座小岛——毛里求斯也掀起一个不大的排华、排犹、排日浪潮。
岛上一些华人华裔和犹太人,被少数极端分子劫持为人质。
(982)
随后,华夏合众国与法兰西两国政府的“照会战”和“声明战”逐步升级。
一个月后,西洋舰队派出了“独立号”航母编队,掩护“蟾蜍”级两栖登陆舰(由吉普航母改装),在毛里求斯登陆了一个海军陆战队营,从极端分子手中抢出人质。并由一架“海黄蜂D”发射了一枚早期试验型的“水蚕”式反舰导弹,击沉了一艘法国巡逻艇。
海军航空兵司令方子翼中将,亲自指挥了这次行动。
法国政府大动肝火。骄傲的戴高乐将军强烈抗议中国的霸权主义和沙文主义行为,扬言要派出“克雷孟梭号”航母编队前往印度洋实施报复。
中国海军这时比较骄狂。司令林遵上将不肯服软,在动员誓师大会上,扯出了“犯汉者,虽远必诛!”的横幅。并立即加强西洋舰队,派出潜艇封锁红海出口;两栖部队作出登陆法属留尼汪岛的架势。
一支威风的巡洋舰队则远航到好望角,进行监视巡弋。
中法双方,一时间剑拔弩张。
这甚至引起了美国的警惕:东方警察,俨然有些霸气了!
经过一轮外交调停,最终以周恩来和戴高乐双方进行互访,达成谅解,平熄了一场风波。
结果,中国、日本移民,包括海南犹太人,逐步在马达加斯加和非洲南部增加到300多万人。也同时带来资金、技术和不少新产品,使这一地区成为非洲发达地区。
后来,中国和犹太财团合资兴建的坦桑尼亚-赞比亚-安哥拉大铁路,纵贯南部非洲,成为一条交通大动脉。
最终,63万平方公里的南半球温带岛国马达加斯加,接纳的外来人口数量逐渐超过了原有土著,成为一个人口达2000万的、多民族共生、多姿多彩的新移民国家。
它是非洲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超过埃及,仅次于南非。
(983)
五十年代以后的美国,由于长期缺少战争威胁,依然抱着“寂寞高手”心态,百无聊赖中,好胜心渐渐被麻木所掩埋。
1956年,某位参加竞选的参议员,用来击败谋求连任的艾森豪威尔总统的口号就是:“今后50年里,没有需要美国参加的战争!我们不必再让军人当总统!”
在经济领域美国日益占据全球优势的同时,在军事方面它可以不必追求保持与其他国家的巨大差距。
武器开发的预算被国会严格控制,研制思路仍然停留在二战前后以数量和生产效率决定胜负的框框里。
由于没有核毁灭的威胁,美国不肯为核武库的壮大而花钱。
几任国务卿都热衷于建立一些环球安全组织,例如“太平洋沿岸国公约组织”和“大西洋两岸安全公约组织”,思路是把战争危机局限在东半球范围内。
1949年3月接替福莱斯特继任的第二位国防部长路易斯·约翰逊,对美国海军的观点是:我们不该再造航空母舰,最多保留一艘,以便“让老将军们到处逛逛”。
在他的主导下,美国海军迅速缩减,主力航空母舰一度仅保留4艘※。国会中最支持海军的众议员卡尔·文森也建议:新航母的排水量不应超过6万吨。※
※以上史实。直到朝鲜战争美国才发现航母是唯一可以快速部署的部队。
60年代,担任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的泰勒上将,通过几次演习对比,震惊地发现,美国军人的战斗素质和战略素养,比东半球主要强国有十年以上的差距。
他不得不著文、演讲、大声疾呼,试图引起国内各界的注意。
但得到的反响却是:这位前战争英雄不是出于本位主义,就是发作了顽固的战争妄想症。居然在如此不容置疑的和平年代,仍企图牟取大笔军事预算……
泰勒苦心打造的一支特种兵——三角洲部队,也因为经费不足而一再缩编,甚至在南美乌拉圭举办的世界特种兵比赛中,获得倒数第三的恶劣名次,依然不能唤醒公众的注意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泰勒任内反复呼唤的主题。
最终他在激愤中以辞职来抗议。
而《纽约时报》却发表了题为《别了,过时的勋章老人》的送行辞,间杂着奚落和嘲讽。
但国会还是从成批的优秀军人——李梅、伯克、谢尔曼、加文等等陆续去职的抗议中,感到一些什么,为军事科研增拨了一点预算。
美国,在和平的雾海中,扬帆远航。
美国那种所谓“要将自己的理想灌输给世界”的态度,由于缺少刺激、缺少实施手段和理由,变成了某种商业惰性。
(984)
1959年,乌兰巴托。
“莫洛托夫总书记的苏联”持续了5年。在随后的激烈党内斗争中,他输给了赫鲁晓夫同志,离开苏共中央,被贬为苏联驻蒙古大使。 ※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