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普金斯建议总统,下月共和党领袖威尔基访华时,委托他对蒋委员长做出当面解释。
那时正是中华民国诞辰31年庆典,届时美国将有隆重表示。
(138)
华盛顿。陆军航空兵司令办公室。
哈普·阿诺德将军桌面上的电报纷至沓来,这使他亢奋。
四月份杜利特完成东京使命之后,他就产生了"以中国为基地,轰炸日本"的念头,可惜浙江那些机场过早地被日本人破坏了!
就是说,上帝应该补偿一点机会?
阿诺德念念不忘的是,虽然杜利特十分出色,但是日本人一直嘲笑那不过是"小意思(do little)"。这很刺激他的胃口和自尊心。
马歇尔将军转来"卡尔迅-泰勒指挥部"的第二份作战建议是:
"根据苏联方面暗示的情报,关东军新京(长春)空军核心基地守备松懈。其防空部队刚刚调往南洋。我军派出的侦察小组对此已核实。
"机会难得。建议:迅速派遣一支精锐航空兵,对这个日本在华主要空军基地实施空中打击。以剥夺日军制空权,从而保障我方空运计划顺利。--卡尔迅和泰勒,纳兰-香格里拉,9月11日。"
第三份电报是敌新京机场兵力部署、配置和布防状况。
第四份电报:
"我基地准备就绪。油料弹药一应俱备。近五日气候:属于季风区秋季副高压脊控制稳定期,上弦月。敌对我意向无觉察,三个机场内排列数百架飞机--泰勒,纳兰-香格里拉,9月18日。"
阿诺德脑海里出现12月7日瓦胡岛美军机场的早晨……
再看史迪威的电报:
"已转达对陈纳德航空队的命令,加大华南空战力度,吸引日军航空兵力。同时已备好中国北方各地航空图纸。并派专人赴成都新津机场,落实场地及油料事项--史迪威,加尔各答,9月20日。"
再看杜利特的电报:
"我部奉命追加B-25轰炸机中队,今已抵达印度阿萨姆基地。与史迪威将军完成接洽。李梅上校已率第一攻击波,降落成都新津机场。较慢的运输机拟于明日到达。请示:是否等待?此外,个人请求参战--深望批准--杜利特,阿萨姆基地,9月22日。"
阿诺德揉了揉因熬夜而红肿的眼睛,伏案亲笔起草电报:
"杜利特准将:不必等待。立刻起飞!执行方案3。你本人亲自带队!"
(139)
陕北。延长,永坪炼油厂。
厂长陈振夏光着膀子,正领着工人和民工打土坯、挖管线沟、盖新厂房。
汪鹏他们也来了,那都是知识分子哩--北平来的大学生,学土木工程的、学地质的、学机械的、学化学的……
看着他们支起三角架、举着测量仪、对着图纸比比划划,大呼小叫,憨厚的陈振夏合不拢嘴,用瓦罐壶沏上茶水,分别倒在大海碗里,排了一溜。
他沉甸甸地兴奋着。憋在心里的秘密不能说哩。
几天前,贺司令和高代政委--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领导,找他谈话了。贺司令还主管着边区财政,高政委还当着边区的议长,主管工业。两位领导来到他这小厂,里里外外转了一圈,笑眯眯看着他。
"老陈啊,你要发财啦。"
"看您说的,俄咋能发财哩。"
"告诉你:'卡尔迅的宝贝'快要来了,你作准备吧。"
于是两位领导给他讲了一通来龙去脉。他越听眼睛瞪得越大,那些名词--裂解塔、分馏塔、锅炉、管道、阀门……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可是真的么?
最后领导嘱咐:一定要注意保密。
他思来想去,还是不敢全信,终于想到一个破绽。他惴惴地问:
"二位领导,俄不是记错了?咋好像应该是'辛普森的宝贝'才对哩。"
"什么辛普森?"领导不解。
"就是,那天和那个甚……皮特,一道来的辛普森嘛。"
领导们张大了嘴,对望一阵说:
"啊?啊啊。你是说这个辛普森……你别管谁的,是宝贝就是了!这也是党中央、八路军的宝贝!可不敢把宝贝弄瞎了!胜利就靠它呢!"
(140)
横断山脉。"驼峰"航线。
杜利特准将率领他的机群,已上升到21000英尺的高度,还是觉得脚下那些冰雪覆盖的崇山峻岭离得很近。陡峭的峰峦、幽深的峡谷、湍急的河流,这已经是第二次看到--4个月前,他就从这条航线回国。
这是航空和空运史上飞行难度巨大、气候条件恶劣、堪称艰险之最的航线。西南季风、暴雨、强气流、低气压和不时袭来的冰雹、霜冻,使飞行中随时有坠毁和撞山的危险。
自从有了"东京上空30秒"的经历,他认为飞行员中,没有谁比他更理解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的重要性。
那次,他们不惜提前300公里起飞,冒着燃油耗尽的危险--事实上也确实耗尽--对东京实行了一次"杜利特尔(成效甚微)"式的打击。
战机,没有从手边溜走。而换来的是中途岛大捷--扭转太平洋战略主动权的战果。
这次,这个香格里拉3号计划,可真是万里奔袭呀!只有这样的战斗才使人豪情涌动,不再平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