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跳下车满山遍野冲来的八路军--这他们还能辨认--手里竟端着新式的……冲锋枪!
不再是长矛大刀,不再是火枪土铳,不再是单发的老毛瑟或者驳壳二十响,而是地地道道的、暴风雨般喷洒着死亡的、没见过的"花机关"※。
※流入中国的德式"博格曼"冲锋枪曾被称为"花机关"。
相比之下,自己的"有阪38"和马枪完全失去发言权。
"大正11"歪把子在混乱中也绝少架起来的机会,偶尔能打出一两梭子的火力点,很快就被手榴弹敲掉。老兵们能识别出,这手榴弹决不是以前土八路那种一炸只分成两片的低效杀伤力;它们弹片四散,形状象只小菠萝。爆炸声也闷响得令人毛骨悚然。
溃散奔逃的池田支队主力伤亡殆尽。
(157)
锡林格勒草原。
亨利和他的一群美军战友,跟随孔庆德汽车团,任务是包抄敌人后路。
三个月的驾驶实践,使基地里不再为司机数量发愁。百十辆野战吉普和卡车组成两路浩荡长队,迅猛出击,象铁钳一样夹住池田殿后大队以及辎重兵。
车载60迫击炮压制了骑兵那本来就薄弱的"重火力",风驰电掣般冲锋的吉普车,把少见多怪的东洋马和蒙古马,惊得马仰人翻。
冲锋枪、卡宾枪爆豆似的响成一片,车辆和马匹在旷野里疯狂追逐。一场罕见的机动车与骑兵的大战上演了。吉普车后座的机枪架扮演着歌喉婉转的花腔女高音角色,在草原舞台各个角落尽情欢唱,引人注目。
骑兵已经完全不成队形,象被猛兽袭击下的羊群。马腿发软、翻倒在地、人被摔伤,作了俘虏的情形频频发生。
唯一活着的蒙疆自治军大队长及时地举起了白旗。一向以顽抗著称的日本兵也因为意外惊吓和上司阵亡,在不甚清醒的状态中,纷纷举手投降。
从空袭开始到战斗结束,全过程不到三小时。这一战打得干净利索,乃至几个月没打仗的老兵们都喊着没过瘾。
泰勒上校用步话机询问战况时,惠特赛中尉对着话筒大喊道:"我们正在锡林格勒草原上猎黄羊!"
这句话被美军顾问团评为本次战斗的最佳注脚。
(158)
两天后,纳兰基地的中美联合作战报告中写着:
"1942年9月27日下午,由美军第12航空队特遣大队攻击机群和八路军新式野战纵队,在纳兰山地南侧25公里的锡林格勒草原地带,将轻敌冒进的日军池田混编支队3300余人尽数全歼。
"其中击毙1923人;俘虏日军252人、蒙疆伪军1120人。只有一支留守在镶黄旗的数十人后勤小队侥幸逃脱。"
"由于是第一次'空地协同'作战,显然存在缺乏演练、不够协调的问题。地面部队启动过早,冲击距离过近,出现了误炸、误伤。今后应吸取教训。"
对于冈村大将来说,若干天里,池田支队都处于"神秘失踪"状态。
华北方面军司令部不肯相信,这个级别的部队会在一天内被全数吃掉,这毕竟没有先例!即使当年在江西万家岭,身陷十万人重围、重伤致残的106师团,也奋战了一个多月,松浦师团长等近千人也突围返回啊……
由此,纳兰基地这次"锡林格勒草原猎黄羊",取得了迄今为止抗日战争中,第一次对日军联队级以上"成建制歼灭战"的完胜战果。
(159)
清点战利品时,孔庆德对亨利感叹:以往战斗中缴获这么多枪支弹药,战士们争着抢着也要轮换背一背、扛一扛,爱不释手。现在居然只是押着俘虏装车卸车,拉回基地没人多看它们一眼。
惠特赛这次亲手俘虏7个日本兵,消除了前几天没有抓到跳伞日本飞行员的遗憾。于是提出一个要求:
"孔军官,这次我立了小功,你奖励我一件事好吗?"
"嗯?老弟你说!"
"我看到一匹更加高大的--但不是骡子、马或者毛驴。实际上早年我在书上看到过,它就是--卡麦欧(Camel)。我要亲自,骑一下它们。"
"卡麦欧?你介个……我不大明白。"
"它们是这样的:后背上有山峰。大约这么高,两个或者一个,可惜…可惜我不抽烟…"亨利急切地比划了一阵,孔庆德恍然大悟:
"哈哈哈哈!就,就介个呀?太好办了!介是锡林格勒草原的特产呐。小事一桩……哈哈哈,亨利你个城市里长大的孩子,笑死我了……"
战斗中还缴获战马1096匹,充实了乌兰夫骑兵支队。
此外还有回收的约80吨马肉,炊事营忙活了一周才把它们腌制完毕。虽然口感粗糙,不如罐头,但毕竟是这艰苦年代不可多得的肉类食品。
后来大部分空投给了那些艰苦的山区根据地。
(160)
广州。日本华南空战临时指挥部。
"中国派遣军"第三航空师团长、在华最高航空指挥官中菌盛孝中将,一时还不明白,这个月,自己面临的空战怎么如此频繁。
华中、华南几个大基地里每天起降的次数都大大超过以往,战损上升飞快,油料消耗也开始告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