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陈氏家族全传_李西岳/苏学文【完结】(62)

  前在江、浙的时候,一般谈水利者,多半是以防祸为目标,是一种消极的水利,也可以说是一种治标的办法。到了后方,把整个的水道观察一下,觉得以前那种观察是错误的,如果一个河道不只是在一国之内,以致上游与下游各有其用途,而不能互相调剂,这姑不必论,可是我们是一个大国,许多大河都在国内,既无国际关系的阻隔,又无天然环境的限制,但不能相互调剂,善为利用,往往上游闹旱灾,下游就闹水灾,这就是利用不得法,也就是水未能尽其利的缘故。假如水大的时候,在上游许多曲折的山谷中,作许多蓄水池,逢到天旱的时候,就把所蓄的水放出来灌溉,就不致有旱灾了。同时,因有水池的调剂,又可以发生像洞庭、鄱阳两湖那样宣水的作用,把水缓缓的放出去,下游也不致有水灾了。山谷中如果有很多蓄水池,使它友生一种分水的作用,则附近许多小河里面的水量也可以加大,而有航行的便利。而且又可利用宣水时候的冲激力,建造许多水力发电厂,不仅节省人力,许多偏僻的地方,也可以享受电气的利益,这岂不是一举数得的事情吗?今天是民族健康运动开始宣传的一天。谈到民族健康,吃水是一个大问题,现在一般民众吃的水,多半都不清洁,如果山谷中有蓄水池,在池的旁边做一个简单的沙滤池,仿佛像一个公井一样,大家都到这里来取水,则饮水也可以清洁了。从前许多人倡废田还湖,实际上如能注意蓄水,又何必费这一番力量呢。我国有许多地方土壤都很好,就是因为水利不发达,都变成废地,以致粮食减少,甚至每年还要向外国买粮食来吃,这是一件很惭愧的事。如能倡导蓄水,不但灌溉田地,且可利用水塘来养鱼。这样一来,就是上游水急的地方,或是山里的居民,也都可以吃到鱼,对于营养也有很大的帮助,这一点,希望研究水利的人也能够注意到。

  陈果夫认为黄河的本身,照事实上说,中间的一段河道,老是改道,现在可否用人工的力量来把它汇人一个正当的河道,这问题如依试验的结果,用人工的力量来举办,可以证明不是不可能的。现在黄河中段,仍需利用黄河故道,不必照淮河办法去另找低地。主持的机关,不论中央或地方、只要有决心,预先规定好计划,不怕它有几千万土方工程,假使每年做多少,那末,几年来也可以做好了。拿江苏导淮人海的办法来比例,已经做好了一千几百万土方工程。故希望黄河这很大的工程,也都用人工来改道,不使黄河自由冲突,演成种种惨状。如果成功了,不是黄河流域便安逸了吗?否则,黄河泛滥,导淮所有工程,完全白费。因此,凡学工程的人,都可以为黄河研究出一个办法,至于主持全国水利者,关于黄河问题,更当一致势力,只要有决心,什么难事,都可以做到的。

  治水需甚多人力与财力,陈果夫特上书蒋介石,提出水利兵工兴办水利事业,积极兴建全国水利事业:“水利建设,关系国民生计甚大,……务请特定办法,积极进行。今统盘筹划,拟仍从导淮人手,以导淮工程可利用英庚款,将人江水道整理完竣,再利用土地整理后之增益,作上游及其他工程之需。至其人海水道亦极重要,而工程浩大,不能不另筹款,拟请钧座设法利用美麦借款,依照去年果夫所拟调节民食方案第三项之办法,发行特种钞票,作为基金,另行编练10万水利工兵,以开辟之。在一年之内,完成此人海水道,再以此项工兵移至黄河南岸,自河南荣泽至山东济南之间,修筑大堤(即将原有之堤加宽加高)以绝黄河南迁之后患,以一年半为期(黄河下游之疏浚工程,可利用英庚款办理):再调此工兵至江苏,开辟新运河(自陈家港至南通之角斜)兼筑海堤,在半年内完成之,以增加江苏东部之富力;再将此工兵一部分调往绥远,一部分调至陕西,作开渠疏河之工程,一以分黄河之水势,一以辟西北之荒原,定期一年完成。然后将全部水利工兵屯垦于西北多旱之处,酬以金钱。土地及农具,使其子子孙孙,勤于水利。照此计划,如能在四年之内逐步施行,以革命之精神,作非常之建设,全国水利不难具相当规模,而西北、东南均蒙实惠,国富因之增加,民生赖以安定。”

  陈果夫当时反对治水非先治下游不可的成见,必须上下兼治。抗战开始后,陈果夫到汉口。1938年1月,奉派担任中央政治学校教育长,自汉人湘到芒江就职,沿途观察水利。陈果夫说:“由湘西、黔东而东流之水甚多,然山谷中绝少筑有水利工程,蓄水防旱者。大河道中,亦未见筑有闸坝,以利航行。有水而不能利用,故居民永远贫乏。加之接近城镇河道之处,森林几已砍伐殆尽,所谓辰杉,须由深山运出,再经若干年之后,恐将绝迹矣。湘黔山僻之地,实蕴藏富庶之区,岂水利与森林之建设,竟不为人所注意哉。”益坚其主张,治水必须上下兼治。又说:“我在最初担任导淮工作时,就反对那治水非先治下游的成见。后来我经过湘西、黔东及四川各地,又做过江蒲河流域的工程而后,更觉得治水非上下游兼治不可,形成我对于治水的一个主张。水与旱相反而实相成,上游患旱,就因为下游患水,反之亦然。所以上游的水若能积蓄起来,则上游也不致患旱,下游亦不会成灾,双方都有利益。我现在的治水主张,认为每一条河流的工程,必须上下游兼治,要利用其全部水量,使水的冲击力(即水力发电),浮载力(即航行)、渗透力(即灌溉),都能尽其用,尽其力,才算把水利发挥殆尽,才能算得的兴治水利。”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