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氏家族全传_李西岳/苏学文【完结】(228)

  “莫偕无道行,耻于群小立,避彼轻慢徒,不屑与同席。”

  由上宋美龄所言,尤其是最后的一首“圣咏”诗,透露出她是受到蒋经国的排挤之后含恨而走,治病只是借口而已。

  宋美龄赴美时,蒋经国及其他要员前往机场送行。

  宋美龄离台后,除1976年回台参加了蒋介石的周年祭以外,一直住在美国,不肯回台。

  像蒋经国就任“总统”,国民党“双十节”的70大庆,国民党的“十一大”、“十二大”等重大活动。蒋经国都曾请宋美龄回台捧场,均被她婉拒。

  宋美龄在美国的侍从,都是由蒋纬国挑选的。

  蒋纬国在哥哥“继位”之后,仍倍受冷落。

  蒋经国撰写《守父灵一月记》,提及他的夫人、儿子、女儿、媳妇、女婿、孙男、孙女等处甚多,却只字不提蒋纬国。似乎蒋纬国根本就没在场守灵,或者蒋纬国根本就不是蒋家的人。

  只有宋美龄在场的时候,人们在看到了“经儿”、“纬儿”一左一右,共同搀扶“母后”的“全家福”镜头。

  对于宋美龄离台赴美,陈立夫也是颇有感触的。

  陈立夫听到宋美龄决定赴美的消息后,曾前往蒋介石宫邸去看望夫人,然而,他在客厅里等候了许久,却不见夫人的面,当时他不知夫人是有要事在身无暇接待,还是故意回避,抑或有别的原因。

  陈立夫还在等,无聊之中,他起身走到书架旁,信手翻翻上边的书,无意之中又发现了那本《圣经》,他取下来翻看了几眼,心中涌起一种别样滋味。

  受蒋介石排挤,25年前他远走美国,去过隐居生活,其压抑的心态可想而知,当时夫人曾安慰他读读圣经,从耶酥那里得到安慰。

  宋美龄当时的确是在安慰他,但那种安慰比挖苦讽刺好受不了多少,所以斗胆上来,他就回敬了夫人:“活着的上帝都不信任我,我还想得到耶酥的信任吗?”

  当时宋美龄很尴尬,这一点,陈立夫感觉到了。

  怨恨之中,陈立夫在美国一呆就近20年。然而,事有凑巧,物有偶合,25年后,堂堂总裁夫人却受“经儿”之排挤,无奈之中,也要远走美国,去过漂流的日子。

  历史就这么捉弄人,政治就这么捉弄人,人就这样捉弄人。

  此时此刻的宋氏该是怎样的一种感受呢?

  陈立夫摇摇头,偷偷笑了一声,然后,把《圣经》放在书架上。

  陈立夫回到座位上,还不见宋美龄的面,他只好打道回府。

  5.密室彻谈--为后主接班壮胆

  1978年,严家淦的“总统”任期届满,坚决要让蒋经国接任。

  此时此刻,蒋经国却有些犹豫,因为这个“总统”的名义,他要不要都无损于“最高领袖”的地位,而何应铁、张群等父执辈的元老都在,让他们其中的一位来当这个“虚位元首”,更能显出蒋经国的“敬老尊贤”。

  想到这里,蒋经国打算把“总统”的位置先让给元老们干。

  这时,谷正纲、张宝树等人都来劝蒋经国继任“总统”。

  这些元老们一劝,蒋经国又拿不定主意了,犹豫之中,他想起了陈立夫,他想征求一下陈立夫的意见,在国民党元老中,只有陈立夫没来相劝。

  蒋经国是个聪明人,在众多的国民党元老中,他却执意征求陈立夫的意见,是有原因的。他认为,陈立夫在国民党元老中威信最高,这是其一,陈立夫追随蒋介石几十载,虽也有恩恩怨怨,磕磕碰碰,但对蒋家始终忠贞不二,在此时此刻,能够说真话,这是其二;陈立夫在美国隐居多年,虽远离政治,却发愤读书,研究学问,凡事颇有见地。俗话说,旁观者清,关于自己继任不继任“总统”的事,陈立夫必有与众不同的见解,这是其三。

  除此之外,蒋经国与陈立夫之见陈果夫还有一段手足之情,他少年读书时,从衣食住行上都得到过陈果夫的照顾,彼此感情笃深。这一点,蒋经国常当着陈立夫的面提起,并流露出感恩不尽之情。

  陈果夫病逝前,蒋经国几次探望;病逝后,他亲自为陈果夫选择墓地,悉心做好家属子女的安抚工作,以表对兄长之情的报答。

  陈立夫由美返台,蒋经国亲自到机场迎接,陈国台定居后,又亲自为陈选择住宅,使陈立夫能够安度晚年。

  这一切,蒋经国竭尽全力高度负责,然也是实现父亲的旨意。这一切,陈立夫也自然铭记在心。

  蒋经国亲自到陈立夫府邱探望。

  陈立夫出门远迎,并吩咐家人烟茶侍候,格外热情、亲切,而又自然。

  蒋经国落座以后,先问陈立夫身体如何,生活中有没有实际困难,个人有什么要求等等,简直是关怀备至,体贴人微。

  陈立夫感谢蒋经国的关心和慰问,同时也觉得蒋经国此时登门,必有要事,正是“总统”竞选期间,蒋经国日理万机,怎么能有闲心专门来看望自己呢。

  果然,蒋经国纳人正题了:“我这次来,是专门向您请教的。严家淦的总统已任期满,他极力推荐我继任。连日来,我一直为此事食寝不安。”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