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蒋经国传_江南【完结】(98)

  国民党有理由畏惧象中国民主党有生气的新党派,此点毫不足异,甚至拥护国民党的人士如胡适,及第三势力如张君劢,目前也很恐俱,或在私下批评。自由中国在哪里呢?它自然不在大陆上,但也没有在台湾。”[23]

  詹姆斯·H·泰勒牧师这样反问着:

  “起诉书中‘该刘子英图报犹恐不及,断无任意攀诬(雷震)之理。’这说法是错误的。随便看一看历史上记载的就非常多,有的人们甚至捏词出卖朋友。基于这段错误的说法,雷震被假定‘明知刘子英系匪帮派来使其自己为共党工作的匪谍’。

  我并不是说雷震并不知道此事,我也不是说他已经知道此事。我只要问,刘子英说他告诉雷震说他是被共产党派来工作的说法(雷震对此点已予否认),是否就足以构成他确己知道的事实呢?”[24]

  美国舆论的抨击,是站在美国利益的立场,评雷论蒋,国民党所受到的羞辱,不下于吴国祯事件,或“五二四事件”。但香港报纸,以纯自己人的身分,同样冷峻责骂,署名参斧的一位先生,在《星岛日报》这样说:

  “天祸中国!六十年风水‘返转头’,庚子年来了,又要象六十年前一样,祸乱迭见。当年是清朝的末代,措施每多倒逆,戊戌政变,捕杀六君子等,都是末代王朝的衰象。现在正要号召‘中兴’,岂可重蹈六十年前的覆辙?但是,不祥的事,接二连三地来,拘捕政治活动者,闭塞言论,一如当年,怎不叫人不寒而栗?‘中兴’之象未见,反而出现末代衰风,拘捕政治活动者,拘捕出版人,大兴文字狱;可怖之事,孰过于此?庚子是一个可怖的岁序,过了不祥之年,应化庆气为祥知,否则徒嗟年头不对,于大局何补?”[25]

  《德臣西报》(CHINA MILL)的社论,用词遣字,近乎淋漓尽致。香港《工商日报》曾予转载:

  “全球人士都想知道雷震将来的命运。现在事情似乎明显得很:蒋氏统治台湾一天,可以预料得到的,不幸的雷震,将会象一个反蒋人物张学良一样,不能希望可以获得宽大待遇,张学良遭非正式的监禁,几乎已有二十五年,国民党如容许这些措置,应该抹去自己的愚拙饰词,不要把所据的中国小块土地冠以‘自由’两字了。”[26]

  雷震发监执行,胡适等四十人,曾联名请求“特赦”,蒋先生演双簧,交国防部签注。“签注”的结果,不问可知。一九六八年联合国人权保障委员会,致函国府,要求赦免雷三分之一的刑期,蒋先生置之不理,到一九七0年九月出狱,雷在新店军人监狱,整整坐了十年牢,一天不少。

  刑满出狱,需要交保,堪称中国司法史上的笑话。写自励诗,致《时与潮》停刊一年。雷案发生不久,殷海光先生受迫害,含恨而终,柏杨下狱,李敖判刑,台湾真的安静了,剩下只有喊“蒋总统万岁”的声音了。

  注释:[1]殷海光著《剖析国民党》中译本,《南北极》月刊。一九七五年二月第56-57期,第2-5页。

  [2]史量才在南京晤蒋,蒋要《申报》停止攻击南京政府,史不允。且说:“你有枪杆子,我有笔杆子!”蒋不悦,下令戴笠,杀史于沪杭公路上。

  [3]司马桑敦著《雷震与〈自由中国〉半月刊》,香港《明报》,第60期(一九七0年十二月),第62-69页。

  [4]同[3]。

  [5]一九七五年选举前夕,白雅灿散发传单,要求蒋经国公布私人财产等,遭判无期徒刑,现羁狱中。

  [6]雷震著《雷霎回忆录》,香港《七十年代》,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出版,第378一379页。

  [7]同[6],第28-29页。

  [8]同[1]。

  [9]同[6],第109-111页。

  [10] 同[6],十项准则是:

  ①不违反三民主义。

  ②不违反反共抗俄国策。

  ③不违反国家民族利益。

  ④不违反领袖意旨。

  ⑤不为共产主义帮凶,及对匪俄种种政治阴谋寄予同情。

  ⑥不带有蔑视国家,及崇拜个人自由主义色彩。

  ⑦不自我鄙弃民族文化传统。

  ⑧不曲解政策,或故作惊人之论以耸动听闻,煽惑群众。

  ⑨不散播悲观颓废思想,助长失败主义,压低军民同仇敌汽情绪。

  ⑩不妨碍国内外团结。

  [11]同[6],第124-126页。

  [12]同[6],第125-136页。

  [13]同[6],第1010-102页。

  [14]同[6],第68页。

  [15]同[6],第69页。

  [16]同[6],第160页。

  [17]同[6],第294--295页。

  [18]同[3],第62-69页。

  [19]同[6],第32页。

  [20]同[6],第35页。

  [21] 同[6],第9-10页。

  [22]同[6],第193页。

  [23]同[6],第37页。

  [24]同[6],第40-41页。

  [25]同[6],第55页。

  [26]同[6],第52--53页。

  ----

  22副部长·部长

  进入六十年代,台湾承继前十年的安定,虽进取不足,在安定中求发展,却绰有余裕。

  政治上,发生几件大事,大致上,喜多于忧。

  艾森豪威尔临去秋波,趁旅日之便,顺道访台。蒋、艾森豪威尔南京时代,有过一面之缘。但此一时也,彼一时也。美国总统屈驾,对蒋先生和他的自由中国的声望,如同火箭升空,光耀环宇。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