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面之后,尼米兹却关怀起他的"带状疱疹"。
一年前,正是因为那场病的讨厌发作,使他错过那个重大的历史机遇--中途岛之战。
哈尔西不明就里,也不以为然,告知司令官老朋友:已经好了,没有再犯。
尼米兹坚持,要帮他找个"凉快的地方,预防复发"。
哈尔西甚感诧异:为何小题大做?
凉快地方?太平洋上所有战火激烈之处,都处于炎热地带!这是要把我……打入冷宫?
望着尼米兹眼角那些高深莫测的鱼尾纹,哈尔西鼓起公牛般的眼睛。
于是尼米兹领他来到作战室。巨幅的太平洋战区地图覆盖了整整一面墙壁。
"听着比尔。三天前,金海军上将代表参联会下达一项奇特作战指令……"
最终明白了此中涵义,哈尔西呵呵大笑,摩拳擦掌。当即表示:这么凉快的地方,我的皮炎保证不会复发!
尼米兹叮嘱:"治病,是你离开原战区的首要原因,比尔。记住这一点。"
尼米兹"扣压"了金上将指示的非正式部分,那些是:
"让哈尔西离开澳洲。离开麦克阿瑟越远越好!那个著名陆军人士,居然想把我们'最伟大的水兵'据为己有。"
(251)
几天后史迪威按照通知来到华盛顿。
马歇尔开门见山,问他是否愿意"屈尊"降格为一个分支战区的指挥官。
史迪威答:只要带兵作战,哪怕指挥一个师也行。
马歇尔又问:是否对中国失去兴趣?
史迪威答:自己的生涯同中国联系太紧密了,以至于时时在梦中与她约会。并特意指出:尤其是眷恋"我们年轻时共同服役过的中国北方"。
马歇尔笑了。乔还是那个乔。于是和盘托出,介绍了他今后任职去向、目的和任务。史迪威安静地听完,使用上次接受使命时的同样口气:我听从调遣。
马歇尔注视了他一会儿,明确道:
"约瑟夫,关于这次提名,应该告诉你的是,它不是来自任何方面--例如中国的重庆或者延安;也不是美国的我们。而是来自总统--总司令本人。"
史迪威惊讶了。几乎脱口而出:"上帝,没想到我们的民主党傻瓜总统,还真是精明过人!"
马歇尔正色约束道:
"约瑟夫,今后禁止使用这种语言。包括你对蒋介石的那些轻率称呼-什么花生米之类。你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几位四星将军之一。你的用语会受到多方面、包括新闻界的广泛注意。而每个成为领袖的人,都有他人所不及的一面,不能随意蔑视他们。你即将去华北担任最高指挥官,那是我们过去了解相当少的地方。难道,你也想给朱德和毛泽东也起一些不雅的绰号吗?"
这是马歇尔对他从未有过的严厉。
史迪威缓缓起身,立正站直:
"乔治。我将牢记这次谈话。并请转达我对总统--总司令的谢意。"
之后,他们一起来到海军作战部。
在那里,他们与金上将联合制订了一个新的作战方案:一个极富想像力、推动全局、致敌死命的方案。
(252)
这是常被春天忽略的地方。五月树梢才刚现出几许绿芽。
卡尔迅准将伤愈归来,变得沉默寡言。常常一个人在野外散步,思考。
人们理解,或许他尚未彻底康复,或许他忧虑日感匮乏的物资,或许他思念牺牲了的亨利。
有一天,人们看到他和泰勒一起讨论了一整天,气氛是少有的热烈。他们忽而分析地图,忽而研究照片,忽而驱车驶向郊外荒野,忽而掂量着单件的武器或弹药……对话充满当天的全过程,几乎没有冷场,吃饭也顾不上。
第二天,卡尔迅向各部队发出通知:征集会游泳的士兵。
虽然这里有十几万人,但北方和塞外这些以"旱鸭子"为主的部队里,水性好的没几个。不得已降低标准,最后选拔1500人。卡尔迅把他们编成由五个中队组成的一个两栖特种联队。
训练随即开始。卡车把特种联队拉到张家口西北100公里外的小镇-蒙古营旁边的"安固里淖尔",这是方圆数百平方公里内唯一可以划船的大型水面。湖边支起了野战帐篷,湖面漂浮着橡皮艇。
卡尔迅本人带头,领着队伍在初春寒冷的湖水里,每天完成500米武装泅渡,和用最快速度划船2000米的训练。
然后是操作各种火器,实弹打靶练习,以及攀爬绳网。
又高又壮的海军陆战队中尉赫伯特·希契,担任联络员和助理教官。
吕正操上校热情推荐了本支队的参谋长,27岁的张学思少校。
卡尔迅起先有点怀疑这个貌似白面书生的年轻人能否胜任。但了解到这位张学良将军的弟弟会讲日语、游泳不错、又是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并且5年前就在香港学会了驾驶飞机等等,当下就留他担任了参谋主任。
至于部队长,卡尔迅选择了一位能征善战的新四军骁将-曾经和他在苏北一起阻击日寇30天、一起负伤、一起在重庆手术、又一起回到华北参加集训的、号称"拼命三郎"的陶勇中校。
训练持续一个月,直到每人都达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