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性欲是最普通、最重要的,这事许多人都讳而不谈。其实成千累万的青年男女,都因缺乏有关性的正当知识,不知节制,而自亵自戕,为害之烈,不可胜数!一般生物对于性欲,都有自然的节制;人类无此种节制,所以不能永年。人类十六七岁至二十几岁,性欲冲动强烈,最难克制。许多聪明可爱的青年,多因手淫而伤身,或因不能自制而夭折。就整个社会看来,实是重大的损失。我曾经做过一篇文章,提出两极二字来,我以为人的精力都是从两极消耗,这两极便是用脑和性欲。要是二者发泄过度,两端已竭,中间便要空虚,而至衰病死亡。曾及正公说:“行房百里者病,百里行房者死。”这是说在身体极度疲劳的前后,决不可行房,应该节欲。又在女子生育前后,也不应行房,这和本身与产儿的健康皆有密切关系,不可疏忽。旧俗新嫁的女儿,到夏至必须回娘家歇夏,也是含有节欲的美意。存山子日:“余邻人江姓,年半九十矣,康健犹胜壮年。问其养寿之法,无他奇秘,惟少壮时,六腊寒暑之月,独宿静养,是以至老不衰,且无疾病之苦也。”这也是一种节育办法。又关于节制性欲,中国善书上有严密的规定,如说某月某日为某神的生日,若于该日行房,将遭天谴。又旧时历本上,亦有节欲的规定。这是利用人民迷信心理,或者按照气候变换适当的节制,以调剂他们的性行为,未始不是有益于卫生的。节欲的最好方法,是在白天作最适当的劳动,使晚上易于入睡。生活要有规律,并勿与猥亵的朋友或图书接近。最忌的是逸,逸则淫。假使能节制嗜欲,精气自然圆满,抵抗能力增强,却病延年将不期而致。
上面所说的十项原则,是打破过去一般人只讲生理卫生的惯例,而把生理卫生和心理卫生相提并论的一种尝试。我所持的论据,都是本诸个人的经验,内容自有待于修正与补充,不过在这里要特别促使大家注意的,便是伟大的事业,决于卓绝的精神与健康的体格。要有足够担当大事业的精神与身体,便要在平时注意心理和生理的卫生。因此,我们对于这十项卫生原则,应该细心体察,切实履行,若能勇以赴之,恒以持之,我相信对于各人的健康,决不会毫无裨补的。卫生之道也就是人们争取光明前途的幸福之门呢!
第十一章 秘密接触
1.赴苏半途而废
为了寻求国际援助,蒋介石派陈立夫去苏联与斯大林秘密谈判,陈立夫坐船绕道柏林待命,两个月后,又半途被蒋召回。不久“受命”与延安谈判。从而拉开了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序幕。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正忙于“剿共”,电令东北的张学良不许抵抗。
按照蒋介石的方针,南京政府外交部向日本提出了几次“文明抗议”,中国驻国联代表施肇基也在国联作了“控诉”,然而侵略成性的日本帝国主义并没有“良心发现”,反而加紧了侵略步伐。
1932年1月28日,日军进攻上海。
2月5日,日军占领哈尔滨,至此,东三省全部沦陷于日寇手中。
3月9日,日本人抬出溥仪作傀儡,成立伪满洲国。
1933年1月,日军攻占山海关,向关内进攻。
2月,日军进攻热河省,3月4日,占领省会承德。
3月,日军进攻长城各口。
在日军的步步进逼下,蒋介石却步步妥协:
1932年5月,中日签订《淞沪停战协定》,允许日军驻留上海,而中国军队却不能在上海及其周围驻守、设防。
1933年5月,中日签订《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省,承认长城一线为伪满洲国的国界。
蒋介石的投降政策,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民族义愤,一部分国民党将领也产生了强烈反响。
1933年5月,冯玉祥联合方振武、吉鸿昌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宣布抗日。
是年冬,福建省政府及第十九路军与红军签订协定,抗日反蒋。
日本人虎视眈眈,国内民众也思抗战以雪国耻,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调整对内对外方针,开始对日整军备战。
为了寻求国际援助,蒋介石找到了苏联。因为他清楚知道,在国际上,能与日本抗衡的,除了英美以外,非苏联莫属。况且苏联与中国相邻,日本侵略中国,无疑会影响到苏联的安全,苏联不会坐视不管的。
1934年底,蒋介石授命陈立夫主持同苏联驻华大使的外交谈判。蒋介石之所以用陈立夫,除了陈立夫本是自己亲信之外,陈立夫赞同在目前国难当头的形势下调整中苏两国关系也是个重要原因。早在1932年之时,陈立夫就建议蒋介石恢复中苏邦交,苏联人对陈立夫印象颇好。
陈立夫接受使命后,暂时放开了自己所作组织部长的工作,而专心与苏联驻华大使鲍格莫洛夫的谈判。
这一谈判,极为秘密,外界一直无人知晓其内容,直到1977年,陈立夫在与一位美国学者交谈时,才含糊提到了一些当年谈判的内容。
在会谈前,陈立夫分析认为:苏联之所以愿意同中国谈判,是因为它害怕中国与日本妥协,与日本携手合作。如果这样的话,那么日军就会通过内蒙古,直抵苏联边境,威胁到苏联。而当时德国也已从西线窥测苏联,这样苏联就会陷人顾此失彼的境地。因此在会议中,陈立夫即表示愿意与苏联友好,也显露出有恃无恐的态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