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坦克-前进!_[德]H·古德里安【完结】(16)

  在需要进行远距离转移的大规模战斗中,摆在负责物资技术保障工作人员面前的,常常是一大堆解决不了的难题。补给品欠缺,运输车辆也时常不足,这就要求寻找各种补救办法。为此,物资技术保障勤务必须灵活地加以组织,后勤人员要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很好的组织能力。做好这件工作,除同大自然展开不懈的斗争以外,还要同游击队和突入后方的敌人进行斗争,另外要为后勤分队加强对空防御的兵力和兵器。

  补给品的前送

  坦克的最重要的补给品是油料、弹药和备件。

  大战期间,油料补给是坦克指挥员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整个军队后勤保障方面的一个薄弱环节。油料常常十分欠缺,因此,派出执行某项任务的军队数量,不是根据对敌军兵力的判断来决定的,而是根据有油料保障的战斗车辆的数量决定的。常常有这样的情况,部队申请的燃料不足以完成受领的战斗任务,因为计算燃料所依据的条件是难以预料或者是根本不能预料的。根据多变的战斗情况,或因在前进途中遇到天然或人工障碍物而必须实施迂回机动时,消耗的燃料就无法预料。

  另外,随着战争的发展,敌人的对坦克防御不断加强,德军坦克数量不断减少,这给坦克的行动带来了更多的麻烦。无论何时,参战的坦克都应随时准备交换阵地,甚至在停车时,发动机都不能熄火。经常要有一些燃料储备,以便能在急需时出动坦克。这就要求计算的燃料消耗量要比标准量多两倍。

  把燃料储备在坦克附近,以便能利用战斗间隙给坦克油箱加燃料,这是不可能的。在敌人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只有在夜间才能前送燃料。这对西方国家的坦克来说,不算什么难题,甚至对俄国坦克来说也没有多大困难。因为他们的多数坦克上都装有柴油发动机,他们的坦克的行程约为我军坦克行程的二至三倍。另外,俄军在必要时还可以利用地方运输工具前送燃料。

  弹药补给情况稍好一些。通常,在离战线不远的地方都设有大量储存各种弹药的仓库。但是,也有这种情况,偏偏是最需要的弹药,却往往数量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一种可行的办法是储存百分之十的紧急备用弹药。这些弹药只有根据特别命令或遭到突然袭击时才能动用。坦克部队一般都是自想办法:分队之间互相调换弹药,或利用已损坏坦克的弹药。

  坦克备件的补给是最棘手的问题。在东线开始作战以后,才弄清楚坦克的哪些零、备件最容易磨损,有多少备件才能使坦克经常处于战备状态。尽管在工厂和射击场对车辆进行过多次试验,但多数情况下,车辆的技术缺陷都是在战场上发现的。对车辆效能最好的检验,是长时间使用车辆,不正规的进行技术检查以及研究驾驶员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时对车辆使用的影响。车辆究竟有多大的装甲防护力,只有在战场上才能检验出来。

  下面列出几条只是在战场上才发现的技术缺陷:

  1 .使坦克起火,不只是由于炮弹的直接命中,而常常是由于漏汽油或机油。漏油的原因是衬垫损坏或发动机磨损。只要有漏油现象,燃料就可能落在发动机上而造成起火。

  2 .坦克的底部和尾部最弱(特别是怕地雷,因为这些部位装甲最薄。

  3 .行动部分被炮弹直接击中或在难行地段行驶受到磨损,都可能损坏。

  4 .炮塔、火炮、机枪和车门被炮弹甚或是弹片击中,可能被卡住而不能使用。

  5 .在非洲和俄国作战(特别是在夏末),开始发现空气滤清器滤尘不灵。后来,使空气滤清器吸取车内的空气,情况才有了根本的好转,但在冬季这对乘员的健康是很有害的。

  6 .在俄国冬季条件下作战,开始时发动机常常发动不起来。后来采用了给水和发动机加温的加温器,情况才有所好转。

  7 .德国坦克的履带太窄,容易脱落。防滑齿只能用于雪地。由锻造铸铁制成的履带板在严寒时容易断裂。

  物资技术保障勤务的组织

  包括修理和抢救勤务在内的物资技术保障是坦克营的职责,即使营在团编成内行动时也要担负这方面的任务。营的所有物资技术保障问题都要在各连专业人员的参加下解决。

  战争开始时,大部分的运输车辆还都编在坦克连里。在执行特定的任务(如行军等)时再把它们集中起来使用。但这样是非常不方便的,因为坦克连的编成及其对运输车辆的需求是根据战斗任务和地形条件决定的,常常还需要把某一连的补给品转给另一个连。因此,一九四三至一九四四年间,坦克营都编了补给连,把一些特种车辆、运输车辆以及野战炊事车都集中在这个连里。该连还编有一个修理组。当某坦克连配属给另一个部队时,就把这个连应配的运输车辆带走。为此不需专门下达命令。

  营里编了补给连以后,营长就可以根据作战的需要组织好本营的物资技术保障工作。运输车辆集中掌管,专业技术人员也便于开展工作。

  补给连长通常由资深而较有经验的坦克连连长担任,他同时也是副营长。补给连长的工作需要有预见性和计划性。他必须与营指挥所保持不间断的通信联络。通信工具一般是电台,如有可能也可直接会晤。

  实战证明,这种编制是切实可行的,一直到战争结束都没有改变。采取这样的编制,能够更加科学、灵活而节省地进行物资技术保障工作。为能不间断地进行物资技术保障工作,必须将营属各连的需求及时通报给补给连长。另外,还必须将战斗情况和未来的作战行动及时告知补给连长,以便于他事先计划好自己的工作。但是,不管后勤机构工作怎样出色,如果指挥官不支持这一工作,或在定下决心时不考虑物资技术保障工作的能力,也不会取得什么成效。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