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使他选择的这几组机型,无疑都胜任角色--P38、A20、B25,转场航程都超过2000英里。
下一站,成都。昨天是李梅,今天是我们。不得了,这下子非要把那里本来就不多的、完全靠空运充实的存油吸个精光不可。呵呵,陈纳德准将这老家伙一定会哭丧着脸找史迪威催要补给……
好吧,补偿品就在身边:一盒从本土捎来的、自己舍不得吃的、精美的巧克力。这个交易比较合算。
绕过空中不时扑面而来的大大小小的灰暗云团,他们保持编队,轻装疾进。不必挂弹,没有装载,这样飞越"驼峰"航线,我的小伙子们可比那些运输机驾驶员幸运多了。这条航线已经付出了多少生命的代价啊。
望见那些嶙峋险恶的山野间,偶尔闪烁着的金属光泽,他感到鼻子发酸。
那是又一群为了胜利而在这条航线上殉职、殉难的青年……
战争和使命,因他们而显得悲壮。
(141)
草原。纳兰地区上空。
这种三菱百式(ki46-1黛娜型)司令部侦察机,有着战争期间"最优秀侦察机"的美誉。无论航程、速度、升限、爬升率,目前都使那些敌国拦截战斗机可望而不可及。它是三菱公司乃至日本工业的骄傲。遗憾的就是它产量不高,也不具备攻击能力。
岩里副男少尉和他的助手兼电报员小野军曹,早餐吃了几个饭团、一碗酱汤就出发了。气象课的家伙们说是下午有雷阵雨,他们想赶在下雨前完成侦察任务,以便早日回到南方部队。
昨天向正北挺进850公里,又向东,观察了一度的敏感地区--满蒙边境诺门罕的动向,没有特殊发现。今天他们决定,向西偏转15度搜索。
多云的天气使地面难以辨认,飞了一小时无所收获。看看油量表,岩里少尉决定降下高度,以便看得清楚。
穿出云层,下面已是浑善达克沙地。又过了一刻钟,荒凉单调的地形使岩里有些厌倦,打算再兜最后一个圈子,就打道回府了。
忽然后座小野举着望远镜叫道:"少尉,看那边!"沙漠西部,隐隐地,有一条细长弯曲的白线。
两分钟后愈见清晰:一条并非人工建设、却是由汽车行驶多次所形成的道路,令人生疑地出现了。
"小野军曹,继续搜索,准备发报!"岩里把嘴撇成八字形,振作地发令。尽管低空飞行油耗增大,他们也决心顺着这条白线,找到那个线团。
一小时飞行后,纳兰山地进入视野。
(142)
惠特赛最近繁忙又充实。
上周晋升为中尉以后,他更加勤奋而振作了。可那位老兄"孔军官"忙着跑车,还没来得及请他喝酒。
中尉作为香格里拉机场的临时管理人还不算忙,他训练的勤务连战士如期掌握了加油、挂弹和引导起降等业务。
除了每天巡视防空哨位之外,重要工作是在泰勒上校的伞兵训练中心担任兼职教官。这是"老头子"埃文思上校推荐的,缺少人手的伞兵中心欣然接纳。
只不过到现在为止,能载人跳伞的飞机还没有到来,只能作些基础训练,惠特赛中尉还没来得及露一手。
但是今天不同。上校郑重通知:今晚或明天,将有重大行动。基地各部队都处于高度戒备状态。
查哨次数也增加为四次。
天边云幕低垂,正午时分,看不见一丝阳光。他和张连长一起驾驶吉普车来到离机场最远的纳兰山顶阵地。
……
百式侦察机上,小野军曹举着望远镜举得手发酸。
正想换个姿势,一瞬间,两个矗立地面、高耸半空的黑影从目镜中闪过。
"少尉,9点钟方向!"小野大叫。侦察机大角度滚转。
"乖乖,那是什么?"
远处山岙里,赫然出现两个十层楼高的木质脚手架。
两人迷惑不解。这是谁做的?干什么用的?我们已经进入苏联了么?还是蒙古?中国人似乎不会在这么遥远、这么荒凉的地方作什么工程吧……
他们开始盘旋,降低高度,以便迫近观察。小野发出电报:
"发现异常目标!继续侦察中。"
(143)
纳兰山。十五公里地面观察哨。
对于基地里不多的几架"蚱蜢",战士小王已经司空见惯。比起来,今天头顶这架,又大又快,有点不对劲。他喊了一声班长。
班长抓起望远镜,机翼上的红圆点大膏药清晰可辨。不由惊叫一声:
"敌机!快挂红色报警信号球!"转身扑向哨位步话机。
纳兰山主峰。山顶防空掩体。
"亨利,亨利,紧急呼叫!"惠特赛的步话机里传来卡尔迅的声音。
"是我,是我,长官。我在750阵地,我在750阵地!"
"发现日本侦察机一架!马上到你上空,马上到你上空!注意拦截,不要让它飞向机场!"
"是,长官!我看到!我已经看到!"
阵地上脱去枪衣的一挺挺高射机枪迅速转动角度,射手们个个屏住了呼吸。
张连长嘴里含着口哨,手中小红旗慢慢举起来。惠特赛跳进掩体,顺手接过一挺0.5寸的大口径勃朗宁M2HB机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