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敦隐隐心动,“随梁王北上,然后呢?”
“如果鲍三爷只为应付梁王,则不需投降,坚守下去,梁王不会在这里耽搁太久,但是汝南不过得一时之安。如果鲍三爷要做长远打算,就带精兵北上,立功之后,求取汝南及周围郡县,甘做东都屏障。在此之后,则看形势如何,联强击弱,继续扩张。至于更往后,非我所知,全看鲍三爷运数如何。”
“我从来就没有这么大的野心……”
“从鲍三爷起意保护汝南兵民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了野心——要在乱世之中保护一群人,这是比争鼎天下更大的野心。”
“哈哈,徐先生……”鲍敦想了一会,“徐先生马上就要出城?”
“嗯,我只向梁王要来一个时辰。”
“好,请徐先生转告梁王,我愿率兵三千随他北上。”
“三千太少。”
“城里总共只有不到五千士兵,总得留一些守城。”
“鲍三爷还是没生出真正的‘野心’。”
鲍敦咬咬牙,“给我三日征兵,三日之后,我带八千人北上。”
徐础拱手,“差不多了。”
鲍敦长叹一声,“我总想着有人来替我分担重任,从来没想过还要承担更多负担——是徐先生点醒我。”
“此路难行。”
“终究没有更好的路。”
汝南城外,马维正在帐篷里饮酒,除了卫兵,只有高圣泽守在身边。
“徐础行吗?他虽然与鲍敦有旧,可是鲍敦曾经叛他归淮,怕是不会再听徐础劝说吧?”高圣泽小心道。
“嘿,对徐础来说,这只是牛刀小试。”
“呵呵,梁王慧眼看人,比我们这些俗眼要厉害多了。”高圣泽笑道,不敢挑梁王的不是。
“徐础是口宝刀,必须用在真英雄手中,否则的话,反受其害。”
“试问天下,还有谁比梁王更担得起‘真英雄’三个字?”
“哈哈,像你,不过是口没开刃的钝刀,却镶着不少金银珠宝,人人可用,但是无甚大用,看着华丽而已。”
高圣泽并不以为耻,笑道:“我是钝刀,所以才能留在梁王身边,我没大用,但是危急的时候,也能替梁王挡一下利刀。”
马维收起笑容,示意高圣泽斟酒,喃喃道:“我不会再等了,徐础要么为我所用,要么刀毁人亡,总不能再将他送给别人。”
高圣泽连连点头,“对对,宝刀一定要握在自己手里。”
一壶酒还没喝完,外面通报说徐础回来了。
“如何?”马维问道。
“鲍城主需要三日征兵,他会带八千人随梁王北上。”
“你怎么说服他改变主意的?在此之前,鲍敦一心只想留在汝南,愿意出粮出钱,却不肯出兵出力。”
“我对他说,乱世求生,必须先有野心,死守一城,早晚亡于人手。”
“哈哈,我明白了,你建议鲍敦先随我北上立功,然后再请求返回汝南,四面征讨,改守为攻,对不对?”
“嗯。”
“鲍敦若是真起这样的野心——倒是可以一用。徐公子呢?随我北上吗?”
徐础摇摇头,马维心中生起一股怒意。
第四百六十一章 人事
“徐公子另有去处?”马维语气冷淡,心里却督促自己痛下决心。
“没有,我只是觉得冀州太危险,去哪都比北上安全。”
高圣泽忍不住道:“正因为危险,才要……”
马维却笑了,向老宦道:“你不明白谋士说话的套路,徐公子这是有话要对我说。”
高圣泽哼哼两声,显然不欣赏这样的说话方式。
马维看向徐础,“难为你忍了这么多天。”
徐础笑道:“总得选一个最佳时机。”
“嗯,鲍敦征兵需要三日,投降不用,天黑之前,他必须出城来见我,否则的话,梁军还是要攻城,全当是一次练兵。高圣泽,去传我的命令。”马维手写一份军令,盖印交给老宦。
高圣泽接令,匆匆跑出帐篷。
马维又向门口的卫兵道:“出去守着,没有我的命令,不准任何人进来。”
卫兵领命,马维向徐础道:“我给你一个更好的时机。”
帐中再无外人,徐础笑道:“多谢。梁王北入冀州,还是要占邺城?”
“当然。”
“发兵之前,先要立一位皇帝吧?”
“嗯。”
“梁王准备立谁?”
“你能猜到。”
“济北王,他是渔阳皇帝的父亲,正好压他一头。”
“没错。”
“攻占邺城之后,就得继续北上渔阳。”
“正是。”
“连克邺城与渔阳,梁王准备用时多久?”
“邺城空虚,渔阳兵少,一月之内当尽入我手。”
“初冬即至,一月之后已是大雪纷飞。”
“我就是要冒这个险,在大雪封路之前夺占冀州大城与各处关卡,让贺荣人来不及驰援。”
“如果大雪提前?”
“我会进退两难。”
“如果贺荣人另有奇兵?”
“我会一败涂地。”
“如果明年春天贺荣人先攻冀州?”
“我会昙花一现。”
“原来梁王都想到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