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锦衣卫秘事_夜行独侠【完结】(2)

  [史学研究] 《锦衣卫秘事》作者:夜行独侠【完结】

  锦衣卫这个光鲜的名字,背后的含义却是中国历史上最残酷的特务制度。特务制度作为君主控制群臣、维护皇权的手段,历代都有,但都是暗中为之,不敢招摇过市,为何在明朝却将其公开化、制度化、并且组建了相应的政府机构?组成锦衣卫的武功高手,是否都是形象俊美、身着锦衣、冷酷无情的帅哥?这些人从何而来?他们的归宿又是怎样?锦衣卫从创立之初,曾经令贪官污吏闻风丧胆,保持了明初一百年的吏治清廉,但是如何异化成为了一种打击贤良、淘汰忠臣的缺席?最终掏空了明朝的,摧毁了明朝的向心力。在最后的时刻,空空朝堂,只剩崇祯一人,孑然而立……

  第1节:序章

  序章

  断章一 天罗地网

  "庄烈帝(朱由检)怀疑自己手下的大臣,(他用)王德执掌东厂,以惨烈刻薄的手段辅佐自己,吴孟明管理锦衣卫,只是随东厂意愿而动,不敢有着丝毫违抗。而镇抚司的梁清宏、乔可用朋比为恶,只要是士绅富豪人家,必定会有(缇骑)往来侦缉踪迹。所以(这些人)都早睡晚起,起来也不敢多说话,听说有厂卫的人来了,有如大盗登门抢劫一般……稍有拂逆他们的地方,立即百般构陷,找出只言片语的过失,往往株连多达数十人……"

  --《明史·刑法志》

  断章二 人情冷暖

  槛车尘逐使车辕,一路知交尽掩门。犹喜多情今夜月,斜窥树隙照离尊。

  --被杨涟连累,抓至锦衣卫诏狱的顾大章,写于押送京师途中。杨涟之事详见第六章

  断章三 镇抚司狱

  锦衣卫镇抚司诏狱不比三法司。诏狱设在地下,牢房的墙壁厚达数仞,即使隔壁声嘶力竭地呼喊也听不到。探视之人送进来的东西,必须经过好几次查验,如果送的是食物,犯人拿到手的不过十分之一。诏狱还不许点火,即使严冬,也得吃冷饭,穿凉衣。家人不但不能进入,也不许见面,唯一能见面的地方只有审问时的大堂,只有那时可以在堂下遥遥地看上一眼而已。

  --明人笔记《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一

  断章四 亡国之由

  明不亡于流寇,而亡于厂、卫。

  --明·沈起堂《明书》

  第2节:宰相太擎肘(1)

  一、皇帝的私兵

  宰相太擎肘

  1368年正月,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也就是后来的南京,当年八月,明军杀入元大都也就是后来的北京城,正式宣告取代元朝成为中华之主。

  打下江山不忘旧人,朱元璋在立国之初就大封功臣,洪武二年正月,他还下敕给中书省,里面说道:"诸位文臣武将,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九死一生,开疆拓土,建立大明朝。遗憾的是,有些功臣含辛茹苦,但却过早地去世,令朕深感痛心。为此,朕命令相关部门,在鸡笼山上建立功臣庙,封其爵位,并塑像祭祀之。"

  从来皇帝封功臣,最大奖赏莫过于死后配享太庙,让后世皇帝也时常祭祀怀想,功臣名爵可与整个王朝相始终。朱元璋却别出心裁,在配享太庙之外,另立一个单独的功臣庙,把和他一起打天下的人按功劳分成三六九等,供在功臣庙里受人间香火。鸡笼山功臣庙位于今天的江苏省南京市郊,在朱元璋之时,就是位于首都郊区,得入功臣庙,在当时的文臣武将来说,乃是所谓从龙功臣莫大的荣誉。

  从洪武二年诏建功臣庙,到洪武八年,功臣庙里一共供奉了三百零九位功臣。彼时已经死了的功臣塑像祭祀,还在世的则虚位以待。然而活人接受香火,总不是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和死人在一起排座次受香火,莫不是也把我当成死人么?这种想法自然只敢在功臣们的心里绕一下,很快就得驱散开,更不敢说出来--又不是真的想死,何必说出来找死呢?

  大明朝刚刚建立,功臣们分得高官厚禄,尤以中书省之官最为显耀,却也最为朱元璋所忌惮。我们所熟知的明初文臣之首莫过于刘基刘伯温,在民间传说中,此公既有济世之才,也有通天之能,五行八作、阴阳卜卦无所不晓,是个可与《三国演义》里的诸葛亮相媲美的神仙或者说妖人一般的人物。但实际上,朱元璋最为亲近和信赖的文臣却并不是刘基,而是李善长。

  最先做上宰相位置,和朱元璋的皇权发生冲突的人,也正是李善长。

  李善长在朱元璋的功臣中,是非常特殊的一位,他的际遇,正可以看出朱元璋对于功臣们的心理变化轨迹。

  李善长投奔朱元璋那一年,已经是一位四十岁的小老头了。当时义军四起,有雄心者如朱元璋、陈友谅等等,内心都存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狂野想法,而对于李善长这样的文人来说,他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是当君主的材料,但和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一样,当时像他这样的小知识分子的最高追求,莫过于辅佐一位明君复兴汉家天下,成为千古留名的贤臣、名臣。

  现在我们无从得知李善长如何度过他的童年与青年时代,我们只能看到的是,他站在朱元璋面前,朱元璋问他:"我们现在到处打仗,你看什么时候才能平定天下呢?"

  面对那位相貌丑陋,比自己小上整整十四岁的青年将领,李善长从容作答:"秦末乱政,刘邦起自布衣,他胸襟豁达,知人善任,且不嗜杀,只用了五年便得到天下当了皇帝。现在的情形和秦末相似,天下四分五裂,你是濠州人,离刘邦起事的沛地不远,山川相连,王气在你。若能效法刘邦,则平定天下不在话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