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这样的事没有马歇尔参与,简直不可想象!"
"哈里你想过吗,马歇尔会和史汀生一起,坚持不改变史迪威的使命。"
"可是总统--舆论!舆论会认为,如此不公正地对待一位刚打完胜仗的将军……这是很可怕的!虽然,嗯,虽然离开下次大选还远……"
罗斯福狡黠地眯下眼睛,"正是如此,哈里。我想借此机会惩戒一下咱们那位'醋性子乔',使他明白,别因为个性弱点,而耽误远大的前程。"
霍普金斯领悟,深深点头。
"噢?既如此,我乐于替你起草那封给大元帅的电报,富兰克林。"
战争部(也译成陆军部)部长亨利·史汀生
(248)
佛罗里达,奥兰多休假地。
养病中的史汀生,刚刚审阅了阿拉莫戈多实验室的报告。这是全美国--也是全世界只有几个人能够有权审阅的文件,甚至副总统华莱士也不在这几人之列。史汀生受命负责荒漠里那个绝密项目--代号"合金"的进展。
此刻,他在阅读马歇尔的来信。
"总统受限于对中国具体国情的了解,而不希望失去蒋委员长。于是史迪威终于成为'祭坛前烤熟的羔羊'。两天前他被解除了中国战区参谋长的职务。而我们都没有机会参与此事的讨论……
"我已安排魏德迈接替他的岗位。"
义愤填膺的战争部长怆然起身,吩咐随行医生:结束疗养!明天赶回首都!
(249)
美国西海岸。卡梅尔。
海滩上有一对夫妇散步的身影。跟随他们的小狗跑前跑后,茫然不解地观望着它沉默的主人。
温妮伴随着鬓发斑白、瘦成一把骨头、原来笔直的身躯由于过度操劳已显弯曲的丈夫,在海边走完第十个来回。
"乔,回家吧。对我来说,你已经拥有一切。该回家了。"
"是的温妮,是该回家了。只是……不该是这个回法。"
"总要有一个回法的,乔。不是这样就是那样。就当它是上帝的安排吧。"
"上帝的安排……温妮,我希望上帝再给我一次机会。"
第二天,温妮煮好咖啡,给仍然躺在床上的乔拿来一封信。
信是中国将军、整编38师师长孙立人少将写来的。描述他们在浙东南艰苦的战斗中打退日军多次进攻,保护着丽水基地。由于运补组织不力,腐败之风渗透到军需后勤部门,甚至申请弹药都要贿赂主管军官,物资时常接济不上。不是没有,而是扣住不发。他深切怀念在印度、缅甸和史迪威一起作战的日子。
乔把信还给温妮,懒懒地在床上翻了个身,喃喃道:
"看看总统那个老傻瓜愚蠢让步的结果吧,温妮。我亲手训练的精锐部队,迟早成了花生米的殉葬品。美国人也要流更多的血。"
第三天,温妮煮好咖啡,给仍然躺在床上的乔又拿来一封信。
信是老部下索尔坦少将写来的。他在昆明督运物资。三个月来已有15万吨物资运进中国,他克服重重障碍,把其中3万吨送到浙江前线。--"而开辟这条艰难而光辉的道路的,正是您那不可征服的意志!"※
乔把信递给温妮,默默地翻了个身,眼里饱含泪水:"温妮,我不应该离开他们……他们需要我。"
※史实:原信是缅甸"史迪威公路"落成时,官兵们给将军的致敬电。
第四天,温妮煮好咖啡,给仍然躺在床上的乔又拿来一封信。
信是卡尔迅、泰勒两位准将联名写来的。除了他们的工作汇报--他们每隔一个月自愿地这样作一次--信中用加重号标注了一段话:
周恩来在重庆送别卡尔迅出院时郑重表示,希望史迪威将军前来就任"华北抗日联军"的最高总指挥。并请我们转告:"如蒙将军同意,毛泽东、朱德、冯玉祥、阎锡山、商震、傅作义等领导者,将联名向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出正式邀请……"。
乔把信递给温妮,从床上一跃而起,沙哑的嗓子喊道:
"温妮!现在我相信了,上帝真的与我们同在!"
右图为滇渝公路贵州晴隆段著名的"24道拐",始建于1926年。1943年史迪威指挥美军工兵部队,对这里进行过较大改造,变成"21道拐"。
(250)
北太平洋,白令海。
1943年5月11日,美军在阿留申群岛的阿图岛登陆,扫荡了2600名日军。
高呼"班哉"发起最后冲锋的日本兵约有1000人,用手榴弹集体自杀的约500人。美军伤亡37人。这是美军在北太平洋的第一次两栖登陆作战,获得不少经验教训。※史实。
5月下旬,人称"公牛"的威廉·哈尔西海军中将,从南太平洋的努美阿,飞返檀香山太平洋舰队司令部。他一度隶属于麦克阿瑟上将管辖的西南太平洋战区,这次应尼米兹上将要求,匆匆赶来。
他本以为尼米兹会向他祝捷--击毙山本五十六,对日本是个沉重打击。
或者是为了"第50特混舰队"的指挥岗位。那可是令每一个雄心勃勃的海军军官都怦然心动、全力争取的职务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