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形之下,丘吉尔一路上则象赴刑场一样闷闷不乐,根本无心观赏什么景致。他的感冒还没好,嗓子痛得厉害,几乎说不出后来。这几天火上得的确不少,话也实在说了很多,但却毫无结果。他苦思了一路,怎么也转不过弯来。当飞机临迫德黑兰时,他用嘶哑的嗓子忿忿地叫了起来:“最近在地中海这两个月,我无法向下院交待..我们没有理由抛弃那些在地中海闪烁着胜利光芒的良机!”
伊朗,这块曾哺育了古波斯灿烂文明的地方,历来是英、俄争夺的对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列宁把过去沙俄攫取的权益还给了伊朗,但英国人仍恋恋不舍地赖在那里,这令礼萨·巴列维国王非常反感,惹得他直向希特勒频送秋波。丘吉尔一气之下,与斯大林联手出兵伊朗,逼礼萨退位,并与新国王穆罕墨德·巴列维订立同盟条约。
德黑兰这个地方颇有些象卡萨布兰卡,各色人等一应俱全。在满目苍凉的街道上不时走过一对披金戴银的男女,而在富丽堂皇的街区又可时常见到衣衫褴楼的乞丐。马路上,高级小轿车从背负重物的瘦毛驴身旁疾驰而过;人行道上,一排排穷秀才靠着墙根席地而坐,为人代写书信和诉状;市场上,杂货铺、手工作坊、澡堂、清真寺挤在一块,敲打声、碰撞声、吆喝声、诵经声搅在一起,震耳欲聋,乱乱哄哄,令外来人心里直发毛。
丘吉尔下得飞机,发现伊朗当局采取的保安措施不很严密,皱了皱眉头。他乘坐的是敞篷汽车,前面有警车开道,沿途警卫是一些担任仪仗队的伊朗骑兵,每隔50 码才有一个。他提心吊胆地行驶在尘土飞扬、拥挤不堪的马路上,心里合计着如果有人向他扔炸弹他该怎么办。幸而没发生什么事,平安抵达英国公使馆。
罗斯福则要油得多。他更喜欢采取无声无息的方式神秘地出现在德黑兰,而拒绝为他举行任何欢迎仪式。他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机场降落,然后象一个秘密使者一样偷偷溜进美国公使馆。
罗、丘二人抵达时,斯大林己在德黑兰,也住进自己的使馆。这种分散居住的状况必然带来安全方面的问题。英、苏使馆在城里,而美国使馆在城郊,两地相距几公里之遥。三个人无论在谁那相聚,都得有一方或两方每天在街上迢遥几回,而德黑兰又是纳粹特务经常光顾的地方,因此很危险。早在会晤前,丘、斯二人为安全起见曾分别邀罗斯福住在自己的使馆,但罗斯福觉得无论住在谁那都必然得罪另一方,故都谢绝了。
午夜时分,莫洛托夫打电话邀哈里曼到他那去一下,神情严肃地告诉他,有消息证实,纳粹特务已经出动,准备在会议期间行刺三国首脑,建议罗斯福还是住进有高墙阻隔、重兵防守的苏联使馆,这样既方便又安全。哈里曼赶忙回去与霍普金斯等人商量。虽然大家怀疑这其中可能有鬼,但还是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安全第一,于是去征求罗斯福的意见。总统二话没说,高兴地同意了。他其实极想能有个饥会接近斯大林,但又怕丘吉尔有想法。这下好了,以安全为借口是准也说不出什么来的。
第二天下午,一列警卫严密的车队浩浩荡荡地驶离美国使馆。过了一小会儿,又一辆看上去不起眼的小车孤单单地斤了出来,朝另一个方向驶去。这辆车开得飞快,左拐右绕,不一会儿就进了一座高墙大院。车门打开后,抬下一个人来。那浅顶软礼帽和那不能动的下肢让人一看就知道,此人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坐在轮椅里,罗斯福定神四处打量了一番。这里静谧异常、宽敞、明亮、石墙高筑、岗哨林立。院子正中有一座主楼,虽显陈旧,但不失豪华。沿着几条松柳成行的绿荫小道,座落着几幢灰色砖房。为招待罗斯福,斯大林费了不少心思。他把罗安排在主楼会议大厅的对过,这样开会走动就方便多了。另外,他让人把罗的办公室、餐厅、卧室、厨房等都整修一新,还新修了一问洗澡间,确实够舒服的。
刚安顿下来,斯大林就过来拜访罗斯福。他今天穿上了他那稍显宽大的浅棕色元帅服,裤边有两道红杠,两个特大号金色肩章上各镶一枚红垦,依密的头发、铁灰的胡子、含笑的目光使他有一种威武的气质,显得很有魅力。
“哈呼!斯大林元帅,见到你很高兴,我一直想同你见面。”
“我也早就盼望着这一天呢,只因军务繁忙,不得脱身。才拖到今天,非常抱歉。您对这里还满意吗?是否还需要什么?”
“不,谢谢,一切都很好,我觉得象在自己家里一样,非常感谢您给我提供了这所房子。”
“不客气,只要您喜欢就好。”
说着,斯大林从衣袋里掏出烟盒,打开后递到罗斯福面前。“怎么样,来一支俄罗斯香烟尝尝。”
“不,谢谢,抽惯了自己的。”罗斯福笑着耸了耸肩,掏出自己的烟盒,用他细长的手指取出一支,插在一个精致的烟嘴上,点燃后姿式优美地送进嘴里。
“您那个赫赫有名的烟斗哪里去了,斯大林元帅?据说您就是靠那个烟斗来熏跑自己的敌人的。”
斯大林眯缝着眼,狡猾地笑了笑:“看来,我几乎把他们全部熏跑了。”
“前线天气如何?”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