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主义、主义的喊得凶。挂羊头买狗肉的事情我们领教过不少!我们通过战斗得来的胜利首先是人民的胜利!你想打什么问号?"
"人民是划分为阶级的!无原则的人民胜利,不是共产党人的奋斗目的!"
王明
"莫吵哎,莫吵。"朱德摆了摆一双大手。"我提议,政治局和军委开会,就这个问题进行一次表决。"
王明哼了一声:"靠人数优势来压制不同意见,这也不是没有先例。党内对苏维埃红色政权有清醒认识的同志到底有多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 ※
"那你说咋个办?"
"今天无条件支援苏联,将来苏联会无条件支援我们!"
毛泽东不屑地站起身,心说:作梦去吧。然后宣布:
"这件事是军事问题,由军委研究处理。今天散会!"
说完又转身:"对不起,王明同志,由于军事问题的特殊性,需要对你实行必要的保密措施。这些天你的工作,组织上会作出安排。"
※王明回忆录记载,他多次和毛争论,每每不可开交吵到饭时。已成为毛妻子的江青会站出来说:"这两只老公鸡真是厉害,一见面就斗,斗起来没个完。"然后和王明妻子孟庆树叫各人丈夫回家吃饭。
会议结束。矮个子王明面带不满,走下山坡。身材长大的中央保卫部长罗瑞卿跟上来。
"王明同志,党校理论学习班需要有人主持一下,组织上让我陪你去。"
(108)
8月12日,丘吉尔一行飞越开罗、德黑兰、里海,到达莫斯科访问。
这之前,苏联报纸公开抨击英国停止护航运输,是为了占取理应属于苏联的物资,《真理报》甚至刊登漫画,谴责英国:同纳粹合作。※
丘吉尔首相认真回顾了四天的旅行。
"我反复思量着我到这个悲惨阴暗的布尔什维克国家去的使命。这个国家诞生之初,我曾一度力图扼杀它。希特勒出现以前,我认为它就是文明自由的死敌。现在要我说些什么,才算尽到责任呢?……具有文学癖好的韦维尔将军,把我要说的话归纳成一首十四行诗,这首诗分成几节,每节的末尾都是一句'1942年不开辟第二战场'。
"这等于向俄国人去浇一瓢冷水…难啊,多么艰难的任务!"※
接下来,首相与斯大林元帅的会谈"在阴森而沉闷的气氛中开始"。中间经历了"冰块融化、通人情的接触逐步建立起来"的阶段。四天后,被斯大林称为"那匹老战马"的首相,竟在大元帅私宅的家庭酒会中畅饮到凌晨2:30,然后在拂晓5:00飞离苏联。※
※均引自《丘吉尔回忆录》。
8月19日,蒙巴顿中将指挥英加部队6000余人,在法国北部港口--迪耶普,进行了一次代号为"庆典行动"的登陆袭击作战。在德军反击下,"庆典"以三分之二伤亡或被俘的惨败而告终。
这被视为一次"开辟第二战场"的不成功尝试。
同一天,德国第六集团军司令保卢斯装甲兵上将,正式下达"向斯大林格勒进击!"的命令。
(109)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斯大林宽敞的大办公室里,墙上挂着苏沃洛夫和库图佐夫的大幅画像。但是没有马克思或是列宁的肖像。
最高统帅部扩大会议已近尾声。临近散会的时候,斯大林转向莫洛托夫。
"维亚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维奇,说说那件事吧。"
"总的来说是这样,斯大林同志。"莫洛托夫从眼前文件上抬起头。"新任的美国大使斯坦利将军递交的这份抗议,措辞强硬。他们威胁:如果不归还那些截留物资,就将拒绝履行今后的租借义务。"
斯大林缓缓吸了一口烟斗。
"你们怎么看。"
刚出任最高副统帅的朱可夫大将发表意见:"不管怎么说,前线确实需要那些东西。特别是高射炮、反坦克炮,还有炮弹。卡车也同样,没有它,部队就会失去机动性。况且,大部分到达古比雪夫了,难道再运回去?"
"措辞强硬?"铁木辛格元帅说。"他们不也需要我们协助么?要从我们领土上过境、要使用我们的铁路、车皮。如果一味强硬,我们应该--不予理睬。"
"但是真的中断供应,会是什么后果?"伏罗西洛夫问。
"我们依赖自己。"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迅速说。
"眼下不行。"朱可夫摇头。"前线形势严峻。"
"我认为他们不会这么做。他们需要我们抵抗德国法西斯。而且那么一来,他们不也彻底失去这条通道了么?"布尔加宁插言道。
"可是毕竟,大受损失的是我们。协议上今年转往中国的只有太平洋航线总量七分之一,充其量10万吨而已。可我们的总量是数百万吨※。他们怕什么?大不了取消中国北方游击战。我们呢?恐怕至少减员几十万人去强化生产。是否因小失大?"卡冈诺维奇表示担忧。
※史实:美英援苏物资数量,1941年,36万吨;1942年,245万吨(其中太平洋航线73万吨);1943年,480万吨;1944年,622万吨;1945年,367万吨;总计1750万吨。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