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氏家族全传_李西岳/苏学文【完结】(149)

  陈果夫干咳两声,陈立夫忙递上手帕,陈果夫摆摆手,从口袋里掏出自己的手帕,轻轻地擦擦嘴巴道:“共产党虽不成气候,但在抗战中却扩大了军事力量,地盘也扩大了不少,这对我党我军可是一个不小的威胁啊。”

  陈立夫仍不以为然地道:“别忘了,日本人是向国民党投降,而不是向共产党投降。就目前的格局来说,论军队,论武器装备,论地盘,共产党恐怕是忘尘莫及吧?再说,我们还有美国人的支持……”

  陈果夫又干咳几声,摆摆手,打断了陈立夫的话:“可是,共产党有民心。抗战胜利后,全国人民纷纷要求结束专制统治,开放言论,释放政治犯,承认多党派的合法存在,这不能说与共产党的宣传没有关系。”

  陈立夫站起来,在屋里踱了几步,突然转过身来说:“必须维护国民党的权威,绝对不允许两党并存!”他叹了一口气,又踱了几步,自言自语地道:“皮之不存,毛将存焉?”言外之意是,国民党的合法地位取消了,CC还如何生存,没有了CC,二陈的命运就发发可危了。

  陈果夫见陈立夫有些激动,便不作声了,他又接二连三地咳嗽起来。

  这时,陈立夫想起了一件往事。

  还是在抗战胜利前夕,陈立夫参加了一个国民茶话会,当时因胜利在望,茶话会气氛热烈,大家畅所欲言。

  开始,陈立夫一言未发,悉习倾听他人的意见。

  有人提出,抗战胜利是由国共两党共同取得的,一旦成功之日,国共两党仍需继续合作,以期和平建国。

  听到这里,陈立夫一下子站了起来,怒气冲冲地指着那位不识时务的官员斥道:

  “对党内只有一手执《可兰经》,一手执剑,对党外只有一手执棒,一手执肉。”

  那位官员被陈立夫的举动吓了一大跳,随后又问:“此话怎讲?”

  陈立夫哼了一声,仍然气冲斗牛地道:“现在的敌人就是共产党。对共产党只有杀,我已杀了他们高级党员二千几百几十几,普通党员二万几千几百几十几了,怎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人提国共合作,简直是不识时务!”

  与会官员个个面面相觑。谁也不敢作声。

  陈立夫坐下了,稍缓和了一下口气接着道:“我再重申一遍,从今以后,我绝不允许再有人在我面前提国共合作。”

  茶话会不欢而散。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半年的时间了,但陈立夫一直耿耿于怀,现在想起来更是不寒而傈:没想到在国民党内部,仍然还有人主张国共合作!陈立夫认为,国共两党打了多年的仗,积怨甚深,对共产党只有消灭,除此以外没二话,但面对共产党军事实力的扩充,解放区的扩大,他也隐约有所担心。

  陈立夫在政坛上可谓活跃分子,而陈果夫因为病魔缠身,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卧室中呻吟,整天挣扎在生与死之间,尽管这样,他仍然没有淡化对政治的热情。

  一日,陈果夫、陈立夫邀请著名学者梁漱溟来家叙谈。

  梁漱溟早年是北大教授,对中西文化颇有造诣,二陈对他的学问功底也深为折服。

  一阵寒暄客套之后,陈果夫道:“梁先生,果夫若非身负党国重责,真愿随先生于翰墨书香之中,以求人生之趣啊。”

  他长叹了一声,挪挪身体,接着道:“先生之志,令我顿生羡慕之情,愿先生切勿再从事军事政治,多从事文化研究。”

  陈立夫也帮腔说:“中国文化渊远流长,灿烂辉煌,大有其研究价值。”

  梁漱溟不明白二陈说这些话的用意何在,他不好询问,只是捋了捋胡须笑了笑,坦荡地说:“不管研究政治、军事,还是研究文化,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国土再承受战争了,不管内战还是外战,最后遭殃的是人民,当然,战争也会造成一个国家文化的衰退。”

  陈果夫连忙随声附和:“梁先生言之有理。”

  陈立夫也道:“是的,是的。”

  梁漱溟接着说:“我一向不关心政治,朋友之间莫谈国事。”

  陈果夫接过来说:“鉴于身体的原因,我对政治的兴趣也淡化了,余下时间,好好拜梁先生为师,争取在文化研究和科学研究上有所建树,可现在又觉得力不从心啊。”

  陈立夫说:“梁先生,作为一个知名学者,你认为抗战胜利后,我们党应该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

  梁漱溟捋了捋胡须,呷了一口茶,半晌才说:“愚认为贵党应该改弦更张,励精图治,进行彻底的清理与整顿。你看,老夫说莫谈政治却又谈起了政治。”

  陈果夫道:“梁先生颇有高见,我们愿洗耳恭听,俯首领教。”

  陈立夫道:“梁先生尽管讲下去。”

  谁知,梁漱溟却闭口不谈了,二陈见话题到此结束,也不好再追问。聊了一会,梁漱溟便起身告辞。

  送走梁漱溟,陈果夫与陈立夫密谈了一阵,他们从梁漱溟的言谈中悟到了一些东西,两人经过反复研究,拟出了八条建议,决定面见蒋介石。

  蒋介石府邸。

  陈果夫、陈立夫鱼贯进入,宋美龄笑脸相迎,互相问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